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驼劝奶” 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人将马、牛、骆驼、绵羊和山羊称为“五畜”,也叫“五宝”,其中骆驼被尊称为“五畜之王”。骆驼不仅用于物资运输工具,还可提供肉食、皮毛、奶制品等。蒙古人对骆驼有深厚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骆驼文化”。
骆驼奶被誉为“沙漠软黄金”“长寿奶”
对于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人们来说,驼乳是他们摄取日常营养的主要来源。驼乳中不仅含有必须的营养成分,还含有许多特殊成分。驼乳中脂肪、胆固醇、乳糖的含量较低,而矿物质(钙、铁、镁、铜、锌、钾),维生素的含量(A、B2、C)较高。且驼乳中不含易引起过敏的β-乳球蛋白和β-酪蛋白。驼乳中还富含多种保护性蛋白及酶,如乳铁蛋白,溶菌酶,乳过氧化物酶系统,免疫球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这些保护性蛋白在抗菌、抗病毒、预防过敏和修复免疫系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驼乳中还含有胰岛素因子、类胰岛素因子、液体酵素等降糖功效因子。因此,长期饮用驼奶可增强体力和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驼乳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起到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且维生素C可帮助铁质的吸收,还可帮助制造血红素,从而对贫血也有帮助。驼乳中富含的钙,可以强健骨骼和牙齿,预防儿童佝偻病。驼乳中富含的降糖功效因子使得驼乳更适于糖尿病患者饮用。驼乳对人类疾病的预防,健康和长寿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而被誉为“沙漠软黄金”“长寿奶”。
不寻常的劝奶和挤奶方式
随着驼乳医疗功效认可度的提升,驼乳的需求量不断增多。驼乳及其乳制品产量都较低,往往一上货架,就被抢购一空。据研究表明,骆驼属于产乳量较低的反刍动物,产乳量约为1.5-2kg/d。此外,骆驼的劝奶及挤奶方式也是不同寻常。
骆驼约两年繁殖一次,怀孕期为13个月,翌年3月至4月生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后不到1小时便能站立,并能跟随母驼行走,直到一年以后才分离。然而,无论是初次生产的母驼,还是多次产仔的母驼,在驼糕出生后,都不让驼糕吃奶,将驼羔驱离自己身边,不许接近。
蒙古牧民用悦耳动听的音乐安慰遗弃幼羔的母驼,恢复母驼的“情感”和业已中断的母子感应联系;用同样办法抚慰失去幼羔的母驼,使之“领养”其他的驼羔,消除母驼因失去“子女”而产生的悲伤。产羔季节,在牧区你就可以经常看到,牧民在母驼旁边,拉着马头琴,唱着歌颂母爱的长调,述说着情谊。悠扬的琴声,回荡在空旷的草原上,感人的话语,催人泪下。母驼在听到这一切后,眼中涌出泪水,无声地哭泣,渐渐开始接纳自己的孩子并哺乳。挤奶时,驼乳不像牛乳那样容易挤出。骆驼较为认生,自身保护意识强,挤奶者必须先与骆驼建立良好关系,而且母驼必须嗅到幼驼的气味才会分泌乳汁。
电影《哭泣的骆驼》是2003年蒙古年轻导演宾巴苏伦在德国慕尼黑影视学院学习时拍摄的毕业作品,该片充分体现了蒙古人具有丰富的动物心理学知识,讲述的正是劝驼哺乳的故事。该电影先后获得巴伐利亚电视奖、巴伐利亚最佳电影奖和德国电影奖,并于2005年获得奥斯卡奖提名,也成为蒙古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的电影。
骆驼常年生存在戈壁滩
骆驼与牧民 相亲相爱
内蒙古骆驼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