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私域流量?引流和转化
做私域目的就是搞定引流和高转化
说到私域流量,想起一个事。去年被腾讯和新榜聘为10万 导师,其实挺脸红。头条、知乎等平台,不说10万 ,百万 都不少,但微信公号浏览量最多的一篇文章,也就两三万。一度怀疑腾讯和新榜请错了人。
后来小童鞋安慰我说,你不买流量,也不刷量,又是小众领域,又不是all in 公号,又志虑单纯,没啥套路,只知道扔干货,所以很正常。于是我就厚着脸皮释然了…
如同四年前一样,知道公号有金矿,但没有all in,或者如同现在一样,知道视频有金矿,all 不all in ?
有一年夏天,装模作样参加鹅厂的10万 分享时,被一位90后杰出创业者约着去见了一位VC老大。
这老哥指着燕小唛罐子上的二维码问:“为什么要在罐子上印你的个人微信二维码?”。我忘了我怎么回答的了,应该说过“这是一个流量管理的设计,我是大招商,意向代理商都是冲着我来的。公司是以人推品的策略etc”,我在想,如果当时我回答四个字:“私域流量”,是不是特别不明觉厉?
燕小唛算不算私域流量的典型?
当然算。
第一批打进来100万的人,都是通过个人二维码、个人微博号、个人知乎号进来的。经过观察、沟通、说服,转化为渠道代理。
不仅是私域流量,而且是深度运营:每天追热点,开创意会,结合产品和品牌做内容创作~创作的形式有视频、音频、图片和文章内容中有流量入口,比如我的个人微信号,投放到28个自媒体上获取客户,客户感兴趣加我个人微信号,客户翻阅我的朋友圈的内容,客户沟通产品品牌和招商,客户砍价,客户打款成交结束。
我统计过,但凡加了个人微信号进来的,最终转化率会达到5%左右。这已经是极高的数字。
与之相比的是传统营销,我也设置了官网~400电话的渠道,转化率万分之三。没法玩。
也就是说燕小唛这个项目,是完整的私域流量*深度运营的测试的典范。我买流量比较少。当时总策略是“用管理费用打掉广告费用”。一上手组建了6个人的内容创作团队和2个人的分发团队,整个公司全职的招商人员一共就两个。一个在北京负责接待,一个在全国拜访大客户。
图片
所以现在可以回答老哥的问题了,为什么要印个人微信号?
集中引流、最大化留存和高转化。
至于别人质疑你假公济私想出名,我是搬地板砖出身,皮糙肉厚,你爱咋想咋想,我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