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反复治疗多年,最后却是大肠病,这是为何?
导读:人体这个机器是复杂的,内部运行机制更不简单,我们的认知虽然在不断进步,但仍有很多疾病实质,不能明了,于是有了杂病的说法。本篇文章,周医生与大家分享一个看似是胃病,但却是大肠病的杂病体系。
这是胃病吗?
医生与病人接触时间长了,或许就成了朋友,我们分享的这个事件,就发生在一位病友身上。这个患友是50多岁的男性,老是有胃部满痛的感觉,在很多医院就诊,都诊断为胃病,但用药后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后来患者选择了中医治疗,多次在我们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每次住院时症状减轻,出院后胃部满痛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治疗颇为棘手。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患者住院复诊,于是就电话询问了一下,患者说吃了一个偏方后,胃部满痛就好了,一直没有再反复。我感到很惊奇,就问了患者到底用的是什么偏方,竟然如此神效?没想到这个偏方,只有大黄、芒硝和甘遂三味药物,也就是中医的大陷胸汤。
这位病友的症状是胃部满痛,看似是胃病的症状,但并不是胃病,而是大肠问题,即大肠俞病,所以使用治疗胃病的药物效果不好,大陷胸汤则用之即效,且效果非常之好。
大肠与胃何其近!
在周医生的创新中医体系中,大肠疾病分为三类,即大肠腑病、大肠经病和大肠俞病,其中大肠俞病,主要是指大肠精气外输之地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胃区及胸胁部位的异常感觉,硬满胀痛就是其主要症状。从现代解剖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横结肠与胃的位置简直是难分彼此,于是大肠俞病,容易被误诊为胃病,尤其是患者本身有胃炎存在的情况下。
大肠俞病的实质,是大肠蠕动能力失常及结构的轻微改变,从而水湿、燥粪共存,出现硬满胀痛的表现,中医学中称之为结胸证,而不是胃病。《伤寒论》形容本病的病理原因是“胃中空虚”,后世《伤寒贯珠集》进一步解读说:“胃中者,正大小肠之谓也”,可见古人智慧之高深。
大肠俞病,或者说结胸证,在形成过程中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太阳病误治,即太阳病(感冒发热类疾病)使用了寒凉清热的药物,伤及了太阳系统的肺经、膀胱经,从而导致湿邪留存,波及大肠系统(肺与大肠为表里),故而形成大肠的结胸之病。
大陷胸汤
结胸证,顾名思义,是疾病结于我们的胸胁部位,这里包括了胃区,故而容易被误诊为胃病,但其实质是大肠疾病,治疗方剂是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包括大黄、芒硝和甘遂三味药物,其中大黄、芒硝为治疗大肠之专药;甘遂,则为清利肺经之特效药;三药合用,外解肺经、内清大肠,从而恢复大肠俞之功能,结于胸中之邪自解。
胃区硬满胀痛,被误诊为胃病,久治不愈,你身边有这样的病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