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无论考得好坏,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
期中考试落下帷幕,看到娃的成绩单,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再看看孩子们,没考好的愁眉苦脸;考得好的直接放飞自我,进入到对五一小长假的期待中。
但是,期中考试并非就这样结束了!
成绩不是终点,每一次考试都是总结学习的重要契机。
在考试结束后的这段时间,我们应该利用考后分析的黄金时期,帮孩子总结反思,让期中考试的价值最大化。
带孩子一起总结考试卷,分析错题原因
作为一项阶段性的测验,期中考试的试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检验出学生对上半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在考后的这段时间,家长和孩子一起分析考后的试卷,可以最直接地发现问题,帮助孩子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
分析试卷要讲究策略!在这里我推荐家长按这样的步骤进行:
首先和孩子一起细细浏览卷子中的每道题。注意,是每道题,不是只看错题。重点看错题、答起来不顺的题和凭运气做对的题。
很多时候,孩子都会说,自己这道题做错了,是因为“粗心”
但“粗心”不能成为借口,粗心的背后涉及的是思维问题、方法问题和习惯问题!
如果把某些题做错的原因简单归结为粗心时,孩子就不会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反馈和帮助,久而久之,粗心就会形成一个“标签”。
这个标签会使孩子忽略“粗心”的深层次原因,轻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觉得“我不过就是粗心而已,只要不粗心,我的成绩就好了”,或者自我认定“粗心是我的常态,我就是这么个人”,而并没有挖掘、认识和反思真正存在的问题。
所以第二步,我们带孩子分析试卷的时候要让他思考以下这些问题: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我答题的时候知识点用对了吗?
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最后,我们要监督孩子去整理错题本,将本次考试的错题、难题和所对应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出来,弄清楚原因并加深记忆。
总结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考试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在检验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劣和应试能力的强弱。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逐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一、 养成自学预习的习惯
许多教育心理学家都提倡,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
主动学习,永远比“鞭打着”被动学习效率高!
其中,预习阅读教科书是一种重要的自学方法,家长需要督促孩子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先了解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在学校的课堂学习具有针对性。
二、 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不懂就问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优秀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就是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这些疑惑,自己不懂的,再带着疑点问老师,寻求解答。
爱因斯坦的智慧总被世人称赞,一次他这样谦虚地说到: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我们总说一个人要有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也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三、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从中锻炼应试能力
我发现许多家长现在喜欢把孩子放在托管班做作业,对孩子平时做作业的状态也不了解,这其实让部分自觉性差的孩子养成拖沓、抄作业、代写作业等不端正的态度。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做作业都这样马虎,考试怎能出好成绩?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老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要重视每天做作业的环节,在做习题时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积累解题的思路。
另外,要讲究策略,把每门课的作业当成一次小测验,从中锻炼出应试考试的能力。
做作业时要坚持先易后难,养成书写规范、合理分配时间的习惯,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四、注意归纳复习的方法
我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的不到位,并不是没有学会,而是不懂得怎么归纳复习,复习的时候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效果也不好。家长应当督促孩子,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
二是要有规律的复习,因为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家长也要反思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这次期中考的成绩出来,无论您的孩子考的好与坏,请家长要记住“千万不要埋怨孩子”。埋怨和责备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最近的教育方法。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只有把教育的责任归咎于自己而不推脱给孩子的时候,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反思教育方式,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正确看待成绩
每次考完试后,许多家长都会比较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的成绩差异。但关注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攀比,而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不足,向别人借鉴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对比、反思:别人身上有哪些闪光点是值得我学习的?这样,才能成就孩子的自我成长之路。
千万不要成为孩子心中那个只会说别人好的父母!
我们要看到分数背后,孩子的进步空间。当孩子考了98分的时候,不要去苛刻孩子为什么没有考100分。重点是看孩子每次与自己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如果退步了,就帮孩子分析原因,争取下一次考出对得起自己努力的成绩。
二、帮孩子定下目标,鼓励为主
每次考试后,家长应与孩子一起,通过分析试卷,结合孩子当前的学习状态,共同分析孩子的实际能力,从而定下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最近发展区”,就是说我们在帮孩子制定下一步的目标时,可以定得比孩子的实际能力高出一点,引导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同时这个目标不是“军令状”,不是死命令,我们要尽量在精神上鼓励孩子,让孩子学得愉快、考得轻松。
切忌不问青红皂白就来一顿“棍棒交加”,这样只能打消孩子的上进心、积极性。
三、 用正确的方法和孩子谈心
每次考试后在与孩子谈心时,家长也要注意方法。外向型的孩子,不妨就直接告知他的缺点和不足;内向型性格的孩子就要采取迂回战术。
千万不要在饭桌上批评孩子,更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揭短”。如果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不妨抽空找个安静的地方与他边走边谈心,适时地给与足够的鼓励,让他直面目前所遇到的困难。
有时候和孩子谈心效果差,往往是因为父母“单向式传递”信息,孩子总是被动接受。
给孩子创造一个放松的环境,让孩子充分地说出学习生活中的苦恼与困惑,这样,我们所做的一切才能真正起到效果。
小杨老师说: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想法,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尤其在学习上。但是爸爸妈妈们要知道,每次考试分数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孩子的综合实力。
只有从考试中找出新问题、发现新起点、追逐新目标,才能让孩子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不留遗憾。
正确看待每次考试,既不对成绩不闻不问,也不对孩子步步紧逼,才是我们家长要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