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小白到十点读书签约作者,跟你分享这4点写作秘诀
对我而言,5月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2020年5月,我第一次上稿十点读书,从0到1,完成了写作路上的小目标。
截止2021年5月,我累计在十点读书上稿了27篇文章,基本每月都会有新文章发布出来。
虽然和很多大咖相比,这点成绩并不算什么,但成长的每一步都值得被记录。
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给大家分享这4点写作进阶指南,希望对屏幕前的你有帮助。
01
研究平台调性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你想要上稿某个平台,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直接去写,而是应该研究清楚平台的调性。
只有了解清楚这个平台需要什么样的稿子,才能对症下药,提高上稿率。
比如说,你给一个职场号投了一篇育儿文,估计编辑看一眼标题就会直接拒稿了。
继续拿十点读书来举例,十点读书每天都会推送8篇文章,包括鸡汤文、人物稿、热点文等各个类型。
这些文章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温暖治愈正能量”。
文章里面的观点,会给人积极向上的动力,让人们在夜深人静时得到一丝心灵慰藉,但又不会特别打鸡血。
再比如“弘丹在写作”这个公众号,发的内容主要和阅读、写作相关,在往期文章中,写作成长故事和作家人物稿偏多。
之前遇到很多小伙伴写稿的时候,只顾闷头去写,写完才去想要投给谁,这样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当然,如果你是发在自己的号,这无可厚非。
但如果你想要投稿变现,就一定要把功夫做在前面。
02
拆解平台往期原创文章
看到这里,或许有小伙伴会疑问:“怎么知道平台调性呢?”
其实非常简单,一方面,你可以去看平台的征稿函,征稿函里会详细说明平台的要求。
比如说“弘丹在写作”公众号的征稿函,里面不仅写了写作注意事项,还给出了相应范文。
另一方面,你还可以通过拆解公众号往期文章去推断平台的风格。
注意,一定要拆解原创文章,而不是转载文章。
一般来说,原创文章才能真实反映平台的要求。
原创文章都会有标明“原创”,手机打开文章后如图所示。
拆解平台最近两三个月的文章就够了,因为平台的风格是在不断变化中,对文章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太久远的文章可能就不符合现在的要求了。
拆解文章时,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来写这个题目,会怎么写,然后从作者的选题、文章结构、素材和金句这几个方面着手分析,各个击破。
这样做的好处时,通过对比,你就能很快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读多了好文章,你的语言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03
动笔写
当你知道平台需要的文章类型后,就需要真正动笔去写。
有时候,你可能趴在电脑前一整天也不知道写什么,或者写出来的东西自己也不满意。
这种时候不要着急,不要焦虑。
记住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所有文章的初稿,都是一坨狗屎。”
话糙理不糙,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写起来也会更顺畅。
写作的时候,如果做不到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那不妨把这个过程分解成一道填空题。
比如说,你可以先确定选题、然后写大纲、再填充素材,最后成稿,这些步骤都可以在碎片化时间完成。
你甚至可以把文章分成3-4部分,每部分500字左右,写几百字难度就没那么大,完成后也会成就感满满。
不过写完文章并不代表结束,修改才是重头戏。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会舍不得改。
但只有一次次打磨,才能创造出精品。
大声朗读,是我经常用的修改方式。
当你把文章大声朗读出来后,错别字和病句就会显而易见。
文如其人,你的稿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你的形象。
在把稿件发出前,再怎么仔细都不足为过。
04
坚持写
写作本身就是需要坐冷板凳的,你需要忍受无人问津的苦楚,也需要接受一次次被拒的挫败感。
很多人因为受不了过程的枯燥,或者觉得码字来钱太慢,直接放弃写作。
不过短短一年,很多刚开始和我一起写作的人已经搁笔。
不过,写作又是一件自带复利的事情,短期看收益不大,长期看会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如果你热爱写作,这份坚持会为你打造出独有的护城河,厚积薄发。
前两天,看到一句特别触动的话:
“我们做每一件事,都不太容易长久地保持热情,即便这件事是我们所热爱的。但是当我们在懈怠的时候,想想当初的那份热爱,是不是可以走得更远更久。而且很多事情,就在你日复一日的坚持下迎来了未曾遇见的美好。”
大道至简,很多成事的道理都很朴素。
你读完之后,甚至可能嫌弃“这也太鸡汤了吧”。
可事实上,正是这些至简的道理成就了至高的人生。
人生浩浩荡荡,愿你我在写作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