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肺胀病症精选的药方

治肺胀病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肺胀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26个药方,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迁延,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以喘咳上气,痰多,胸部膨满,胀闷如塞,烦躁等为特征, 日久则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心慌动悸,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病程缠绵,时轻时重,常因感受外邪而反复发作,以致病情日渐加重。近年来,大多学者认为,肺胀与以上病证不尽相同,它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临床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故应专篇论述。 肺胀是因喘咳日久,肺脾肾心俱虚,气道滞塞,肺气胀满,出现以胸部膨满,咳逆上气,动后尤甚,痰涎壅盛,甚则面色晦黯,唇舌紫绀,面目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为特征的疾病。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迁延转化而成,先后病理演变复杂多端,故当与咳嗽、喘证,痰饮等疾病互参,注意与心悸、水肿(喘肿)、喘脱等病证的联系。西医学之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与本病颇为相似,故可按本篇内容辨证施治。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如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老年性肺气肿等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1.痰浊壅肺证: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稍劳即著;怕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细滑。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本证引用资料】【中药名厂与中成药】

肺脾气虚证:气虚、自汗、短气、乏力,痰量不多。六君子汤加黄芪、五味子等。

(一)痰浊壅肺证

  症状及分析;

  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一一痰浊内生,上逆干肺。

  短气、喘息,稍劳即著一一肺气虚弱,气因痰阻。

  怕风、易汗一一肺虚卫表不固。

  脘痞纳少、倦怠乏力一一脾气虚弱,运化失健。 、

  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细滑一一肺脾气虚,痰浊内蕴。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方药;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

  (1)方解

  苏子降气汤。降气平喘,温化寒痰。主治上实下虚,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

 苏子、半夏,厚朴、前胡,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肉桂、当归,温养肾气,生姜。和中降逆,散寒化痰,甘草,调中

   三子养亲汤:降气豁痰。主治喘咳息涌,痰多粘腻,胸闷.

  白芥子,温肺补气,快膈消痰,苏子,降气行痰,止咳平喘,莱菔子,行气祛痰,消食导滞。

  三子养亲汤。补气健睥,化痰和中。主治脾胃虚弱,兼挟痰湿,食少,短气,痞满,便溏,咳嗽痰多、色白。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半夏、陈皮,燥湿化痰。

  苏子降气汤降气化痰平喘,偏温,以上盛兼有下虚,'寒痰喘咳为宜,三子养亲汤理气豁痰平喘,偏降,以痰浊涌盛,肺实喘满为宜,六君子汤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偏补,以脾虚兼有痰湿者为宜,可作为症情稳定时的调治方。

  加减 、

  痰多喘急,胸满不能卧,加葶苈子泻肺化痰。张璐曾谓。肺胀喘满,当以葶苈为向导。(《张氏医通。肺痿.肺胀》

  肺脾气虚,自汗、短气、乏力,痰量不多,可用六君子汤加黄芪、五味子等益气固表。  

1.苏子降气汤;

苏子3克 橘皮3克 半夏3克 当归3克 前胡3克 厚朴3克 沉香1.5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2片 肉桂1.5克(冲服) 

1.若痰涎壅盛,喘咳气逆难卧者,酌加沉香以增强降气平喘之力;

2.兼有表证者,加麻黄、杏仁等以宣肺平喘,疏散外邪;

3.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益气补虚;

4.若肾虚较甚者,可加附子、补骨脂等以助温肾纳气之功;

5.若无明显腰酸腿软,气短浮肿等下虚之象者,桂心亦可去之。

加减2:

1. 脾肺气虚,易汗乏力者,加黄芪、白术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2. 痰多胸满不能平卧,加葶苈子泻肺祛痰。

3.痰多喘急,胸满 不能卧,加葶苈子泻肺化痰。

2.三子养亲汤;

炒白芥子9克 炒苏子9克 炒莱菔子9克

1.以食滞脘满为主,则重用莱菔子,酌加枳实、白术、神曲等以助化食行滞;

2.如以气滞气逆为主,则重用苏子,酌加厚朴、杏仁、沉香等以助行气降逆;

3.如以寒痰凝滞为主,则重用白芥子,酌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助温化寒痰。

4.痰多喘急,胸满 不能卧,加葶苈子泻肺化痰

3.六君子汤;

人参3克(焗服) 白术4.5克 茯苓3克 炙甘草3克 陈皮3克 半夏4.5克 生姜3片 红枣2枚 

1.气虚较甚者,重用人参、白术;

2.痰多壅盛者,重用半夏、陈皮;

3.畏怕冷者,加炮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4.痰多清稀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饮。

1.中成药

(1)痰浊阻肺

①止喘灵注射液(苏中牌,江苏苏中制药厂):每次2ml,每日2~3次。用于咳喘、胸闷、痰多等。

②消咳喘(向阳牌,哈尔滨中药二厂):每次7~lOml,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2)痰热壅肺橘红丸(嘉应牌,广东梅州制药厂):每次129,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热壅盛之咳嗽痰多,喘促气急,胸闷口干。

(3)痰蒙神窍

①安宫牛黄丸(旭日牌、同仁堂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长城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1次1丸,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热上扰,窍闭神昏之证。

②清开灵注射液(地坛牌,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药厂):20~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③醒脑静注射液(锡药牌,江西无锡中药厂):1次2~4ml,1日1~2次,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每次10~20ml或遵医嘱。

(4)肺虚

①蛤蚧定喘丸(桂中药牌,广西桂林中药厂):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阴虚咳喘。

②生脉饮(京花牌,北京中药厂):每次lOml,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不足者。

2.痰浊阻肺

证候咳嗽胸满闷胀,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不能平卧,稍劳即甚,怕风易汗,脘腹痞满,食纳减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浊腻,脉小滑。

证候分析脾虚肺虚,痰浊内生,上逆于肺,壅塞气道,气因痰阻,失于敛降,故短气胸满闷胀,喘咳上逆,不能平卧,痰多色白粘腻,或痰从寒化而呈泡沫状,稍劳即甚;肺气虚弱,卫表不固,故怕风易汗;脾虚气弱,故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淡,苔浊腻,脉小滑,为肺脾气虚,痰浊内盛之候。

治法健脾益肺,降气化痰。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苏子降气汤加减。药用苏子、陈皮、半夏、白芥子、当归、前胡、厚朴、茯苓、白术、党参、生姜、甘草。

方中苏子为君,降气消痰,止咳平喘;臣以陈皮、半夏、白芥子燥湿化痰,降逆散结;佐以前胡、厚朴降气平喘,又佐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当归以养血行血,生姜以散寒宣肺;使以甘草调药和中。全方标本兼顾,降气消痰以治标,健脾补肺又固本。

(2)加减脾肺气虚,易汗乏力者,加黄芪、白术健脾益气,补肺固表;痰多胸满不能平卧,加葶苈子泻肺祛痰。

(3)临证参考本证常用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化裁治疗。苏子降气汤偏温,以上盛兼有下虚,寒痰喘咳为宜;三子养亲汤偏降,以痰浊壅盛,肺实喘满,痰多粘腻为宜;六君子汤健脾燥湿化痰偏补,以脾虚兼有痰湿者为宜,可作病情稳定时之调治方。

变证。外寒内饮证

症状及分析。 

喘咳胸闷,痰多粘白泡沫一一痰从寒化为饮,饮邪迫肺,肺气上逆。

干呕一一饮邪犯胃。

恶寒、发热、不渴、无汗、脉浮紧一一风寒束表。 ,

治法。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1)方解 本方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痰从寒化为饮,外感风寒诱发之证。。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散寒化饮,温肺止咳,白芍配桂枝以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

外感已解,而咳喘未除,去桂枝以减缓发散之力,麻黄用蜜炙以偏重宣肺平喘。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兼清郁热。

4.小青龙汤;

麻黄9克(包) 桂枝9克 炙甘草9克 白芍9克 细辛9克 干姜9克 五味子12克 半夏12克  

1.如果口渴则去半夏,加入栝蒌根9克

2.如果轻微下痢则去麻黄,加入茯苓9克。

3.若噎者,去麻黄,加入炮附子5克。

3.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12克。

4.若喘去麻黄加入杏仁12克(去皮尖)

5.若外证较轻者,可去桂枝,麻黄则改用炙麻黄。

6.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

7.兼有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

8.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

加减 :

1.痰多者,加渐贝母、杏仁以化痰;

2.咯痰不利者,加桔梗宣肺利气;

3.若有郁热,兼见烦燥口渴者,可加生石膏清泄郁热;

4.咽痛甚者,可加杏仁宣肺止咳;

5.便秘者,加瓜蒌仁润肠通便。

如果外感已解,而咳喘未除,去桂枝以减缓发散之力,麻黄用蜜炙以偏重宣肺平喘。

1.寒饮束肺

证候喘咳气短,咯痰量多稀白,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苔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风寒之邪引动内伏寒饮,或寒饮招引风寒致病急作,风寒饮邪壅肺,肺失宣肃之职,故喘咳气短,咯痰量多稀白,胸膨胀满;风寒束表,卫表不和,故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苔白,脉浮紧,为风寒束表之象。

治法宣肺散寒,温肺化饮。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小青龙汤加减。药用麻黄、桂枝、生白芍、干姜、细辛、清半夏、五味子、炙甘草。

方中麻黄、桂枝宣肺平喘散寒;桂枝既助麻黄发汗解表,又有温阳化饮之意;生白芍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内以温化水饮,外可辛散风寒;五味子敛肺止咳;半夏燥湿化痰,蠲饮降浊;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辛开苦降、散收相配,以复肺之功能,又寓“病痰饮者,温药和之”以除痰饮。

(2)加减痰多者,加浙贝母、杏仁以化痰;咯痰不利者,加桔梗宣肺利气;若有郁热,兼见烦躁口渴者,可加生石膏清泄郁热;咽痛甚者,可加杏仁宣肺止咳;便秘者,加瓜蒌仁润肠通便。

(3)临证参考本证严重者,水气上逆,可见面浮目脱,可选紫苏散;若咳逆上气,身体浮肿,短气胀满,昼夜不得平卧,喉中如水鸡声,用白前汤;若咳逆上气,支满息欲绝,气结于胸中,选。

5.紫苏散;

苏子 半夏 五味子 麻黄 细辛 紫菀 赤茯苓 黄芩 甘草 陈皮 桂心 葶苈子 桑白皮 生姜

6.白前汤;

白前 紫菀 半夏 大戟 

7.一合汤

芫花 桂心 干姜 生姜 细辛 菖蒲

1.中成药

(1)痰浊阻肺

①止喘灵注射液(苏中牌,江苏苏中制药厂):每次2ml,每日2~3次。用于咳喘、胸闷、痰多等。

②消咳喘(向阳牌,哈尔滨中药二厂):每次7~lOml,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2)痰热壅肺橘红丸(嘉应牌,广东梅州制药厂):每次129,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热壅盛之咳嗽痰多,喘促气急,胸闷口干。

(3)痰蒙神窍

①安宫牛黄丸(旭日牌、同仁堂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长城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1次1丸,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热上扰,窍闭神昏之证。

②清开灵注射液(地坛牌,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药厂):20~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③醒脑静注射液(锡药牌,江西无锡中药厂):1次2~4ml,1日1~2次,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每次10~20ml或遵医嘱。

(4)肺虚

①蛤蚧定喘丸(桂中药牌,广西桂林中药厂):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阴虚咳喘。

②生脉饮(京花牌,北京中药厂):每次lOml,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不足者。

五、其他治法

  简验方。

  ①葶苈子粉3--6克,装胶囊,一日三次,食后分服。用于咳喘痰涌之症。

  ②万年青根12--15克,红枣5枚煎服,用于喘悸水肿。

四、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痰浊阻肺

2.单验方

(1)葶苈子粉3~6g,装胶囊,1日3次,食后分服。用于咳嗽痰涌之症。

(2)万年青根12一--15g,红枣5枚,煎服。用于喘悸水肿。

(3)杏仁、胡桃肉各60g,共研为细末,加生蜂蜜少许调服,每日3次,每次用药末3g。适用于肺肾气虚而肺胀者。

(4)生梨1个,柿饼2个,同煎。适用于肺肾阴虚而肺胀者。

(5)百合、枸杞子各250g,研细末蜜丸,每日3次,每次lOg。适用于肺肾阴虚而肺胀者。

(6)紫河车1具,焙干研末,每服3g,每日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肺胀。

3.针灸疗法 .

  (1)体针选定喘、大椎、膻中等穴。寒饮束肺者,配风门、列缺;痰浊壅盛者,配丰隆;痰热者,选尺泽、合谷;心悸胸闷者,选内关、间使、郗上;水肿尿少者,选水分、三阴交,复溜;痰浊内闭者,选人中、涌泉、太冲等穴。

(2)耳针选肺、大肠、枕区等穴。水肿者,加心、脾、肾、内分泌;痰蒙神窍者,选加脑干、皮质下、心等穴。

(3)灸法肺脾肾心虚证,可灸足三里穴15分钟,每日1次。亦可自我按摩肾俞、涌泉穴各15分钟,每日2次。

痰浊壅肺证1(苏子降气汤):上实下虚,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

痰浊壅肺证2(三子养亲汤):喘咳息涌,痰多粘腻闷。

痰浊壅肺证3(六君子汤):肺胃虚弱,兼痰湿,食少,短气,痞满,便溏,咳嗽痰多、色白。

2.风寒束肺(外寒内饮证):喘咳胸闷,痰多粘白泡沫;干呕;恶寒、发热、不渴、无汗、脉浮紧。小青龙汤加减。【本证引用资料】【中药名厂与中成药】

   若本症严重者,水气上逆,可见面浮目脱,可选紫苏散;

   若咳逆上气,身体浮肿,短气胀满,昼夜不得平卧,喉中如水鸡声,用白前汤;

   若咳逆上气,支满息欲绝,气结于胸中,选用一合汤。

 外寒内饮郁而化热证:烦燥而喘,脉浮,用小青龙加石膏汤以兼清郁热。小青龙加石膏汤

变证。外寒内饮证

  症状及分析。 

  喘咳胸闷,痰多粘白泡沫一一痰从寒化为饮,饮邪迫肺,肺气上逆。

  干呕一一饮邪犯胃。

  恶寒、发热、不渴、无汗、脉浮紧一一风寒束表。 ,

  治法。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汤加减。

  (1)方解 本方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痰从寒化为饮,外感风寒诱发之证。。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散寒化饮,温肺止咳,白芍配桂枝以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

  外感已解,而咳喘未除,去桂枝以减缓发散之力,麻黄用蜜炙以偏重宣肺平喘。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兼清郁热。

1.寒饮束肺

证候喘咳气短,咯痰量多稀白,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苔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风寒之邪引动内伏寒饮,或寒饮招引风寒致病急作,风寒饮邪壅肺,肺失宣肃之职,故喘咳气短,咯痰量多稀白,胸膨胀满;风寒束表,卫表不和,故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苔白,脉浮紧,为风寒束表之象。

治法宣肺散寒,温肺化饮。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小青龙汤加减。药用麻黄、桂枝、生白芍、干姜、细辛、清半夏、五味子、炙甘草。

方中麻黄、桂枝宣肺平喘散寒;桂枝既助麻黄发汗解表,又有温阳化饮之意;生白芍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内以温化水饮,外可辛散风寒;五味子敛肺止咳;半夏燥湿化痰,蠲饮降浊;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辛开苦降、散收相配,以复肺之功能,又寓“病痰饮者,温药和之”以除痰饮。

(2)加减痰多者,加浙贝母、杏仁以化痰;咯痰不利者,加桔梗宣肺利气;若有郁热,兼见烦躁口渴者,可加生石膏清泄郁热;咽痛甚者,可加杏仁宣肺止咳;便秘者,加瓜蒌仁润肠通便。

(3)临证参考本证严重者,水气上逆,可见面浮目脱,可选紫苏散;若咳逆上气,身体浮肿,短气胀满,昼夜不得平卧,喉中如水鸡声,用白前汤;若咳逆上气,支满息欲绝,气结于胸中,选一合汤。

3.痰热郁肺证:咳嗽喘急,胸满气粗;痰黄或白,粘稠难咯;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烦燥口渴、舌质红、溲黄、便干;苔黄或黄腻,脉滑或滑数。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

 痰热壅肺证:喘促气短,胸满咳嗽,痰黄或白,粘稠难咯,发热有汗,口干面赤,苔黄,脉浮滑数。清气化痰丸加减

痰热郁肺证 .

  症状及分析.

  咳嗽喘急,胸满气粗一一肺失清肃,肺气上逆。

  痰黄或白,粘稠难咯一一痰浊化热,痰热壅肺。

  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一一外感风热。

  烦躁口渴、舌质红、溲黄、便干一一热郁津伤。

 .苔黄或黄腻,脉滑或滑数一一痰热之象。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

  (1)方解

8.越婢加半夏汤:

麻黄18克(包)  石膏24克  生姜9克  红枣15枚  半夏12克 

1.痰热内盛,胶粘不易咯吐者,加鱼腥草、瓜蒌皮、海蛤粉、风化硝以清热滑痰利肺。

2.痰鸣喘息,不得平卧,加射干、葶苈子泻肺平喘。

3.痰热壅结,便秘腹满者,加大黄泄热通便,以降肺气。但不可过剂,以免伤正。

4.痰热伤津,口舌干燥,加花粉、知母、芦根以生津润燥。

5.阴伤而痰量已少者,酌减苦寒药物,加沙参、麦冬等滋养阴液。

宣肺化饮,泄热平喘。用于饮热郁肺,外有表邪,喘咳上气,目如脱状,痰多粘白,身热脉浮大者

  麻黄,解表,宣肺平喘,半夏、石膏,化饮清热,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

9.桑白皮汤:

桑白皮5克 黄芩5克 黄连5克 栀子5克 杏仁5克 川贝5克 半夏5克 炒苏子5克 

1.痰热内盛,胶粘不易咯吐者,加鱼腥草、瓜蒌皮、海蛤粉、风化硝以清热滑痰利肺。

2.痰鸣喘息,不得平卧,加射干、葶苈子泻肺平喘。

3.痰热壅结,便秘腹满者,加大黄泄热通便,以降肺气。但不可过剂,以免伤正。

4.痰热伤津,口舌干燥,加花粉、知母、芦根以生津润燥。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热壅肺,喘咳痰黄质稠者。

  桑皮、黄芩、黄连,山栀,清泄肺热,象贝母、半夏、苏子、杏仁,化痰止咳平喘。

两方皆能清泄肺热,但前方清宣肺气,解表化饮,适于饮热郁肺,外有表邪,后方清泄肺热,化痰降逆,适于痰热蕴肺

  加减 .

  痰热内盛,胶粘不易咯吐者,加鱼腥草、瓜蒌皮、海蛤粉、风化硝以清热滑痰利肺。

  痰鸣喘息,不得平卧,加射干、葶苈子泻肺平喘。

  痰热壅结,便秘腹满者,加大黄泄热通便,以降肺气。但不可过剂,以免伤正。

  痰热伤津,口舌干燥,加花粉、知母、芦根以生津润燥。

  阴伤而痰量巳少者,酌减苦寒药物,加入沙参、麦冬等滋养阴液。

3.痰热壅肺

证候喘促气短,胸满咳嗽,痰黄或白,粘稠难咯,发热有汗,口干面赤,苔黄,脉浮滑数。

证候分析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内有痰湿,痰热相搏,壅遏肺气,故喘促气短,胸满咳嗽;痰热内蕴,则痰黄粘稠难咯;肺热耗精则El干;热壅上蒸则面赤;风热犯肺卫表失疏,故发热有汗;苔黄,脉浮滑数为风热外袭,引动痰热之象

治法宣肺疏风,清化热痰。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清气化痰丸加减。

10.清气化痰丸

陈皮3克 杏仁3克 枳实3克 酒黄芩3克 胆南星4.5克 瓜蒌仁3克 茯苓3克 生姜3克 制半夏4.5克  

1.若肺热较盛,见有身热口渴者,可加石膏、知母清热泻火;

2.痰多气急者,可加鱼腥草、桑白皮等以清泻肺热;

3.若热结便秘,可加大黄、芒硝等以泻热通便。

加减2:

1. 咳嗽者,加枇杷叶肃肺止咳;痰多者,加葶苈子利肺化痰;

2. 痰臭者,加鱼腥草、金荞麦清热解毒;

3. 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4. 口渴者,加金银花、芦根清热生津;

5. 便秘者,加大黄通腑泻下。

药用胆南星、陈皮、黄芩、全瓜蒌、枳实、杏仁、法半夏、茯苓。

方中胆南星为君,取其味苦性凉,清热化痰;臣以黄芩、瓜蒌清热化痰助君药清化之力,治痰当须理气,故又以枳实、陈皮下气消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杏仁宣肺下气,半夏燥湿化痰,既消已生之痰,又杜生痰之源。全方合用,使热清火降,气顺痰消则诸证自解。

(2)加减咳嗽者,加枇杷叶肃肺止咳;痰多者,加葶苈子利肺化痰;痰臭者,加鱼腥草、金荞麦清热解毒;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口渴者,加金银花、芦根清热生津;便秘者,加大黄通腑泻下。

(3)临证参考本证亦可选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前方宣肺泄热,用于饮热郁肺,外有表邪,喘咳上气,目如脱状,身热,脉浮数;后方清肺化痰,用于痰热壅肺,喘急胸满,咳吐痰黄,或粘白稠厚者。

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

麻黄18克(包)  石膏24克  生姜9克  红枣15枚  半夏12克 

1.痰热内盛,胶粘不易咯吐者,加鱼腥草、瓜蒌皮、海蛤粉、风化硝以清热滑痰利肺。

2.痰鸣喘息,不得平卧,加射干、葶苈子泻肺平喘。

3.痰热壅结,便秘腹满者,加大黄泄热通便,以降肺气。但不可过剂,以免伤正。

4.痰热伤津,口舌干燥,加花粉、知母、芦根以生津润燥。

5.阴伤而痰量已少者,酌减苦寒药物,加沙参、麦冬等滋养阴液。

4.痰蒙神窍证:

神志恍惚、烦燥、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或昏迷;肢体瞤动、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滑数;舌暗红或淡紫。涤痰汤,另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或菖蒲郁金汤加减。

9.涤痰汤;

姜南星7.5克 半夏7.5克 枳实6克 茯苓6克 橘红4.5克 石菖蒲3克 人参3克(包) 竹茹2克 甘草2克 

1.若见高热烦燥,神昏谵语,舌质红降者,为痰郁化热,内陷心包,可加黄连、天竺黄,以清热化痰;

2.若舌质紫暗,为内有瘀血,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丹皮等,以活血化瘀通络。 3.如痰涎壅塞气道,痰鸣喘促不安,加用猴枣散(每次0.3-0.6克,日三次)、鲜竹沥水(每次30-60毫升,一日数次)等,以豁痰利肺。

4.若痰热内盛,身热烦躁,神昏谵语,苔黄舌红者,加黄连、天竺黄、竹沥,中成药改用安宫牛黄丸(每次一粒,日2-3次),以增强清心开窍之力。

5.若肝风内动,四肢抽搐,加钩藤、全蝎,另服羚羊角(0.3-0.6克,日2-3次)以平肝息风。

6.热伤血络,皮肤粘膜出血,咯血,便血,色鲜红者,配合清热凉血止血药物,如水牛角、生地、丹皮、紫珠草等。

 热痰内闭重证可服至宝丹;寒痰内闭,气虚欲脱者改独参汤送服苏合香丸;寒痰内闭者,用三生饮或羚羊钩藤汤加减.

10.菖蒲郁金汤;

石菖蒲 郁金 竹茹 竹沥 玉枢丹 山栀子 牡丹皮 连翘 灯芯草 木通 

加减2:

1.痰热较重者,可加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为;

2.大便秘结不通者,加大黄通腑泻下。

痰蒙神窍证

  症状及分析:

  神志恍惚、烦躁、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或昏迷一一痰迷心窍,蒙蔽神机

  肢体困动、抽搐一一肝风内动。

  咳逆喘促,咯痰不爽一一肺虚痰蕴。

  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滑数一一痰浊内蕴之象。

  舌暗红或淡紫一一心血瘀阻之征。

  治法:芳香开窍,涤痰熄风。

  方药,涤痰汤加减,另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1)方解

  涤痰汤:涤痰开窍,熄风止痉。用于痰蒙心窍,风痰内盛,神识昏蒙,嗜睡痰多,肢体困动者。

  橘红、半夏、茯苓,甘草,燥湿化痰;胆星、枳实、菖蒲、竹茹,涤痰开窍熄风,人参、生姜、大枣,益气和中。

  苏合香丸:温通开窍,行气化浊。用于痰浊内闭证,每次一粒,每日二次。

  至宝丹。开窍安神,清热解毒。用于痰热内闭证。每次一粒,每曰二次。

  涤痰汤为痰蒙神窍的基本方剂,若痰浊内闭证加用苏合香丸温开,若痰热内闭证加用至宝丹凉开。

  (2)加减

  如痰涎壅塞气道,痰鸣喘促不安,加用猴枣散(每次0.3--0.6克,日2-3次)、鲜竹沥水(每次30,v60毫升,一日数次)等,以豁痰利肺。

  若痰热内盛,身热烦躁,神昏谵语,苔黄舌红者,加黄连、天竺黄、竹沥,成药改用安宫牛黄丸(每次一粒,FI 2--'3次),以增强清心开窍之力。

  肝风内动,四肢抽搐,加钩藤、全蝎,另服羚羊粉(0.3—0。6克,曰2—3次,有溲赤便秘者用紫雪丹,每次1.0一1.5克,日2—3次)以平肝熄风。

  血斑明显,唇甲紫绀,加丹参、桃仁、红花等活血通脉。

  热伤血络,皮肤粘膜出血,咯血、便血,色鲜红者,配合清热凉血止血药物,如水牛角、生地,丹皮、紫珠草等。

4.痰蒙神窍

证候神志恍惚,烦躁,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或昏迷,肢体晌动,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滑数。 .

证候分析痰涎壅盛,浊邪逆窜,闭心蒙脑,则神志恍惚,烦躁,撮空理线,表情淡漠;肝风内动,则肢体瞤动,抽搐;肺虚痰蕴,则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滑数,均为痰浊内蕴之象。

治法涤痰开闭,化痰醒脑。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菖蒲郁金汤加减。药用石菖蒲、郁金、竹茹、竹沥、玉枢丹、山栀、牡丹皮、连翘、灯芯草、木通。

方中石菖蒲辛温芳香,祛痰秽以开窍宁神,郁金辛苦寒,凉血清心,行气开郁,共为君药,以开窍除痰醒脑;臣以竹茹、竹沥、玉枢丹助君药辟秽除痰,开窍醒脑;佐以栀子、牡丹皮、连翘泻热除烦,灯芯草、木通利尿泄浊。全方辛开苦降,开以治上,降以渗下,除痰秽而醒脑宁神。

(2)加减痰热较重者,可加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大便秘结不通者,加大黄通腑泻下。

(3)临证参考热痰内闭重证可服至宝丹;寒痰内闭,气虚欲脱者改独参汤送服苏合香丸;寒痰内闭者,用三生饮或羚羊钩藤汤加减。

.中成药

(1)痰浊阻肺

①止喘灵注射液(苏中牌,江苏苏中制药厂):每次2ml,每日2~3次。用于咳喘、胸闷、痰多等。

②消咳喘(向阳牌,哈尔滨中药二厂):每次7~lOml,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2)痰热壅肺橘红丸(嘉应牌,广东梅州制药厂):每次129,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热壅盛之咳嗽痰多,喘促气急,胸闷口干。

(3)痰蒙神窍

①安宫牛黄丸(旭日牌、同仁堂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长城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1次1丸,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热上扰,窍闭神昏之证。

②清开灵注射液(地坛牌,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药厂):20~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③醒脑静注射液(锡药牌,江西无锡中药厂):1次2~4ml,1日1~2次,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每次10~20ml或遵医嘱。

(4)肺虚

①蛤蚧定喘丸(桂中药牌,广西桂林中药厂):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阴虚咳喘。

②生脉饮(京花牌,北京中药厂):每次lOml,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不足者。

5.肺肾气虚证: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胸闷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心悸、汗出、形寒;舌淡或黯紫,脉沉细数或有结代。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若呼吸浅短,动则尤甚,声怯乏力,咳嗽痰少,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面浮肢肿,手足心热,心悸心慌,舌质黯红或舌红,少苔,脉沉细弱或细数。人参蛤蚧散合八珍汤加减。

  临证参考:肺肾阴虚者,百合固金汤加减;肺肾气虚者,补肺汤合生脉散加减;肺肾气阴两虚甚者,生脉散合麦味地黄汤加减;肺脾气虚者,补中益气汤加减。

 正虚喘脱证:气短息促,喉中痰声如鼾;心慌、汗出、四肢有关厥冷;面色晦滞,唇甲青紫,舌淡紫暗;神志淡漠或模糊不清;脉微欲绝或微弱细数,三五不调。参附龙牡汤加减。

肺肾气虚证

  症状及分析:

  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一一肺肾两虚,不能主气、纳气。  

  胸闷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一一寒饮伏肺,肾虚水泛。

  心悸、汗出、形寒一一心肺气虚,阳不外达。

  舌淡或黯紫,脉沉细虚数或有结代一一肺失治节;气不帅血。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药: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1)方解

  平喘固本汤。补肺纳肾,降气化痰。适用于肺肾气虚,喘咳有痰者。

党参、五味子冬虫夏草、胡桃肉、坎脐,补益肺肾,沉香、灵磁石、苏子,款冬,法半夏、橘红,降气化痰,平喘止咳

  补肺汤:补肺益气,化痰止咳。适用于肺气虚弱,喘咳短气不足以息者。

  人参、黄芪,补益肺气,熟地、五味子,益肾敛肺,紫苑、桑白皮,化痰止咳。

两方皆可补益肺肾,化痰平喘。但平喘固本汤益肾纳气作用较强,适用于下虚为主者补肺汤补肺益气,肺气虚弱者尤宜

  o)加减

  肺虚有寒,怕冷,舌质淡。当温肺散寒,加肉桂、干姜、钟乳石等。

  兼有阴伤,低热、舌红、苔少;加麦冬、玉竹、生地等以滋养阴液。

  痰浊明显,咳痰量多,色自如沫,苔腻;加厚朴、杏仁、白芥子宣化痰湿。

  气虚瘀阻,颈脉动甚,面唇紫绀明显,加当归、川芎、红花、丹参等以活血通脉.

  病情稳定阶段,可常服皱肺丸。本方有活血化瘀,补肾纳气的作用。

变证:正虚喘脱证 .

  症状及分析。

  气短息促,喉中痰声如鼾一一肺气欲竭。

  心慌、汗出、四肢厥冷--心肾虚极,元阳欲绝。

  面色晦滞,唇甲青紫,舌淡紫暗一一气阳虚衰,血脉凝滞。 ,

  神志淡漠或模糊不清一一心虚神昧。

  脉微欲绝或微弱细数,叁伍不调一一阳气式微,心脉不充。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11.平喘固本汤

党参5克 五味子5克 冬虫夏草5克(研粉,焗服) 胡桃肉5克 坎脐5克 沉香5克 灵磁石5克 苏子5克 款冬花5克 法半夏5克 橘红5克 

1.肺虚有这-进,怕冷,舌质淡:当温肺寒,加肉桂、干姜、钟乳石等。

2.兼有阴伤,低热、舌红,苔少:加麦冬、玉竹、生地等以滋养阴液。

3.痰浊明显,咳痰量多,色白如沫,苔腻:加厚朴、杏仁、白芥子宣化痰温。

4.气虚瘀阻,颈脉动甚,面唇紫绀明显:加当归、川芎、红花、丹参等以活血通脉。

  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减。

  (1)方解 本方回阳救逆,益气固脱。适用于心肾虚极,元阳欲绝证。人参、附子,益气回阳救逆,龙骨、牡蛎,固脱

  (2)加减

  如阴阳两虚,舌红苔少,见有裂纹,或脉细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山萸肉滋阴收敛。

  阳气虚极,气不摄血,咯吐泡沫血痰,或吐血、便血:酌加三七、仙鹤草、花蕊石、茜草根等化瘀止血。

  喘促,气不得续;加服蛤蚧粉2克,以补气纳肾。

  如面青躁烦,汗出肢冷;加服黑锡丹3克,以镇纳浮阳。

12.补肺汤

人参5克 黄芪9克 麦冬9克 五味子9克 桑白皮6克 紫菀6克

1.肺虚有这-进,怕冷,舌质淡:当温肺寒,加肉桂、干姜、钟乳石等。

2.兼有阴伤,低热、舌红,苔少:加麦冬、玉竹、生地等以滋养阴液。

3.痰浊明显,咳痰量多,色白如沫,苔腻:加厚朴、杏仁、白芥子宣化痰温。

4.气虚瘀阻,颈脉动甚,面唇紫绀明显:加当归、川芎、红花、丹参等以活血通脉。

13.参附龙牡汤;

人参6克 附子10克 

1.当用于休克、心衰而见手足厥冷、脉微欲绝、大汗不止的阳气欲脱之证时,可加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白芍、炙甘草等敛汗潜阳之品,以增强固脱之效。

2.若伴有烦燥内热,口干颧红,汗出粘手,为气阴俱竭,可去附子,加麦冬、西洋参、五味子益气养阴。

3.如阴阳两虚,舌红苔少,见有裂纹,或脉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山萸肉滋阴收敛。

4.阳气虚极,气不摄血,咯吐泡沫血痰,或吐血、便血:酌加三七、仙鹤草、花蕊石、茜草根等化痰止血。

5.喘促,气不得续:加服蛤蚧粉2克,以补气纳肾。

5.肺肾气阴两虚

证候呼吸浅短,动则尤甚,声怯乏力,咳嗽痰少,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面浮肢肿,手足心热,心悸心慌,舌质黯红或舌红,少苔,脉沉细弱或细数。

证候分析此为缓解期证型。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伤及肾,气阴两伤,肾气衰惫,摄纳无权,则呼吸浅促,动则尤甚;肾主水,肾虚气不化水,水邪泛溢可见面浮肢肿,上凌心肺则心悸一L-慌,张El抬肩,倚息不能平卧;气伤及阴,耗伤阴液则手足心热;舌脉均为气阴两虚之表现。

治法益气养阴,补肺纳肾。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人参蛤蚧散合八珍汤加减。药用人参、蛤蚧炙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黄、川芎、当归、桃仁、贝母

方中人参、炙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蛤蚧补肺纳肾;熟地、当归、川芎、桃仁养血补心活血;贝母化痰。全方重补后天之本,以益气血生化之源。

(2)加减 肾不纳气者,加五味子、补骨脂以补肾纳气;阴虚者,加百合、生地、天冬、麦冬、玄参滋阴;心悸者,加龙眼肉、远志,重用炙甘草益气养心;血瘀者,加丹参、五灵脂活血祛瘀。

(3)临证参考肺肾阴虚甚者,百合固金汤加减;肺肾气虚甚者,补肺汤合生脉散加减;肺肾气阴两虚甚者,生脉散合麦味地黄汤加减;肺脾气虚者,补中益气汤加减。

14.人参蛤蚧散合八珍汤

人参6克(焗服) 蛤蚧6克 炙黄芪9克 白术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酒当归9克 熟地9克 川芎4.5克 桃仁5克 贝母5克 生姜5片 红枣3枚

加减:

1. 肾不纳气者,加五味子、补骨脂以补肾纳气;

2. 阴虚者,加百合、生地、天冬、麦冬、玄参滋阴;

3. 心悸者,加龙眼肉、远志,重用炙甘草益气养心;

4. 血瘀者,加丹参、五灵脂活血祛瘀。

15.百合固金汤

熟地9克 生地9克 归身9克 白芍3克 甘草3克 桔梗6克 玄参6克 川贝4.5克 麦冬4.5克 百合4.5克

16.补肺汤合生脉散

人参5克 黄芪9克 麦冬9克 五味子9克 桑白皮6克 紫菀6克

1.肺虚有这-进,怕冷,舌质淡:当温肺寒,加肉桂、干姜、钟乳石等。

2.兼有阴伤,低热、舌红,苔少:加麦冬、玉竹、生地等以滋养阴液。

3.痰浊明显,咳痰量多,色白如沫,苔腻:加厚朴、杏仁、白芥子宣化痰温。

4.气虚瘀阻,颈脉动甚,面唇紫绀明显:加当归、川芎、红花、丹参等以活血通脉。

17.生脉散合

麦冬9克 生晒人参9克(焗服) 五味子6克

18.麦味地黄汤加减

山萸肉12克 山药6克 熟地12克 丹皮3克 泽泻3克 茯苓6克 五味子7.5克 麦冬7.5克(去心)

19.补中益气汤加减

人参3克(焗服) 白术3克 炙北芪4.5克 炙甘草3克 陈皮1.5克 归身1.5克 生姜2片 红枣2枚 北柴胡1克 升麻1克 

19.参附龙牡汤

人参6克 附子10克  

1.当用于休克、心衰而见手足厥冷、脉微欲绝、大汗不止的阳气欲脱之证时,可加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白芍、炙甘草等敛汗潜阳之品,以增强固脱之效。

2.若伴有烦燥内热,口干颧红,汗出粘手,为气阴俱竭,可去附子,加麦冬、西洋参、五味子益气养阴。

3.如阴阳两虚,舌红苔少,见有裂纹,或脉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山萸肉滋阴收敛。

4.阳气虚极,气不摄血,咯吐泡沫血痰,或吐血、便血:酌加三七、仙鹤草、花蕊石、茜草根等化痰止血。

5.喘促,气不得续:加服蛤蚧粉2克,以补气纳肾。

其他治法

  简验方。

  ①葶苈子粉3--6克,装胶囊,一日三次,食后分服。用于咳喘痰涌之症。

  ②万年青根12--15克,红枣5枚煎服,用于喘悸水肿。

1.中成药

(1)痰浊阻肺

①止喘灵注射液(苏中牌,江苏苏中制药厂):每次2ml,每日2~3次。用于咳喘、胸闷、痰多等。

②消咳喘(向阳牌,哈尔滨中药二厂):每次7~lOml,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2)痰热壅肺橘红丸(嘉应牌,广东梅州制药厂):每次129,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热壅盛之咳嗽痰多,喘促气急,胸闷口干。

(3)痰蒙神窍

①安宫牛黄丸(旭日牌、同仁堂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长城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1次1丸,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热上扰,窍闭神昏之证。

②清开灵注射液(地坛牌,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药厂):20~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③醒脑静注射液(锡药牌,江西无锡中药厂):1次2~4ml,1日1~2次,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每次10~20ml或遵医嘱。

(4)肺虚

①蛤蚧定喘丸(桂中药牌,广西桂林中药厂):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阴虚咳喘。

②生脉饮(京花牌,北京中药厂):每次lOml,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不足者。

2.单验方

(1)葶苈子粉3~6g,装胶囊,1日3次,食后分服。用于咳嗽痰涌之症。

(2)万年青根12一--15g,红枣5枚,煎服。用于喘悸水肿。

(3)杏仁、胡桃肉各60g,共研为细末,加生蜂蜜少许调服,每日3次,每次用药末3g。适用于肺肾气虚而肺胀者。

(4)生梨1个,柿饼2个,同煎。适用于肺肾阴虚而肺胀者。

(5)百合、枸杞子各250g,研细末蜜丸,每日3次,每次lOg。适用于肺肾阴虚而肺胀者。

(6)紫河车1具,焙干研末,每服3g,每日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肺胀。

3.针灸疗法 .

  (1)体针选定喘、大椎、膻中等穴。寒饮束肺者,配风门、列缺;痰浊壅盛者,配丰隆;痰热者,选尺泽、合谷;心悸胸闷者,选内关、间使、郗上;水肿尿少者,选水分、三阴交,复溜;痰浊内闭者,选人中、涌泉、太冲等穴。

(2)耳针选肺、大肠、枕区等穴。水肿者,加心、脾、肾、内分泌;痰蒙神窍者,选加脑干、皮质下、心等穴。

(3)灸法肺脾肾心虚证,可灸足三里穴15分钟,每日1次。亦可自我按摩肾俞、涌泉穴各15分钟,每日2次。

6 .阳虚水泛证:面浮,肢体尽肿,腹满;心悸,喘咳,咯痰清稀;脘腹痞胀,纳谷减少;怕冷,尿少;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细。五苓散、防已黄芪汤加减。

20.五苓散

猪苓9克、泽泻15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桂枝6克  

1.肾虚者,可并服济生肾气丸。

2.阳虚甚,畏寒肢冷,可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可用真武汤温阳利水。

3.水肿势剧,可加沉香、黑白丑、万年青根行气逐水。

21.防已黄芪汤

防已12克 炙甘草6克 白术9克 黄芪15克

1.如果兼气喘加麻黄6克

2.如果兼胃中不和的,加入白芍3.6克

3.如果兼有气上冲的,加桂枝3.6克

4.如果兼下有陈寒的,加细辛3克

5.水湿偏盛,腰膝肿者,宜加茯苓、泽泻以利水退肿。

6.肾虚者,可并服济生肾气丸。

7.阳虚甚,畏寒肢冷,可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可用真武汤温阳利水。

8.水肿势剧,可加沉香、黑白丑、万年青根行气逐水。

 若浮肿心悸,气短倚息,尿少肢凉,唇绀舌紫苔腻,脉沉虚数或结代。金匮肾气丸(虚证)合真武汤(水肿)加减。

 若脾阳虚者,用实脾饮;心阳虚者,用苓桂术甘汤合五苓散、五皮饮。

阳虚水泛证

症状及分析。

  面浮,肢体尽肿,腹满一一阳气虚乏,气不化水;水邪泛溢.

  心悸,喘咳,咯痰清稀一一水饮凌心射肺。、

  脘腹痞胀,纳谷减少一一脾阳虚衰,不能健运。

  怕冷,尿少一一寒水内盛。

  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细一一阳虚血瘀水停。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五苓散、防己黄芪汤加减。

  (1)方解

  五苓散:通阳化气利水。用于身肿,腹胀,咳逆,心悸,小便不利等症。泽泻、茯苓、猪苓,渗湿利水,白木,健脾化湿,桂枝,通阳化气。

  防己黄芪汤:益气健脾行气。用于水肿身重,恶风有汗,小便不利等。

  黄芪、白术,益气固表,健脾化湿,防己,祛湿行水,甘草,培土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二方均为治疗水肿方剂,但五苓散用于阳虚气不化水,防己黄芪汤用于气虚水湿内停。

  (2)加减

  肾虚者,可并服济生肾气丸。阳虚甚,畏寒肢冷,可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或用真武汤温阳利水。

  水肿势剧,可加沉香、黑白丑、万年青根行气逐水。据载万年青根甘苦寒、有毒,有强心利尿、解毒、止血等作用。万年青根、茎、叶和种子都含有强心甙万年青甙甲、乙、丙、丁,治疗心力衰竭具有洋地黄毒甙样作用,以肺心病合并全心衰疗效较好,但毒性较大,口服时易发生呕吐,灌肠者未发现副作用。用量。 3—9克煎汤,鲜者用30克(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学大辞典》万年青根条)。

6.阳虚水泛

证候浮肿心悸,气短倚息,尿少肢凉,唇绀舌紫苔腻,脉沉虚数或结代。

证候分析劳倦七情伤及心脾肾,阳气衰微,水津代谢障碍,水饮上干外溢,致浮肿心悸,气短倚息,尿少肢冷;心阳不振,气血运行不畅,则唇绀舌紫,脉沉虚数或结代。

治法温阳利水,补肾纳气。

  方药运用

(1)常用金匮肾气丸(虚证)合真武汤(水肿)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肉桂、熟附子、茯苓、泽泻、牡丹皮、五加皮。 .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方中重用熟地黄为君,滋补肾水;臣以山茱萸、山药滋肝补脾,敛阴涩精,再配附子、肉桂温阳暖肾,以鼓舞肾气;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泽泻宣泻肾浊,牡丹皮清泻,五加皮温补肾阳而除寒湿。

(2)加减肿甚者,加生姜皮,茯苓改茯苓皮以利水消肿;血瘀者,加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益气。

(3)临证参考脾阳虚者,用实脾饮;心阳虚者,用苓桂术甘汤合五苓散、五皮饮。

21.济生肾气丸

熟地12克 山药3克 茯苓9克 山茱萸3克 丹皮3克 泽泻3克 肉桂3克(粉服焗) 车前子3克 牛膝3克 附子1.5克

22.金匮肾气丸

山萸肉12克 山药12克 熟地24克 丹皮9克 泽泻9克 茯苓9克 肉桂3克(焗服) 炮附子3克(先煎) 

(或用 山萸肉12克 山药12克 熟地24克 丹皮9克 泽泻9克 茯苓9克 肉桂3克(焗服) 炮附子3克(先煎)五加皮9克)

1.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强温补肾阳之力;

2.若用于阳痿,尚需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痿之力;

3.痰饮咳喘者,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温肺化饮。

加减:

1. 肿甚者,加生姜皮、茯苓皮以利水消肿;

2. 血瘀者,加丹参、川芎活血化瘀;

3. 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益气。

23.真武汤

茯苓9克 芍药9克 生姜9克 白术6克 炮附子9克 

1.咳嗽者,为水气上犯于肺,故加细辛、干姜以温肺化饮,加五味子以敛肺止咳;

2.小便利者,去茯苓,恐过利伤肾;

3.若脾阳虚甚而下利者,去白芍之酸寒,加干姜以温运脾阳;

4.若呕者,为水停于胃,病非在下焦,故去附子,加重生姜,以温胃散水而止呕。

24.实脾饮

姜厚朴3克 白术3克 木瓜3克 木香3克 草果仁3克 大腹子3克 炮附子3克 白茯苓3克 干姜3克 炙甘草1.5克 

1.若兼有气短乏力,怠惰,懒言者,加黄芪、党参等以补气;

2.尿少肿盛者,加泽泻、猪苓以加强小便之功;

3.脘腹胀甚,加陈皮、砂仁。

4.若小便中蛋白呈阳性,去甘草,加用鹿蹄草和芡实;

5.心悸怔忡者,加重附子的用量,并加生龙骨、磁石;

6.肝区胀痛,可加用青皮、三棱、莪术;

7.大便溏泻者,应将大腹子改用大腹皮;

8.大便秘结者,可加牵牛子以通利二便。

25.苓桂术甘汤合五苓散、

茯苓12克 桂枝9克 白术6克 炙甘草6克

1.如眩晕甚者,加泽泻,利水消饮邪;

2.咳嗽呕吐稀涎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

3.干呕,巅顶疼痛,肝胃阴寒水气上逆者,加吴茱萸,以温中暖肝,开郁止痛;

4.身瞤动而水气上泛,加附子,以温散水气;

5.脾气虚弱者,加党参、黄芪以益气健脾。

26.五皮饮

陈皮5克 茯苓皮5克 姜皮5克 桑白皮5克 大腹皮5克 

1.若腰以上肿甚,兼有风邪者,加防风、羌活、苏叶,以散风祛湿;

2.腰以下肿甚,小便短少,常与五苓散合用,以增强利水之功;

3.偏寒者,加附子、干姜,以温阳利水;

4.偏热者,加滑石、木通、以利水清热;

5.妊娠水肿,加白术,以健脾利湿而安胎

6.腹中胀满,加莱菔子、厚朴、麦芽以消滞行气;

7.正气不足,脾虚体弱,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五苓散

猪苓9克、泽泻15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桂枝6克

 简验方。

  ①葶苈子粉3--6克,装胶囊,一日三次,食后分服。用于咳喘痰涌之症。

  ②万年青根12--15克,红枣5枚煎服,用于喘悸水肿。

四、肺胀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痰浊阻肺

①止喘灵注射液(苏中牌,江苏苏中制药厂):每次2ml,每日2~3次。用于咳喘、胸闷、痰多等。

②消咳喘(向阳牌,哈尔滨中药二厂):每次7~lOml,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2)痰热壅肺橘红丸(嘉应牌,广东梅州制药厂):每次129,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热壅盛之咳嗽痰多,喘促气急,胸闷口干。

(3)痰蒙神窍

①安宫牛黄丸(旭日牌、同仁堂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长城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1次1丸,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痰热上扰,窍闭神昏之证。

②清开灵注射液(地坛牌,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药厂):20~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③醒脑静注射液(锡药牌,江西无锡中药厂):1次2~4ml,1日1~2次,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每次10~20ml或遵医嘱。

(4)肺虚

①蛤蚧定喘丸(桂中药牌,广西桂林中药厂):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阴虚咳喘。

②生脉饮(京花牌,北京中药厂):每次lOml,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不足者。

2.单验方

(1)葶苈子粉3~6g,装胶囊,1日3次,食后分服。用于咳嗽痰涌之症。

(2)万年青根12一--15g,红枣5枚,煎服。用于喘悸水肿。

(3)杏仁、胡桃肉各60g,共研为细末,加生蜂蜜少许调服,每日3次,每次用药末3g。适用于肺肾气虚而肺胀者。

(4)生梨1个,柿饼2个,同煎。适用于肺肾阴虚而肺胀者。

(5)百合、枸杞子各250g,研细末蜜丸,每日3次,每次lOg。适用于肺肾阴虚而肺胀者。

(6)紫河车1具,焙干研末,每服3g,每日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肺胀。

3.针灸疗法 .

  (1)体针选定喘、大椎、膻中等穴。寒饮束肺者,配风门、列缺;痰浊壅盛者,配丰隆;痰热者,选尺泽、合谷;心悸胸闷者,选内关、间使、郗上;水肿尿少者,选水分、三阴交,复溜;痰浊内闭者,选人中、涌泉、太冲等穴。

(2)耳针选肺、大肠、枕区等穴。水肿者,加心、脾、肾、内分泌;痰蒙神窍者,选加脑干、皮质下、心等穴。

(3)灸法肺脾肾心虚证,可灸足三里穴15分钟,每日1次。亦可自我按摩肾俞、涌泉穴各15分钟,每日2次。

肺胀现代研究

肺胀主要包括西医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及其严重并发症,如肺心病、肺性脑病、呼吸衰竭等。近年来,随着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本病的不断深入,无论在临床研究,还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综述如下:

一、基础研究

1.瘀血症机理研究:金维岳测定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其均值均高于正常,同时发现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和中医分型有关(辽宁中医杂志,1994,21<8):282)。张伯礼对部分慢阻肺患者进行了体外血栓形成的检测和初步分析,结果慢阻肺者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干重高于健康人数倍,肺心病患者血栓最长,说明本病常伴有高凝血状态,血栓形成能力增强(天津中医,1988,<4>:23)。李树森对肺心病患者各部位的微循环(甲皱微循环、舌尖微循环、眼部微循环等)进行观察,发现整个病变过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呈血瘀表现,其程度随病情加重而递增,而用活血化瘀治疗后有所好转(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5):273)。

2.生化指标的探讨:廖承济为了探讨肺心病肾阳虚证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改变情况,对患者尿17一羟和17一酮的排量进行了观察,结果肺心病肾阳虚者24小时尿17一羟和17一酮总排量显著下降(福建中医药,1983,<3):48)。张智奎针对慢阻肺血浆性激素的改变与虚证的关系,进行了人体、动物实验病理初步观察。结果观察组T均较对照组低,E。/T(雌二醇/血浆睾丸酮)值增高,尤以女性为著。动物实验无论雌雄均发现性腺和肾上腺皮质有显著的病理改变。尸检男女生殖腺和肾上腺皮质均呈萎缩及退化现象。估计阳虚和阴阳两虚是反应这种性激素变化的物质基础(天津中医,1988,(6>:19)。杜求诚测定肺心病患者治疗前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中药治疗后cAMP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以至于恢复至正常水平(辽宁中医杂志,1994,21(8>:283)。廖承济观察到肺心病患者随着病情加重,乙酰胆碱(Ache)愈高,血清多巴胺一p一羟化酶(SDflH)愈低,证明本病确实存在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状态,并为大量临床治疗实践证实;肺心病早期,单胺氧化酶(SMAO)活力即开始上升,与X线胸片所见的肺纹理变化状况相一致,其严重者往往不为治疗所逆转。阴阳两虚型为本病最严重患者,呈现AchE、SMAO明显升高。本病肾阳虚患者甲状腺素(T3和T3/T4)水平较健康人及肺阴虚者显著降低(福建中医药,1985,(1):19)。

3.血气分析:王素英将106例肺心病患者分为气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阳虚型进行血气分析研究。结果气虚型、气阴两虚型有轻度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但其pH值仍在正常范围内,提示此2型病人属于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期。阳虚型病人表现有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血液pH值明显下降,提示此型病人处于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期,病情显著较前2型为重。由此说明,分型和血气存在一定的辨证关系(内蒙古中医药,1986,(3>:26)。

二、临床研究

1.辨证论治黄大文将本病分为3型:痰热阻肺,用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加鱼腥革、全瓜萎、当归、川芎;寒痰伤肺,用小青龙汤加川芎;阳虚水泛,用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川芎、薏苡仁。共治本病85例,总有效率为88.2%(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5>:16~17)。朱光宗等治疗本病101例,其中肺热痰瘀型53例,用清热利肺化痰逐瘀汤(鱼腥草、黄芩、银花、连翘、天竺黄、地骨皮、全瓜蒌、丹参、竹沥、桃仁、冬瓜仁、地龙);肺热痰瘀合心脾肾虚型22例,采用阴阳胜衰服药法,即上午阳盛服阴药,用清热利肺化痰逐瘀汤,下午阴盛服阳药,用益气温阳制水汤(制附子、桂枝、北五加皮、破故纸、红参、茯苓、泽泻、车前子、龙骨、牡蛎);肺热痰瘀合痰迷心窍型(肺脑)15例,方用清热利肺化痰逐瘀汤加石菖蒲、郁金、远志、安宫牛黄丸;元阳欲绝型11例,方用保元参附龙牡汤(制附子、黄芪、红参、龙骨、牡蛎、炙甘草),待四肢转温、汗出止,保元参附龙牡汤和清热利肺化痰逐瘀汤交替使用。病情较重者,配合西药对症处理。结果显效69例,好转37例,无效及死亡各9例,总有效率为85.4%(浙江中医杂志,1992,27<5):197~198)。晁恩祥等将本病分为肺肾气虚外感型,其中偏寒者,选用小青龙汤加味;偏热者,用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心脾肾阳虚水泛型,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痰浊蒙窍型,用涤痰汤加减;元阳欲绝型,用参附汤、四逆汤合生脉注射液;热瘀伤络型,用生脉饮合生地、大黄炭、大蓟、小蓟、三七、赤芍等。共治疗本病286例,总有效率为90%(天津中医,1985,(1):1~3)

2.治法探讨大多以热痰、瘀、虚为肺胀治法的立论依据,其中又以血瘀为立法的基础。应用较多的治法有:清热化瘀、通下化瘀、涤痰化瘀、温阳化瘀、益气化瘀、滋阴化瘀等法。

(1)清热化瘀急性发作时,呼吸道感染可加重已有的肺循环阻力,致使感染区血液供应不足,热和瘀形成恶性循环。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房山县第一医院将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合为一体,制成注射液(鱼腥草、败酱草、大蒜、卫矛、黄芩、丹参),治疗肺心病。结果总有效率及心肺功能改善皆高于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青霉素组)及清解组(五味消毒饮组),且无副作用(中医杂志,1982,(1):39~40)。周风林等用通活汤(鱼腥草、当归、赤芍、JIf芎、桃仁、杏仁、桔梗、鸡血藤、丹参)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总有效率为84.37%,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辽宁中医杂志,1992,<10):19~20)。

(2)通腑化瘀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通肺气自降。周其林等采用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法,对15例急性发作时辨证为肺脾肾气虚和肺脾肾气阴两虚,而又有腹胀、便秘的患者,用大黄、厚朴、枳实、土鳖虫、莪术、浙贝母等,服药后便通、胀减,相应膈运动幅度增大,肺泡通气量和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获得一定改善,炎症明显吸收(福建中医药,1981,<3)

(3)祛痰化瘀 洪广祥认为,痰瘀阻肺是肺胀患者气道壅塞的重要病理基础。应用葶苈子、牡荆子、礞石、大黄、青陈皮、水蛭粉、卫矛、人参、熟附片、黄芪为基本方,治疗肺心病并心衰45例,治疗10天后,结果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中国中医急症杂志,1993,(2):10~11)。王学东对寒痰阻肺者,温肺化痰,佐以活血;热痰犯肺者,清热化痰,佐以活血,收效显著(中国药学报,1986,<4>:19~20)。

(4)温阳活血肺心病心衰,与阳气虚衰及血脉瘀阻有关。曹兴亚应用活血化瘀,温阳利水(鸡血藤、郁金、红花、丹参、附子、肉桂、干姜、泽泻、白术)方药治疗30例,同西药强心利尿作对照观察,在改善心、肺、肾功能方面,效果优于后者,且无副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10>:589)。马斌用温阳化瘀法(附子、人参、桃仁、红花、泽兰等)治疗肺心病继发红细胞增多症证属阳虚血瘀者,全部病例神志转清,血红蛋白、红细胞恢复正常(辽宁中医杂志,1986,(11>:29~

(5)益气活血屠伯言等应用调气活血方(黄芪、葶苈子、苏子、桔梗、杏仁、桃仁、赤芍、三七)治疗20例肺心病高粘度综合征,总有效率为70%(1I苏中医,1985,(6):30)。汪再舫用益气强心汤(黄芪、党参、肉桂、红花、丹参、益母草、泽兰、泽泻、葶苈子等)治疗肺心病心衰,总有效率为78%(江苏中医,1989,(12):5~6)。王琦等用益气活血化痰方(黄芪、黄精、当归、地龙、水蛭、皂角、海蛤壳等)治疗肺胀 70例,有效率为87.14%;对照组30例,用宣肺化痰方(麻黄、杏仁、半夏、橘红、桔梗、白芥子、前胡等)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1994,<6>:44)。黄大文等以益气活血汤治疗肺胀31例,用人参、五味子、胡桃肉、当归、柏子仁、五灵脂、川芎、黄芪、山药、蛤蚧、丹参、虎杖,日1剂水煎服,20日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3.55%,治疗后较治疗前肺通气功能明显改善(P<o.05)(福建中医药,1993,<5):13)。徐小玉等以益气免疫冲剂(含红参须、茯苓、白术、刺五加、山茱萸等)治疗气虚证慢性阻塞性肺病72例,总有效率为93.1%,免疫指标(CD。、CD 、CDs/CD4、IgM)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或0.05)(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2>:81~83)。

(6)滋阴活血 马斌对肺心病继发红细胞增多症属血热瘀滞型者,以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法(生地、玄参、麦冬、天花粉、丹皮、赤芍、丹参、桃仁等)治疗,疗效满意(辽宁中医杂志,1986,<11>:29~30)。

3.专方专药

(1)安宫牛黄散杜怀棠等用本方治疗肺胀神昏(肺性脑病)109例,1日1.69,1日4次冲服,7日为1疗程。对照组31例,寒束伏饮、痰蒙心窍型用小青龙汤合真武汤

加减;痰热阻肺、热陷心包型用涤痰汤合清营汤加减;气阴衰竭喘脱者用生脉散加煅龙骨、煅牡蛎、黄精、山萸肉、炙甘草;气虚阳衰喘脱者用参附汤加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五味子、黄精、干姜、炙甘草。西医对症处理。结果两组分别显效60、6例,有效21、10例,无效28、15例。本组有效率、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P<o.05),对重证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1)(中国中医急症,1995,2(6>:244一--245)。

(2)菖蒲雾化剂 陶凯等用本方(含菖蒲、丹参、银花、黄芩等)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失代偿期56例,总有效率为89.3%(中医杂志,1996,37(3>:161~164)。

(3)健壮I号吴银根等用本品(由大蒜素脱臭提炼有效成分、巴戟天与蛇床子流浸膏提取物,按2:2:1比例,装胶囊),每日4~6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脾肾阳虚

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8例,总有效率为80.8%(中医杂志,1995,36(12):731~732).

(0)

相关推荐

  • ZY肺胀

    ZY肺胀 肺 胀 1.病因 久病肺虚,感受外邪,年老体虚. 2.病机 肺胀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肺胀的基本病机为久病肺虚,六淫侵袭,以致痰饮瘀血,结于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

  • 治厥证病症精选的药方

    治厥证病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厥证病的症状,根 ...

  • 治健忘病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健忘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4个药方 ...

  • 治呕吐病症精选的药方

    治呕吐病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呕吐病的症状,根 ...

  • 治痞满病症精选的药方

    治痞满病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痞满病的症状,根 ...

  • 治失眠病症精选的药方

    治失眠病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失眠病的症状,根 ...

  • 治反胃病症精选的药方

    治反胃病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反胃病的症状,根 ...

  • 治癫狂病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癫狂证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16个 ...

  • 治嘈杂病症精选的药方

    治嘈杂病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嘈杂病的症状,根 ...

  • 治痫证病症精选的药方

    治痫证病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痫证病的症状,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