板渚记(黄河行40) 冯并
.
板渚记(黄河行40)
冯并
冯并 经济日报 2021-5-22
收录于话题 #黄河行
.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之河,她与我们一道经历昔日的苦难,更经历了苦难中的抗争。黄河,有数不清的历史和现实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
.
不是郑州人或洛阳人,不一定知道荥阳[xíng yáng]或板渚这个地方。板渚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最早的中段起点,也是黄河水进入汴河的古入水口。
古汴河也称蒗荡渠或者狼汤渠,汴渠起始的这一段运河得此名,倒也没有特别的故事。渚者,水中小洲是也,荥即是荥泽。蒗荡这个叫法,大约是因为这里的黄河水势浩大,河湖相连波光荡漾,是一个进出都比较顺溜的水流世界。尤其在运河初开时,并不会有后世那么完备的河闸技术和非常坚固的堤坝系统,一切都要因山因水就势,更需要古来所谓大小“水柜”来调蓄控制水流,即除了有充足的水源,也需要自然形成的“水库”,吞吐转接黄河的水流,使浪浪荡荡的水能够按照人的意志相对正常地导流。因此,模糊地说蒗荡渠是通济渠的源头,其实是不通顺的。在板渚引河水,需先进入荥泽之类的湖泊,蓄势东南流,一路上吸纳诸如睢水、蔡水乃至泗水等淮河北源的一干大小河流水,随着地势东南行,最终流到盱眙和古来有名的泗州城外,进入淮河,转向淮阴,形成了全长约650公里的通济渠,再由盱眙和古泗州城东行淮阴、宝应、高邮和扬州的江都,连接江南运河。
蒗荡渠的真正出现,是在隋炀帝的时代。为了看看这个板渚甚至是荥泽旧迹是怎样一个情形,我专程去了一次板渚所在的汜水镇。
汜水镇在荥阳北部十多里,有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殽关,是洛阳的东门户。相传是西周穆王在此养虎囚虎的地方,即《穆天子传》中所记,“天子猎于郑,有虎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献,命蓄之东虢,因曰虎牢”。汜水之汜略同于祀,祀水南连嵩岳,北邻黄河,又有广武山在河之南,应是东周都城的一个后花园,也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楚汉相争,楚河汉界的标志鸿沟始于虎牢临河的牛口峪,这临河上下一片,也是《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战场,有吕布点将台、关羽“三义庙”传说附丽,还有秦王李世民大战窦建德的章回,宋金时代发生的东京保卫战、岳飞破金兵的竹芦渡也在这里。远在西汉,桑弘羊就把荥阳列为天下名郡,与罗、蓟、邺并列,主要因为它是黄河两岸的粮食转运中心,而隋唐时代武牢仓和河阴仓的相继建立,更加强了汜水镇的地位。
“有虎在葭中”,点出这里和郑地自古有不少蒹葭苍苍的湖泽。既为黄河引水提供了过渡条件,也为梁惠王鸿沟的出现和隋炀帝从板渚引水,提供了理想场所。荥泽现在自然消失了,但荥阳的水域还是不少的,那虎牢关已成旅游之地,河边有游船,游人也可以在船上临时小饮,还有久违的黄河鲤鱼来尝尝。
我是从开封沿连霍高速进入荥阳的,经过通向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路口,一路上,伴同我的小侯随时指点,这里是开封新修的“西湖”,那里又是旧日“圃田泽”,更印证了我的一种推想:没有沿运河的湖泽,便没有鸿沟和古汴河。将近1个小时,已经进入荥阳地界,穿越东北向的公路,第一眼看到的是不知什么年代的深深河道,但引我注意的是桥头上南水北调中线的大字标牌。一到荥阳,已经感受到这里平缓中的险重,荥阳不仅贡献了中国最早的一条系统运河通济渠,在今天,依然是南水北调的重要路径,荥阳之于中国南北交通,从来不是等闲之地。
板渚在哪条路上,小侯也没有来过,但旧时的资料,说是在北邙乡刘沟村的黄河边上,合乡并镇之后,北邙乡已经撤销,只有高村乡和一个比较明显的北邙陵园地标。在临河交叉处柳树沟的路口,我们终于找到了板渚的所在。
越是离黄河近的地方,地势越开始险要,公路穿越在陡立的土山峡里,是浑如在黄河上游三门峡两岸见到过的笔立黄土隘。黄河之水东去,那会是一道天然的大坝。从土峡到黄河河边,一去三五里,多少有些曲径通幽之感,可见那隋炀帝的理水之臣,还真不是一伙吃干饭的,找到了这样一个能开能合的特别出水口。现在,通向板渚的道路两侧,有长长的施工绿色围栏,看来是有大动作,这汜水镇、高村乡也不再是岑寂已久的吊古之地,在郑汴一体化发展和黄河生态带的建设中,正在迎来新变化。
看到板渚口的黄河了,很宽很宽,但主航道显然是在北边,荥阳的这一侧河中有一条沙洲,可以缓冲河水,怪不得这地方叫板渚呢。我们在河边的临时停车场边驻足,欣喜地望着安静的河水,也看到河左首已经修好但尚未投入使用的郑焦黄河大桥,那桥的位置,一看就在古鸿沟起点牛口峪附近。在左手,还有较有年头的老郑焦黄河大桥,但河道略有弯曲,又有沿河公路林荫的视线阻挡,也就一下子捕捉不到它的身影。停车的地方有块柳树湾工程项目的牌子,旁边就是施工现场。引人注目的是,眼前的一个小河汊渠道里,一台挖掘机正在疏通历年积下的芦根淤塞,一斗一斗地挖出,岸上堆出一座待运的小山,清淤的地方,就在一座3层楼高的新渠闸前。
这渠闸好生奇怪,西边是路,它通向哪里去?问施工的指挥,他手一扬,那公路下不是有西去的渠道吗,那就是通往牛口峪鸿沟起点方向的河渠。巧了,打问板渚这个古地名,他居然就是板渚自然村的人。板渚自然村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在来路口的拐弯处。路口上,一位大嫂正在摩托三轮旁叫卖刚下树的大石榴。走渴了,买一只剥开来,红宝石般的软籽好甘甜。这是她自家园里产的。我突然想起,一路上都是石榴树,这黄河岸边的土地粘沙适度,天然有机肥料丰厚,正适合结出这等异果,荥阳的石榴有名,若未来打出板渚的牌头,相信不等下树就能抢购一空。
这里为什么叫柳树沟?昔日的汴堤柳屡现唐诗宋词里,“万缕春风窣汴堤,锦帆何处柳空垂。流莺应有儿孙在,问著隋朝总不知”(《汴堤柳》),“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唐代曾棨《维扬怀古》)。隋堤植柳是隋唐运河最大的历史景观,《隋书》有记,“炀帝自板渚引河达于淮海,谓之御河,河畔植柳树,名曰隋堤”,板渚隋堤也进入了成语入于诗,就连清代诗人王士禛也有隋堤诗,“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但老百姓总归也有自己的叫法,不叫柳树沟又叫什么呢。
我明白,荥阳的河边工程包括这柳树沟工程,并不是简单的旧日板渚再现,汴河也没有到全面恢复汴堤柳旧景的发展阶段,但树立在路旁的工程规划图,清晰显示了更为宏大的引水治水工程计划。这里标着邙山提灌站,那里标着牛口峪引黄渠,还有个有名的花园口,标出的是一座引水闸,此外就是黄河风景名胜区的建设、索河的整理和利用等。这至少一个世纪工程的开头,我们还是不能随意贬低那位隋炀帝和他的水利大臣宇文凯的工程创意,要对板渚这个地方,高看一眼。
细细看去,板渚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与黄河水的连通,确乎是造成古汴运河源头的理想之地,在隋朝到北宋神宗的几百年里,黄河就是古汴河的源头,而板渚是虎牢关最为理想的一个黄河引水口。板渚之板的概念或出于黄河三门峡下游中条山的“颠軨坂”同样地形,或出于《山海经》中的“孟门东南有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但也与这里的深壑高丘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汜水又是怎么来的?它发源于巩义,古称范水,明代以后才得名汜水,或早年并入鸿沟流入汴运河,因此无由寻找它的旧迹。
隋炀帝从公元604年即位,在位14年,公元605年开通通济渠,608年开通永济渠,605年至618年又致力于开发江南河,除了攻灭吐谷浑割据势力经略西域和三征高丽,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开凿和连通运河上,虽然他有封建帝王骄奢淫逸的一面,但就运河的建造来讲,晚唐诗人皮日休所咏的“共禹论功不较多”,是一个更客观的历史评价。
在隋文帝的时候,为了保证洛仓的储运,开通了河洛之间的运河。洛河水清,洛口不会发生淤塞,洛仓“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总储量2400万石粮食,曾经占到全国粮食仓储的一半。隋炀帝移都洛阳,也是从巩义东北部的洛口开始解缆东巡,舟船不下2万,浩荡绵延200里,船队从板渚入汴,直抵扬州江都,许多大船包括他的龙舟都是在洛口打造的。隋兴兵灭陈走的是这条水路,隋炀帝去江都走的也是这条水路。把洛阳作为隋唐运河历史上的原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在唐代,通济渠依然带来繁荣,但重头戏主要在扬州中转中开锣。唐玄宗虽然也有维修的动作,但基本上是只管用不太管修护,因此在中唐和晚唐的200年里,通济河时有阻塞,白居易就在新乐府《隋堤柳·悯亡国也》中这样吟唱,“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老枝病叶愁杀人,曾经大业年中春。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二百年来汴河路,沙草和烟朝复暮。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说隋堤柳是亡国树,有些无视运河的功用,但借老枝病叶讽喻中唐以后的衰落,倒也符合实情。在安史之乱后,朝廷无心治淤沙,通济渠中断多年。一直到广德二年(公元763年)才再次疏通。
从隋唐到北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长安洛阳开封一线,东西南北的水路连通必然是运河走向的基本选择,向东向南通济渠,向北则是最早的永济渠和之前的“白沟”,以及后来的卫运河。入元之后,疏通和开凿京杭大运河也就成为新的漕运格局。历史会调整自身的经济地缘走向,道路连通中的市场一体化规律也在场景转换中不断延续,作为隋唐北宋经济文化繁荣的脐带,隋唐运河依然长时间地营养着中原、中国东南和中国北方的经济文化肌体,形成了长达几千年的断续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讲,隋炀帝又有历代帝王不具备的独到眼光。
任何一项杰出的工程,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才够得上的。通济渠运河的开凿,在裂土分疆的鸿沟时代就开始了。
梁惠王是继秦国郑国渠和漓水工程之后,间接利用黄河和济水,进行运河工程尝试的开创者之一,也给隋炀帝的通济渠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如果说,对通济渠的开通还有什么有影响的历史人物,那就是汉魏的曹操。在开凿白沟之前,他首战袁绍获胜,仗的是官渡之战,而官渡获胜必然要利用鸿沟水系,从水道上运兵运粮,形成了睢阳渠古运道。说得再远一些,曹操的部将张辽在逍遥津大败东吴十万水军,也离不开巢肥运河的前身和路线。鸿沟对隋唐运河的开凿影响更直接。
公元前364年,梁惠王从河西迁都大梁即开封地区,曾经两次开凿鸿沟。第一次在公元前360年,黄河边上的圃田泽引水,主要是为了灌田,航运次之。第二次在公元前339年,再次从古汴河引水,引水口就到了荥阳牛口峪一带。鸿沟一直延向了徐州,一开始并不是诸侯国之间单纯的军事防御线,其主要的功能还是灌溉和运输。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强,在辖地和占领的土地上利用既有河道开辟运河是一种常态,吴国开邗沟和胥河,越国开萧绍古运,齐国开淄济渠,秦国开郑国渠,楚国开荆汉和巢肥运河,都是不约而同的。然而梁惠王的鸿沟则直接影响到隋代通济渠的走向和布局。用现代语言来表述,邗沟是京杭大运河的第一期工程,鸿沟则是通济渠的第一期工程,隋炀帝能够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开通通济渠,这样的速度和效率,是同梁惠王所奠定的基础分不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