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研报,可能都是错的。
——华尔街研报
一说起研报,大多有两种观点,第一个观点:研报就是坑,出研报就是找人接盘;第二个观点:有研报说明有主力关注,就是干。
以上观点正确与否,我不想评论,希望当你看完这个系列的文章,你们能回答出这个问题。
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可以一瞬间就看懂一份研报,术业有专攻,研报自然如此,比如你是学工商管理的,要让你一瞬间看明白锂电池产业链的逻辑,怎么可能?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这么轻易就看懂了,那将那些在行业内深耕几十年的人置于何地?
本文的意义在于,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研报,去识别研报里存在的陷阱和猫腻,并为你将来的投资决断提供一点帮助。
申明:所有以下说的,都是指国外的情况,跟大A没有任何关系。
研报是什么?
研报是指证券公司的研究人员对证券及相关产品的价值,或者影响其市场价格的因素进行分析,所作出的研究报告,一份完整的券商研报,一般会以事实、数据、调研信息等作为依据,对具体证券的价值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关于上市公司、行业或宏观政策的看法,并对相关股票进行投资评级。
嗯,以上是一个标准答案,在考试的时候。但是在实际股票操作中,这句话屁用没有。那么,在你买卖股票的过程中,研报的本质,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商品。这个商品可以精工打磨,也可以是粗制滥造,但是他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对,研报的本质,就是一个为了赚钱的商品,如果不是为了钱,券商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研报(这里说的是大部分的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这里涉及的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研报是怎么写的?
基本上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先去调研一家企业,或者一个行业,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并发表出来形成一份研报;
第二种,先有一个结论或者一个观点,通过行业调研或者公司研究,找到相关的依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并顺利成章形成一份研报。
你们认为大部分的研报(我说大部分,别跟我说100%的事情),是通过模式一写出来的,还是模式二写出来的?
不要太天真,答案是模式二。这也就是我之前说的,只要钱给到位了,什么样的研报,都能给你整出来。
这里引申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例子一:很少看到看空的研报,2019年的数据,每天平均有460份的研报产生,就没有几份是看空的,如果说你一个研究员公然看空了某一家公司,这简直就是撕破脸了好吧,那以后还要不要合作了,能混上上市公司,谁家没点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甚至该公司会直接封杀该研究员的现场调研和公司拜访机会,所以现在市面上的研报,“买入”评级占70%,“增持”占20%,“中性”占10%。
这里插播一个概念,券商内部的组织架构有哪些?大概是以下如下图所示:
我们这里比较关心的是前台,也就是业务部门。
1)经济业务部:假设你去你们城市**券商的营业网点办理开户,与你对接的,就是经济业务部;
2)投资银行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名鼎鼎的投行部门。核心是帮企业融资,比如IPO、再融资、发行各种债券、资产证券化,也衍生到相关的重组、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等等业务,靠收手续费赚钱。
3)资产管理部:简单来说,就是帮有钱人管理资产,收取对应管理费和提成;
4)证券自营部:券商会拿着自有资金或依法筹集的资金去投资,去买股票,这就是自营业务;
5)研究所:就是我们说的研报部门。
在上述几个部门里面,研报部门一定不是最赚钱的部门,这也意味着,当研报部门的观点看法策略与别的那些更赚钱的部门相冲突的时候,需要退让的,往往是研报部门,毕竟,要服从大局嘛。
例子二:某券商的投行部门正在处理公司A和公司B的重组事宜,或者是C公司的再融资,然后这个券商下的研报部门如果刚好在写一份公司A或者B或者C的研报,你认为他是会各种看好的,还是各种看好呢?
例子三:有些研究员,实际上就是某些上市公司的御用文人。通过搜索一家公司的历史研报,如果发现大多数都是某一个特定研究员写的,那极有可能这个研究员就是这家公司的御用研究员。公司希望股价涨,靠他来传递信息,发出看多预期。对于这种情况,你还指望研究员在报告里给你抖上市公司负面?
这也就是我所说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在认识了研报的身不由己之后,自然会产生下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研报都不能信?
当然不是。
这个答案的本质是,得看这份研报是否涉及利益。
一般来说,研报有两种,买方研报和卖方研报。
买方研报呢,就是要买股票的人做出的研报,比如说,我有一家公募基金公司,我手底下的人通过调研,觉得一家公司很不错,然后我会根据这个研报去买这家公司,这个研报就是买方研报。
这种研报能不能相信,当然可以相信!因为自己要真金白银要去买股票的啊,如果研报瞎说导致亏钱了,那这个锅谁来背,肯定是写研报校核研报签发研报的人啊,立马滚蛋,必须的!这种研报,你敢随便瞎写?
但是说真的,买方研报一般人真的看不到。大都是内部使用,不过也不是绝对,有个比较有名的就是浑水公司的看空研报。
2020年1月31日看空了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嘛。
而一般人能看到的研报,大都是卖方研报。也就是各大券商出的研报。这些研报,有的是为了卖钱,有的是为了给自己公司打品牌。
那些为了卖钱的研报,差不多看看就行了,别太当真;而那些给自己打品牌的研报,那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毕竟这个券商的品牌打起来了,才会有更多的人去选择这家券商,是吧。就像你买黄金首饰,你是买中国黄金老凤祥呢,还是会去一家根本没怎么听过的黄金店呢,虽然可能这家不知名的店里东西会便宜一些,一个道理。
至于那些是打品牌的研报,别急,后面会说。
大背景基本说完了,接下来就是如何看研报的要点。
一、只看逻辑,别看结论
●●
看研报的第一重要的事,就是只看逻辑,别看结论。
我知道很多人看研报,都不看过程,不看逻辑,只看结论。研报的专业性确实比较强,各行各业的,从上游可以说到下游,一般人能看懂就不错了,更别说去判断这里头说的数据是否准确,逻辑是否靠谱。
都不用去截图研报的具体内容,就看一个目录就知道这里头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
这些基于历史数据的逻辑,都是可信的,注意,我说的是历史数据是可靠的,但是那些结论嘛,比如说,预计明年业绩增速多少多少,预计合理的价位是多少多少,这些基于未来的数据···还是算了吧,千万别信。
所以请记住,当你去看一份研报,你需要看的,一定是他的逻辑,而不是结论。
二、要结合K线形态
●●
第二件重要的事,看研报,一定要结合股价的高低,以及K线形态。
举个例子,2020年8月31号的时候,我曾在文章中说西藏板块有研报吹,个股是西藏天路,但是不能买,当时的研报,是8月30号出来的。
就是因为筹码分布太差,高位密集,并且这个K线,顶部长上影线,这个时候出这样的研报,就是主力资金故意在这个时间窗口放出的研报利好,不然这个时间不可能卡的如此之准。这种情况下,买入就是接盘,并且深套。
而这种类型的研报,明显就是用来卖钱的研报。
三、研报的含金量对比
●●
研报按照内容分类,有好多种,比如以下截图,这个环境是要说明的问题是,哪些研报是最值得看的,哪些研报是用来打品牌的,哪些研报是可有可无的。
其实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1)散户越喜欢看的研报,含金量越小,散户越容易直接忽略的,含金量越高;
2)越是容易存在利益链输送的,猫腻越大,越是不存在利益链输送的,越容易在说实话。
一、宏观研究报告
此类研报是所有研报中最具有含金量的,这也是所有券商用来打品牌的研究报告之一,这些分析GDP,CPI,PPI,M2, 利率汇率,研究供给侧改革,研究美国通胀,研究印度疫情的宏观分析类研报,都非常非常有价值,这是机构内精英智慧的结晶,绝非那些刚入职的实习生所能写出来的。
并且完全没有利益链的输送,试想,哪家上市公司的老总会给钱找人写一篇关于GDP分析的研报?
不过可惜的是,99.9%的散户,是不会去看此类研报的。因为对股市直接投资,也就是买什么股票,确实距离很远。
宏观研究报告价值是在于,宏观经济研究是现实世界的锚,炒股需要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需要了解国家经济大势,需要了解行业产业链的前因后果,这种事情散户想去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宏观研究报告。
一定有人会说,哎,我知道这个很重要,但是就是看不进去啊,一看到这个宏观经济的数据就头大,怎么办呢?
真没有办法。
二、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能写投资策略类研报的研究员,往往都是各个券商内的首席,就是最牛逼的那位。因此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也是用来打品牌的研报。
含金量同样极高。但是同样的,会看的散户很少很少。
三、行业分析
从行业分析开始,散户开始看的多了,因为开始涉及到具体的股票标的了,同时,也开始涉及到利益输送了。
行业分析的研报,最重要的就是行业的逻辑,不过也有一些固定的套路,比如说:
①资源品主要是看外围期货价格的走势;
②中游材料看毛利率改善,看价格和成本的时间差;
③中游工业品看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品销售;
④房地产看价格、销售;
⑤汽车看销售量;
⑥航空看油价、客坐率、美元和外债;
⑦保险是看保费、债券收益率、证券市场投资收益率;
⑧银行看信贷、净息差、信贷成本。
······
四、公司调研
利益链输送的重灾区。看完上述的内容,这个想必都已经能理解。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要不要信这个?
如果一段时间,一家传统上市公司,股价没怎么大涨过的,突然吸引了大量机构调研,则调研前后,大资金可能已经有所布局。但是当股价在高位,一旦上市公司被过度调研,则要警惕物极必反。
我的看法是,一家公司有研报推,是好事,因为如果没有研报覆盖的公司,那连研究的价值都没有。毕竟现在卖方服务过剩,不可能有好公司被漏掉。况且对于一些确实基本面很差的公司,有良知的调研员虽然不能给出看空的评级,但是可以选择不出这份研报。
所以关键在于自己要去进一步的筛选,比如说结合行业的逻辑,结合K线形态筹码分布等等这些技术分析的手段,
还有一点就是调研员对这家公司的评级,这个评级里,藏有很多很多的秘密。
四、读懂研报的潜台词
●●
券商研报往往是中庸的,一方面是管理层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防止被打脸。所以这里面会有很多行业内的黑话,或者说潜台词。
列举一些:
1、正如我们此前预期——暗示自己之前的分析是正确的;
2、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说明此前的预测是错的,但错的不离谱;
3、略超预期——说明此前的预测大错特错;
4、大幅超过预期——完全算错了,你最好忘了我之前说的是什么;
5、尚待确认、有待证实、静待公布——我们觉得这可能没戏了,但是我们不好意思直接告诉你;
6、且待证实——我们觉得没戏了,但又怕它突然有戏了;
7、XX可期——我们觉得很有戏,但又不能说得太满;
8、拐点——理论上是指趋势反转的那个点。目前为止,没有人猜对过拐点;
9、短期来看,长期来看——如果你想告诉别人两个完全相反的预测,那么就应该套用这个句式;
10、上升趋势得到了有效确认——我们已经踏空很久了,现在终于准备空翻多;
11、下跌趋势进一步强化——连续长时间下跌,被套牢,准备割肉。下跌就下跌还强化个啥;
12、下跌就是买入良机——原本我认为这个股会涨的,没想到推荐之后就一直在跌,没办法;
13,股价凸显估值优势——我们推荐的股已经跌得就剩裤衩了,到底几倍市盈率是个底啊!
14、XX值得关注——吃不准会涨还是会跌,反正值得关注都是没错的吧,再说了,今天怎么招都得推荐一只股;
15、风险提示——如果最后发现我说错了,你也别怪我;
16、即将放量——不是马上放量,而是有一定可能性放量;
17、有望放量——也许会放量;
18、期待放量——会不会放量我也不知道;
19、深挖行业,精选个股——这个行业没戏,希望研报能蒙对一两个个股;
20、分化行情——有的涨、有的跌才叫分化,怎么蒙都对;
21、静待花开——短期没戏。买了不涨别怪。静待,静待;
22、估值风险——可能要跌,快跑;
23、双轮驱动、四轮驱动——股票只吹一个概念不保险,我们讲2-4个;
24、关注外生式增长——董秘跟我说:公司要搞并购;
25、基本面无变化——请大家忽略公司近期的负面新闻;
26、咬定青山不放松——被套牢,短期内无法解套;
27、风物长宜放眼量——今年业绩没指望;
28、黄金地钢铁底婴儿底,这底那底——我会坚持说,总有对的一天;
······
其实吧,每个调研员或者分析师,都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对于行业的前景,对于公司的发展,怎么可能做到十分的确定,但是研报又一定要写,那怎么办?就像当你自己给上司汇报一些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进展的事情的时候,当你写每周项目进度总结但实际并没有什么进展的时候,你怎么办?
只能是类似上述这些废话,来说明,没有进展的进展。
五、评级的秘密
●●
研报的评级,主要是5个: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
之前也说了,“买入”评级占70%,“增持”占20%,“中性”占10%,剩下两个基本上很难见到,看空的研报不会超过1%。
这个评级必然是不可观的。然后其实我们更加关系的是,在清一色的买入或者增持中,去判断到底是不是真的看好。
有的时候,增持其实是看空,为什么?
有的时候,强烈推荐买入是真的强烈看好,而有的时候强烈推荐其实是真的大有猫腻,怎么判断?
这5个评级当然也有对应的潜台词,为什么买入是看多,增持并不是看多?
这部分内容,就当做一个彩蛋吧。
写在最后
今天之前,散户在网上很难找到类似这样的文章,今天过后,会很简单,复制黏贴从来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圈子里的人都懂这些,圈子外的人就是隔着那一张窗户纸,捅破了会发现很简单,没有捅破的话,永远都不会知道。我其实也很犹豫,要不要写这样的一篇文章,我承认我也有私心,不想就这样免费的公开,不想就这样便宜了那些复制党。若非因为说了一个月的面板但是还害大家套着心存内疚,我想我不会在这个时候写这样的文章。
我在股吧里,在同花顺的论坛里,都见过复制华尔街研报内容的复制党。
因此我甚至想过直接设置为付费阅读,但是后来一想这有种强买强卖的感觉,我自己不喜欢这样强买强卖的感觉,相信在座的各位也不会喜欢,因为虽然我对自己的文章内容有自信,但也不会自信到认为你们都不会后悔付费阅读这件事。
所以我想到了留一个彩蛋,并开启打赏。有人喜欢代码,那就继续看代码,有人愿意学点知识,那就按学知识的来,每个人人生际遇不同,选择也不同,真的谈不上谁好谁不好。
而我能做的就是,若是打赏的,我会给你设置一个标签,我会认为你属于想学点知识的那部分人,而彩蛋的部分我会在下个周末单独发给你们。
当然平时的文章不会有什么影响,还是会全部群发。
而后续的类似这样的干货文章,我也只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发给有这个标签的朋友。虽然我一年也写不了几篇这样干的干货,但总也会有,比如消息面筛选技术,比如均线的买点技术,等等,事情很杂内容很杂,慢慢整理的时间需要很久。
今天又说了一堆实话,虽然实话不好听,甚至会难听,所以很多人也不会喜欢我说实话,但是我这人就是这样,好听也好,难听也罢,我尽量将实话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