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功效之:(二)温阳补虚,健脾益肾(附语音)
菁古堂 今天
艾灸的功效之:(二)温阳补虚来自菁古堂00:0015:44【本篇是:中医彭鑫博士讲解《艾灸养生》系列课程(附语音)-之十二。(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再讲艾灸的第二个功效叫做“温阳补虚,健脾益肾。”在临床上会遇到脾虚和肾虚的患者,其实说到底都是气虚,脾是什么?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了,气就弱。(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肾是什么?肾是先天之本,先天真元之气所储藏在肾。所以先天之本不足,元气虚的表现是什么?脑力不足、体力下降、没有耐力等一系列肾虚的表现。先天就是肾,后天就是脾,所以要补先天,养后天。就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来进行。艾灸有驱散寒邪、温阳补气的功效,所以能缓解胃部的不适,而起到暖胃健脾的作用。很多人说:“彭博士我艾灸的时候,发现肚子一直在响,尤其是艾灸中脘穴、关元穴或者气海穴的时候肚子一直在响,为什么?”这就是艾灸可以健脾益胃,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强消化系统的能力。很多人有宿便排不出来或者便秘,通过艾灸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说明艾灸有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排便,清除肠内的浊气。艾灸期间肚子响,说明肠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所以我在给患者说艾灸的注意事项的时候,其中有一条就是:“艾灸之前或者之后,口渴了可以喝点温水补充一些水分,这样更有助于排出宿便、浊气。”这是对脾胃的功效。有的人说:“彭博士,我通过艾灸关元穴、气海穴,有人说我艾灸完命门穴,就感觉到整个小肚子暖暖的,浑身有劲儿,腰也不疼了,腰也开始有力量,整个人热热的。”这是为什么?(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其实就是补充了“先天真元之气”,很多人说“先天真元之气”不能补吧?其实不是,人体有一个很好的自我调节功能,即使不补,只要充分休息,身体自然而然也能恢复。但问题是很多人很难彻底的放松休息,大脑放松不下来。我观察到很多患者睡觉的时候梦还挺多,睡醒了之后比睡之前还累。什么原因?就是彻底松不下来,松不下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火在头上,丹田是凉的,脚是凉的,但是头热热的,一天到晚总琢磨事儿,焦虑、心烦、睡不着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上热下寒”,这种患者怎么治?两种治法,以前我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说了两种治法,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方法。寒凉派或者也叫去火派,这一派的人叫做“苦寒直折”,直接清上焦之火。还有一派叫做温阳派。温阳派以薛己、赵献可、张景岳这些名家为代表,他们是以补脾胃,尤其是温肾阳为主,把肾的阳气温煦了之后,上焦的火就能自动引下来。我在学习的时候这两种方法都学过,但是我发现,现在的人群比较适合后者,因为现在的人确实是阳虚,因为阳虚而导致虚火往上走,大家注意,阳气越虚,虚火越大。(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很多人理解不了这个道理,为什么阳虚了之后还有虚火?大家注意观察患者就能看出来,阳虚的人手脚都冰凉,但是哪里容易上火?眼睛、牙齿、舌头、耳朵,上焦五窍容易上火。相反,一摸他的脉,肾脉是沉的,问诊还发现他下面都是寒的,没有劲儿的、虚的,说明实际上丹田元气或者是肾阳之气虚衰,就相当于下面的阳气、阳火不足,那些虚火都往上飘。这是我以前一个老师形容的一个词,特别精准,他说真阳元气一旦虚了之后,那些虚火是往上飘的,飘上来之后就变成牙疼、眼睛上火、耳朵疼等问题就出来了。所以从根本上治疗的方法是什么?就是把下元肾阳之气补足,相当于丹田这个地方形成一个火炉,道家也把丹田叫做火炉,就是安鼎造炉,有点儿像丹道。实际就是用炉子来比喻我们身体的元气所在的位置,这个地方应该是温热的。我们用中医或者中药,或者是艾灸,包括练功,以前我也教过大家练丹田气,练丹田气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引火归元”,把火引下来,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叫“引火归元,”不让它在上面飘着了。引火归元的前提是得把火炉给安好,让火炉有火,火炉在哪里?就在丹田,中医的词叫丹田,实际上就是小腹这一片,一旦温暖了,你会神奇的发现眼睛也亮了,耳朵也不那么轰轰响了,牙齿也不松动了,也不上火了,火气全下去了。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只要下面的真阳元气足了,上面飘的火会自动往里收,就不再上面飘了,就会找到自己的组织,回到基地。我这样讲可能大家能理解,上面的火就相当于不好的或者是不听话的分子,他们因为没有组织、基地,就跑出来了,等基地很强大了之后,他们一看,有基地了,我们再回去吧。(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回到哪里?回到下元丹田这里。这样下面温暖了,上焦清凉了,就形成“水火既济卦”,身体就健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这种治病方法。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为什么艾灸还可以补肾?补了肾之后还可以引火归元,原因就在这里。所以我有时候会根据患者的问题会建议他艾灸关元穴,艾灸气海穴,有的人是艾灸足三里穴、中脘穴,这些穴位我经常用。很多人说:“彭博士,你就教我这一个穴,结果那么多病都能治?”我说对,原因就在于中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把你的身体恢复平衡之后,很多病自动能好,这个道理可能现在讲起来大家也不太好理解,有点儿深。实际上中医的原理,就连西方的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一样认为,他说:“医生的职责不是治病,医生的职责是帮助患者自我恢复。”这是它的原理。医生的职责是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调整,把患者的身体状态调整好了之后,很多病会自我修复,身体有自愈能力,是这个道理。比如元气虚的人,我让他灸关元穴,上焦火气重、失眠患者也让他灸关元穴,胃寒的人也是灸关元穴,像失眠、头痛、上火这一类的患者也让他灸关元穴,为什么?因为灸完关元穴后,上去的火全下来了。还有什么?还有浑身没劲儿、疲劳乏力、腰酸背痛这些都是什么原因?(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这就是丹田元气,真阳之气不足。都可以灸关元穴,其实关元就相当于丹田,灸这个地方,小腹温暖了之后,浑身的阳气就足了,这是一个最关键的关窍,很多人说我通过灸关元穴之后,血压也没那么高了,血糖最近也降了不少。以前有一个患者,血糖有点高,我让他灸关元穴、锻炼身体,各方面都配合好,灸了一段时间,觉得肠胃好多了,肚子暖暖的,测血糖也降了不少。原因在哪里?其实是把人体的阴阳平衡调整好,把肝肾调整好,其它的问题就都能好。我刚才讲的第一是健脾,第二是补肾温阳气。中医学认为人是依赖气而生,人得气者就长寿,失气者就夭亡,就是短命,总之气越足身体越好。如果元气虚衰的话,脉微欲绝的话,就容易出现生命危险。《素问·厥论》说:“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什么叫“衰于下”?下大多数指下元、下焦,指的是肝肾,尤其是肾中的阳不足,就会产生寒厥。因为寒而导致的四肢厥冷,这种病叫做寒厥。阳气衰微,阴气独盛,阳气不能通达手足,则手足逆冷,而出现阳气衰微,阴阳离绝的情况,就是寒厥。古人这个时候是用大炷重灸,就是直接灸,能祛除寒邪,回阳救逆,这是其它方法所不能及的。这是宋代《针灸资生经》里所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这是古人解救因溺水而死的经验。现在可能用不着了,因为溺水可以直接送到医院,医院赶紧抢救,但这是古人发现的一种方法和经验。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说:“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在张仲景那个时代——东汉,就已经广泛的用艾灸的方法来救治一些急诊重症的患者。(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说明凡是呕吐、下利、手足逆冷、脉弱这些阳气虚脱的危重症患者,都可以艾灸关元穴、神阙穴这些穴位。这种方法中医叫做“扶阳固脱,回阳救逆,”实际上就是解救垂危的意思。这是重点强调了艾灸的“温阳补虚,回阳救逆”的作用。《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扁鹊心书》里说真气一旦虚,人就容易生病,因为气虚之后血就不行,留而为滞则为病。“真气脱”是什么意思?脱就是脱垂,就是绝,就是越来越少,少到几乎没有了叫脱。真气一旦脱了之后,这个人就生命垂危了。《扁鹊心书》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这些保命、保健、延寿、养生的方法,什么是第一?艾灸第一。这里面所记载道理其实特别简单——艾灸能恢复阳气。古代有时候还会用艾灸治疗脱症,现在用不着了,因为脱症这种危重症,几乎都在医院急诊科,在ICU病房进行抢救。这个时候是不用艾灸的。但是在古代没有这个ICU病房,没有静脉通路,也没有呼吸机,还没有输液,什么都没有,这时候怎么办?只能用天然的、自然的方法,就是用艾灸来进行治疗。因此古代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但是现在用不着。(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我们现在能用它做什么?就是治疗阳虚型的患者出现的脾胃虚寒、肾气不足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用艾灸进行对治、调理、保健,这是艾灸的第二个功效叫做“温阳补虚,健脾益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