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岏,秦桧的岳父,不战降金

秦桧的岳父原名王仲岏,后避宋钦宗讳,改名王仲山,是北宋名相王珪之子。

王珪被称为名相,并不是像寇准、范仲淹、王安石那样为国家鞠躬尽瘁,做出巨大贡献,而是唯皇帝之命马首是瞻,唯唯诺诺,无任何主见,其工作流程为“以其上殿进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也!”,因此被同僚戏称为“三旨相公”,从而声名远扬,成为北宋知名度极高的一位宰相。

王仲山是王珪第四子,女儿王氏,嫁给秦桧为妻,南宋初期,王仲山出任抚州(今江西抚州)知州。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秋,金国分兵两路,再次大举南侵,目标“搜山检海擒赵构”,东路军扑向临安,企图擒获宋高宗,西路军从黄州(今湖北黄冈)渡过长江,追赶逃往洪州(今江西南昌)的隆裕太后。

得知金军渡江的消息后,隆裕太后立即离开洪州,前往虔州(今江西赣州)避难,一行走到吉州(今江西吉安)时,被金军骑兵追上,隆裕太后登船逃往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在追兵迫近之后,弃船登陆,雇佣民夫抬轿子逃往虔州。

当金军兵临抚州城下之际,知州王仲山不敢抵抗,立即举城投降,王仲山的三哥名叫王仲嶷,时任袁州(今江西宜春)知州,面对金军,同样献城投降。

西路金军,追到太和县后,没有继续朝虔州方向追击,大肆劫掠之后,收兵北返。

金军撤退后,不战而降的王仲山、王仲嶷兄弟,遭到士人和百姓的谴责,被言官弹劾后,免去官职,此时,秦桧还在金国将领完颜昌的麾下做幕僚,并没有能力挽救岳父老泰山的仕途,但宋廷这次并没有处分王仲山,王后来也曾出任抚州知州。

秦桧回到南宋,第二次拜相之后,积极谋划,企图为岳父王仲山和王仲嶷兄弟复官。绍兴八年,抚州知州王“违法佃官田,不输租”,遭到左正言辛次膺的弹劾,辛次膺认为王仲嶷和王的父亲王仲山都投降过金国,因此,王仲嶷不应该被复官,而且王也不能继续担任知州一职。秦桧不死心,继续为岳父等人运作,遭到辛次膺弹劾,但在宋高宗的庇护之下,毫发未损。

第二次绍兴和议之后,秦桧大权独揽,尽管岳父王仲山已经病死,但在秦桧的授意下,还是被朝廷追赠复官,王仲嶷写《绍兴圣德颂》,大拍宋高宗马屁,高宗皇帝龙颜大悦,令王仲嶷复显谟阁待制致仕。

有了秦桧做靠山,王更是官运亨通,先后出任两浙路转运使和临安知府,但很快病死,没能继续高升,王还是秦桧继子秦熺的生父。

王仲山的儿子和侄子中,还有王会、王著、王晓,王晌,王等多人,他们依仗秦桧权势,身居高位,横行不法,甚至“凌夺百姓田宅,甚于强盗”。

王家诸兄弟耀武扬威的好日子,持续了十余年,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死后,宋高宗开始着手贬斥秦桧党羽,王家诸人陆续被罢官和贬窜,这一伙跳梁小丑,魑魅魍魉,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