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表放假前就列出来了,放假后三天都坚持不下来,问题出在哪?
一年之中有很多假期,打工人、孩子,都盼着放假。但放假也不意味着啥都不干,放假之前,很多人就列好了计划,等到假期结束的前一天,细细一盘,好像很多都没做完。凡事预则立,明明都计划好了,怎么还是这样呢?
放假前列好了学习计划表
每次放假之前,俩孩子都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假期学习计划表。还会拿来跟我和先生分享,我们看后觉得很欣慰,孩子能自己规划假期了,说明执行力很强。但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他们兴致好像就慢慢消耗殆尽了。比如,哥哥计划的每天读15分钟国学,慢慢缩减成5分钟,甚至有时候不读了。
妹妹计划的每天画一幅画,也从最初的认真创作,逐渐过渡为印象派,随手画几笔,草草了事。俩孩子玩游戏、看手机的时间增加了,这些都是计划表里没有的啊!
后来我问哥哥,为什么会这样了?他说,好多事情之前没考虑好,遇到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就想追一下。和同学约好了去博物馆,读书时间也就缩减了。妹妹也大概是这样的情况,她的借口也无外乎一些意外事情,当时没考虑好,就这样敷衍过去了。
假期书苑孩子们多,我也问过家长,她们家孩子的假期计划情况。得到的回馈,基本也都是这样,孩子最初还能坚持,不到一周,基本都放弃了。该干嘛干嘛了,就连到书苑看书,也是被逼着、催着才肯来。
我拿出近一周的书苑访客记录,发现这些孩子们来看书的时间,也飘忽不定了。即使是假期加强阅读的孩子,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看来,假期孩子们遇到的问题,基本都一致:“计划挺好,却很难执行起来”。
执行假期学习计划,有那么困难吗?
撰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跟先生聊了很多,希望能找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孩子不按照要求学习和预习,就真的跟学霸拉开距离了。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制定的假期计划,有两个特点:
1\时间跨度长,一般是整个假期的计划;
2\独立性强,计划对象为单人(孩子自己)。
这两点也可能是孩子计划难执行的“祸首”。由于时间跨度长,一个计划没好好完成,下一个就没什么兴致展开。
而单一对象的计划,没考虑到意外事情的发生,比如外出、聚会等,这些具有随机性的事件,都可能会打乱孩子的整体规划。
这样下来,孩子不仅难完成提前设定好的计划,可能连寒假作业,都是开学前几天“通宵达旦”完成的。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让孩子做到“知行合一”,积极执行计划表呢?
通过几个假期对孩子计划表的调整和实践,总结有如下几点,是比较关键的。我家孩子也是通过这样的调整方式,把假期学习计划,真正落到实处的。
老师在开学后,还特别表扬了哥哥,说他过的假期,是真正“学霸”的假期。那么,到底是哪些关键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关键点一:单天看计划
孩子的假期学习计划表,通常是琳琅满目的内容,堪比一期报刊,这样花式的内容,你可能看着都有些头晕,更别提拿出来一项项达成了。
所以,非常建议家长帮孩子把计划拆解一下,以“日”为单位,拆解开后再去做,会发现整体任务量骤减,也很容易完成了。
《微习惯》一书中作者提到,制定轻松完成的数量,孩子才能完成计划。日计划,就是这样的方式,拆解开来,每天完成三四项,一切就没那么困难了。
Tips:如果孩子刚开始有些抵触,你可以把日计划拆解成两天或者三天,坚持一段时间后,再增加新的内容。比如我家哥哥刚开始执行计划有点困难,我就把假期作业、课外阅读和玩的时间,作为前几天的计划内容。一周后他逐渐能适应了看,再问增加预习的时间。
关键点二:及时复盘和修正
晚上睡觉前的半小时亲子时光,也是我们复盘的好时机。看一下当天计划完成的情况,并在对应项前面打√勾,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没有完成,则要找一下具体原因。如果可以,把未完成的计划,写到第二天的计划表内。比如妹妹有次课外阅读没完成,我们讨论后发现,是她画画太投入了,时间用的比较长,把阅读时间“挤”走了。妹妹答应我,第二天会主动增加20分钟的阅读时长,把今天的补上。
关键点三:着眼孩子的真实需求
孩子在每个年级需要学习的内容不同,其自身的爱好也不一样。所以,在制定计划后,记得反复看看,是否符合当下孩子的需求?
如果是你帮孩子制定的,则可以拿来给孩子看,问问他的建议。如果是你们共同完成的,则要参考他平时的学习情况,必要时征求老师的建议,并做最后的权衡。
凌晨妈妈来叨叨:
即使孩子没有完成当天计划,也别自怨自艾。理解并帮孩子找到问题背后的解决方法,才是关键所在。让孩子在假期自由享受生活,也别忘了积极、主动的学习。带着这份自律,孩子未来会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