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投资在慢不在快 为什么说巴菲特赢在慢慢赚钱

事业是干出来的,投资是等出来的。

——坤鹏论

前些天,坤鹏论一直在普及概率论,对于我们自身来说,相当受益匪浅,不仅是投资,而且还有人生。

可以说,概率影响着多种学科,尤其是所有科学之母——知识。

几乎每位伟大的思想家都曾涉猎概率,而且大部分人都为之着迷不已,比如:爱因斯坦和凯恩斯。

价值投资一直倡导长期持有,享受企业成长的红利,享受时间的复利。

但是,许多人嘴上可能也言辞灼灼地表示自己是价值投资,要和时间交朋友,但是真到了股市牛熊澎湃时,没有几个人守得住誓言。

所以,金钱面前,大部分人都会口是心非。

当然,不能笃信和坚持长期持有,还有人类固有的高估眼前利益,低估长期利益的人性顽疾。

除此之外,坤鹏论认为,人们在论证长期持有时,没有更加科学的实锤,所以,今天我们就主要从概率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长期持有,慢慢赚钱才是投资的上策上上策。

一、小故事:牙医的投资人生

塔勒布在他《随机致富的傻瓜》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简直让人醍醐灌顶。

有个快乐的退休牙医,很擅长投资,每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15%,波动性10%。

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理论分析,每100年中,他的投资回报率大约有68年会是15%这个数字的加减10%范围内,也就是5%~25%,还有95年会落在-5%~35%之间。

换算一下,任何一年回报超过0%的概率为93%,也就是胜率为93%。

这位牙医每天的生活相当惬意乐观,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盯着股市大盘。

他性格中喜欢冒险,所以他认为这样的生活比给那些老女人看牙齿要有趣得多。

现在,让我们将时间尺度从年缩小到每秒。

牙医每秒的胜率其实只有50.02%,因为在非常窄的时间尺度内,赚和赔概率几乎相抵。

一年有725万秒,因为胜率要多出0.02%,所以就像掷硬币一样,在掷了725万次后,正面比反面多的概率是93%。

不过,时刻盯盘的牙医并不这么想,他将深陷于情绪煎熬之下,一有损失,他就会心痛不已,赚钱的时候,他觉得身心愉快,但我们都知道,赔钱的痛苦要比赚钱的快乐高一倍。

这样每天下来,牙医总会感到身心疲惫,因为他每分钟都要检查自己的投资组合表现,那么假设一天观察8个小时,每天他会有241分钟心情愉快,239分钟不愉快。

一年下来,他有60688分钟愉快,60271分钟不愉快。

再加上赔钱的痛苦远远大于赚钱的快乐,每年,牙医其实一整年充满着情绪赤字。

如果,换个方式,这位牙医自己不时刻看盘,只在每月检视一下投资组合的表现,那么他有67%的月份赚钱,所以他一年只心痛4次,快乐的次数则是8次,按照痛苦:快乐=2:1来计算,正好两两相抵。

如果牙医每年只看投资组合表现一次,那么他在余生20年的时间里,将体验19次惊喜,只有一次不愉快。

同一位牙医,相同的策略,却有了不同的结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长期赢的概率是93%,但股市的每一秒赢的概率却只有50%,看短期赢的概率没有意义,而且还不利于身心健康,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还会折寿。

就像巴菲特所说:“这并不是查理跟我想要过的生活方式,为了致富,整天盯着计算机屏幕到底有何意义?”

到在这里,坤鹏论再插个轶事。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交情简直就像《笑傲江湖》里刘正风和曲洋的友谊一样不可思议。

巴菲特和盖茨惺惺相惜,甚至把盖茨当成他的“第三个儿子”。

后来,巴菲特居然把全副身家的捐赠,交给比尔·盖茨管理(并放弃冠名权)。

他们两人相交始于1991年,巴菲特的社交“教母”凯瑟琳·格雷厄姆,带他去盖茨的父母家。

见面前,两个人都对对方不感冒,巴菲特觉得见个比自己小25岁的IT毛头小伙,没意思,而且自己也不投科技股。

而盖茨则对他妈妈说:“我搞不懂一个只会投资和选股票的人,我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他,我对他没兴趣”。

但碍于情面,他们不得不相见。

盖茨当时坐着自己的飞机回家,准备打个照面就闪人。

结果,两人一见如故,从此相交莫逆。

那天,盖茨劝巴菲特买台电脑体验一下,答应派微软最漂亮的女孩教他使用。

但巴菲特还是婉拒了:“我不知道电脑可以做什么,也不想知道我的股票组合每隔5分钟有何进展。”

二、越短期噪音越多随机事件越多

塔勒布讲这个故事的初衷就在于告诉人们,越短的时间里,噪音越多,随机发生的事情越多,越不可控,即使长期的概率是稳定的,但短期概率难以控制。

也就是一个稳定的长期投资,在越短的时间里,表现会越不稳定。

我们还是从数学角度拿实锤,塔勒布告诉我们:

噪音相对非噪音的比率来说,一年时间内,我们每观察到一次非噪音,就会有0.7次噪音。

一个月的时间内,每观察一次非噪音,会有约2.32次噪音。

而在一个小时内,每一次非噪音,就有30次的噪音。

在一秒钟内,每一次非噪音,就有1796次噪音。

这里的噪音指的就是那些纷杂的信息,来自于报刊、来自于互联网、来自于亲朋好友……

金融就是信息背着金钱四处游走,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讲其实可以归为信息产业。

金融背后暗藏的是一个个争夺利益、争夺韭菜的血盆大口,而它们最强大的能量是、且只是信息。

就像上市公司总是不厌其烦地公告着,要进行这样那样的大创新、大投资、大改进……

我们不讨论其中有多少是烟雾弹或是根本就是未曾论证的一时兴起,单从执行时间看,曾有人做过统计,上市公司的重大举措从宣布到真正干,往往也都是一两年后的事。

而这些信息的目的无非是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影响投资者的情绪,体验一连串的痛苦,最终在情绪精疲力尽后,使之产生交易的冲动。

以前坤鹏论就讲过,绝大多数人很难不被信息所影响,甚至左右。

实话说,如今有用信息的增长速度,总也敌不过噪音膨胀的数量。

虽然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不可能成为真理,但它肯定会成为大部分人心中的真理。

毋庸置疑,股市里最多,也是最不缺的就是信息,你每天光看信息就已经应付不过来,如果再加上去辨别每一个信息的真伪,以及对于个股的影响,那就已经花去了大部分时间,等你回过头,行情早就稍纵即逝了。

所以,在股市里往往短线操作的人更容易掉入圈套和陷阱,就是因为噪音凶猛!

从噪音这个角度,长期投资也会更容易赚到钱,因为长期往往以年为单位,真正的噪音几乎已被时间无情地杀死了。

而且,要是真有某个事件很重要,它总有办法传递到你的耳朵。

三、股市也逃不开大数法则

人们常说,股市“八赔一赚一平”或是“七赔一赚两平”,这其实是股市长期运行下来的大概率,也就是概率论中光辉的大数法则在股市中的体现。

让我们回忆一下赌场为什么是十赌九输?

对的,赌场只要比赌徒多一点点胜率,然后,直接坐享大数法则的魔力,只要赌徒来得多,赌的次数多,最终都要输给赌场。

而股市也一样,虽然在你买卖股票后,涨和跌的概率都是50%,但是每次看似很微小的交易成本,就使你胜的概率会减小那么一点点,结果只要你交易频繁,时间长了,这些小成本就会小刀慢慢地割你的肉。

坤鹏论以前讲过,在A股每买/卖一次股票,双方的交易成本合计就是3.04‰,很小很小。

如果一个月交易一次,交易成本就要占到你整体股本的3.648%。

如果一周交易一次,交易成本就要占到整体股本的15.808%。

一年有250个交易日,如果每天都交易一次,光是交易成本就高达760%,多么牛的牛市能支持你这么高的交易成本?

有人曾做过计算,如果仅是将交易成本缩减5%,10年后光是这部分增加的钱都是其初始资本的3倍。

四、短线胜率不重要,长期胜率太重要

坤鹏论曾说过,投资方法没有谁100%对,谁100%错,就像短线赚差价,基本属于套利。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越是短期,能掌握胜率的可能性就越低,因为机会窗口往往很短暂,没有时间让你确认信息准确性,从而提升胜率。

所以,短线的一般特点就是,胜率高,赔率就低,胜率低,赔率就高。

同时,短线赚的是价格差,操作好的话,胜率高低都能赚到钱,无非多和少而已。

如果你选择短线,那就像《你没看懂的巴菲特套利大局》中所说的,赚差价套利关键要计算数学期望值,为正时,并且比其他投资机会收益高,那就下手。

比较牛的短线投资者,他们往往会有一套稳定的操作方法,长期下来一样可以获利,只是短期的收益起伏会非常大,这很正常。

另外,如果你是短线交易新手,一定要心中牢记:不要把运气当能力!

几次大赚,就忘乎所以,以为自己的方法有效,亦或者,因为几次大赔,就把本来不错的策略当成了垃圾。

而长期投资与短线交易正相反,一定要将胜率放在第一位,就像巴菲特所说的:“第一条原则: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原则。”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者就越无法避免遇到亏损的风险,因为股市总是牛熊交替。

之前坤鹏论在《他们其实都说错,巴菲特成为股神的绝招是它……》中曾详细计算过,大赚小赔远远不如稳定增长,小赚不赔完全超越小赚小赔。

从概率的角度讲,如果每年都有5%的概率亏损50%,那么每20年,就会有一年赔掉过去一半的获利。

为什么格雷厄姆提出安全边际,甚至将市盈率设置为7~10倍这般只有熊市才可能出现的苛刻标准,就是千防万防防亏损。

五、持有30年,5%的概率让你的财富翻15倍

1995年,贝勒大学的两位教授William Reichenstein和Dovalee Dorsett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研究了从1926年到1993年标准-普尔500指数,证明投资者应该忽略短期,因为它太易变,长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比短期收益的不确定性要小很多。

对于一个一年的持有期而言,投资者在股市上损失至少25%的概率是5%,而他们获利40%以上的概率也为5%。

如果持有30年,那么一个100%纯股票的投资组合损失20%的概率也只有5%,而组合持有者最后获得15倍初始财富收益的概率竟然有5%。

随着时间推移,被视为风险大的股票和保守投资收益的差别会戏剧性地扩大。

在20年时间里,一个只由长期公司债券构成的投资组合增长四倍的概率只有5%,而一个由100%纯股票投资组合有50%的概率会增长到至少8倍。

六、投资在慢不在快 巴菲特赢在慢慢赚钱

最后,再从类鸡汤的角度聊聊。

坤鹏论很奇怪的是,已经有巴菲特等那么多投资大师,用自己真的不能再真的业绩告诉人们,长期持有优质企业,真的可以和它们共同成长,长期下来,股价只和企业业绩强相关,好企业真的光靠业绩增长就能推动股价上涨。

但是,为什么人们就是不信呢?!

概率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投资的真谛在慢不在快,慢慢决策,慢慢等待。

但是,人性啊,人性,在投资和人生中,我们总是人性的手下败将。

人往往过于焦虑于现在,将现在所遇到的问题在心中放大化,甚至认为天都要塌下来了,天都是灰的,就像恋爱,失恋时,总认为最爱远去,再难有爱,感觉是生命中最糟糕的时刻。

你可能会哀叹自己为何如此不幸,不明白为什么倒霉的事情总是发生在你身上,你非常痛苦,无法想象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乐观一些。

但是,如果几个月后,一年后,几年后,你认为这些倒霉事会对你今天的幸福感或你过去一年的整体幸福感产生影响了吗?

不太可能!

有人说,时间是最妙的疗伤药,其实时间不是药,药在时间里。

时间能治愈一切,请给时间一点时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许多痛苦不堪基本都会淡化成一个个你在聚会上讲述的滑稽故事。

在现实生活的决策中,我们并不擅长让子弹飞一会儿,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下意识地、任凭感情做出快思考,快决定。

所以,做投资,你要练就慢半拍的功夫,慢思考,慢决策,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事情,必须要在几秒钟、几分钟做出决定,慢会让你的理智掌握你的大脑,平息你对事件的瞬间情绪,激活我们前额皮质的脑神经回路,抑制情绪化思维并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应对事件。

就像钓鱼,沉不住气永远钓不到大鱼,频频起杆造成连鱼的影子也见不到。

古人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多么朴素的人生哲理,但有几人真正能领悟!

谁不羡慕巴菲特长期以来的骄人业绩,他的秘诀堪称最通俗易懂,拥有小学算术水平即可,但是,为什么几十年间,就再没有出来个巴菲特第二呢?

因为,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懂得时间和复利的奥秘,许多嘴上说着“和时间交朋友”的人,往往是最不能与时间为伍,他们总是把股票投资按天、按小时、按分钟、按秒来计算,让我们看看巴菲特1964年~2016年的业绩曲线,漂亮地向上,远远超过标准-普尔指数。

但是,如果具体到某一天,人们往往会被剧烈的涨跌曲线而担惊受怕,几分钟的下跌就会让人想到最坏的情况,然后就是急匆匆地查看交易量、看新闻报道、看论坛里又有什么新谣言……

短短的几分钟,许多投资者惊慌失措,特别是自己的股票正在螺旋式下跌时,他们常常认为自己股票的末日来临,然后迫不及待地抛出,即使流血也在所不惜。

但是,从巴菲特的投资回报曲线看,所有那些每分钟甚至每天的变化对投资的总体上升轨迹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每天从开盘就盯到收盘,你就相当于戴着一个高倍放大镜观察那些瞬间的上涨和下跌,于是你的情绪反应也一并被放大。

其实,幸福和股票投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幸福并不是通过注视股票行情,以及聚焦于每天甚至每时每刻的变化来衡量的,我们最好是把幸福视为长期的持股,通过广角来观察幸福,努力在我们的幸福股中寻求长期持续的上升趋势。

亚马逊CEO贝佐斯曾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答道:“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