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元代白瓷
元代瓷器中的卵白釉又称“枢府釉”,是元代景德镇地区创烧的一种白釉瓷的统称,也是在生产青白釉瓷的基础上,开创烧制的一种新的高温白釉。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在生产青白釉瓷基础上新创烧的一种高温釉,经科学测试,卵白釉中氧化钙的含量较青白釉低,约为5%,而氧化钾、氧化钠含量增多,致使釉的高温粘度增大,烧成温度范围变宽。釉中所含微量的氧化铁是导致釉色白中闪青颇似鹅蛋色泽的主要原因。
元代卵白釉瓷器的造型以盘、碗、高足碗最为多见,装饰技法以印花为主,刻划花为辅。盘、碗之内壁往往横印缠枝花卉或云龙、云凤、云鹤、花鸟、缠枝莲托八吉祥等,有的器物在花纹间模印官府铭文或吉祥文字,其中最为多见的是“枢府”铭,因此,有时人们又将卵白釉瓷称作“枢府瓷”。除了“枢府”、“太禧”之外,还有“东卫”、“昌江”、“南水”、“福禄”、“福寿”、“白王”、“天顺年造”等铭款。“枢府”、“太禧”分别代表元代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和专掌宫廷祭祀的机构“太禧宗禋院”。《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记载:“太禧宗禋院……,掌神殿朔岁时忌讳日辰 享礼典。天历元年,罢会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总制之。”由此可知,“太禧”铭卵白釉瓷的烧造年代应在太禧宗 禋院的设立之年天历元年(1328年)以后,其下限当在元末农民起义军占领浮梁地区的1352年。“太禧”铭卵白釉瓷器甚为罕见,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曾撰文指出传世的仅有三件,此为其中之一,弥足珍贵。
元代瓷器中的卵白釉是收藏界根据釉色的特征命名的,这种釉色的主色调是呈白度不高而呈木光的乳白,其间微微闪青,有些像鸭蛋皮的颜色,釉汁的表面特征是细润而匀净,没有或很少有杂质呈现。基本上不开片,但不排除有很小的局部开片。
胎土是使用江西特有的麻仓土,经过二元配方,烧成的瓷胎质地很白,致密,但可以发现未粉碎的瓷石,说明胎土的粉碎程度不高。日用器的瓷胎厚实,胎釉的结合处有窑红。
元代的修胎工艺特征比较明显,在底部可以看到旋削纹,从外向内,至中心处留下一个小乳钉状的凸起。盘碗之类的圆器器底平整,足沿外撇,足底修正齐平,底足露胎处可见深褐色小斑点。琢器分段接胎,接胎痕可以从器表面看到。
元卵白釉收藏的金律:
卵白釉常见的器形多为碗、盘和高足杯,有不少是没有纹饰的素白釉。
印、刻、划是常见的装饰手法,主要使用模印加工纹饰,模印有两种,一种是模具上只有部分纹饰,另一种是一个模具上将器物的所有纹饰都刻上去。
比较精细的纹饰是在模具印压出纹饰后,由陶工将纹饰的轮廓再行刻划清晰,这样的产品就算是精品;而模印后没有经过再加工的纹饰罩乳白釉后轮廓模糊,属于一般的产品。
元代卵白釉瓷器的题材比较简单,常见的有龙纹、芦雁纹或缠枝花纹。多在碗、盘的内壁上模印出缠枝花卉或云龙、云凤、缠枝莲、八吉祥纹饰等。
一般实力的收藏者如果将收藏元代卵白釉的重点放在民用器的精品上,选择纹饰清晰、釉质纯净的藏品收藏,是有可能收藏到这种元代的典型白釉的。鉴定主要看以下6个方面:
(1)枢府瓷和青白瓷同样为白胎,但相对说,比青白瓷为厚。这类瓷器属白胎,白度虽然不高,但致密坚实。一般日用器皿作的较厚,较敦实。底足外沿露胎部分有浅浅的火石红现象。相比之下宋元时期的青白瓷胎体要薄得很多,许多作品精细灵巧,烧法程度比枢府釉好得多。
(2)枢府瓷釉,变青白色为卵白色(更偏白,而近似鹅蛋色)。釉中含氧化钙(CaO)量减少,含氧化钠(Na,0)量增大,使釉的黏度增加,因此不如典型青白瓷一影青瓷那样呈玻璃光。典型的枢府瓷釉应是失透的,但在传世和近年的出土品中,有的枢府瓷虽具备胎较厚而釉又失透,然而却非卵白色而呈青白色,这类器物可能属于自青白瓷釉过渡到枢府卵白釉的中间状态,而后又一直为制造较粗瓷器的工艺所沿用。釉的特征,枢府釉是白釉,白度不高,有的微微闪青,有的微微闪黄,像鹅蛋壳的颜色,所以人称卵白釉。相比之下,青白瓷的釉青绿较明显,是一览无余的透明釉,玻璃质强。枢府釉面光泽弱,光泽呈半木光,这些情况导致不透明。往往是一件青白瓷器物在积釉的地方又青又明亮,很容看清胎骨。硅酸盐科学工作者对枢府釉、青白瓷、青花钴瓷的釉灰含量作了测定,枢府釉含灰为6——8%,青白釉为17——20%,青花瓷为9——11%。同时的三种瓷器烧成温度都控制在1280±20℃,青花瓷烧结最好。釉面显色效果与青花(钴蓝)十分和谐,所以元青花很漂亮。枢府釉有些欠火,釉面玻化程度不高,故呈木光。青白瓷有点过烧,釉层透明,光泽明亮,有大量流釉堆积在底部,呈过烧状态。在新加坡看到福康宁文化遗址出土很多枢府釉瓷,有的器形较小,有的器形相当大,胎体原料,质地相当好,但大件胎厚的器物比较粗,手感很清楚,明显生烧,釉光发木光,但手摩触并不刺手。原来以为是地下深埋浸蚀的结果,但同时出土的青白瓷并不是这样,光滑明亮,这些现象和上海硅酸盐科学家的分析完全一致。枢府釉面上一般会有缩釉点,鉴定要看缩釉点是否自然,是否大小不一样,有没有人为作旧的痕迹,如果有窑裂,要看这个裂口是否是自然形成的。
(3)枢府瓷器形以盘、碗、执壶和高足杯为多见,极少大件器,最典型的枢府器,其碗为小底足。明曹昭《格古要论》(王佐新增本)“古饶器”条说“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即是指此而言,这类小足的足径,一般均为碗口径的三分之一。
(4)枢府瓷中的折腰器,是突出的造型,一向为人们所称道。折腰是宋代定窑沿袭唐代金银器的式样而在瓷器制作中运用。元代山西的霍窑和景德镇的青白瓷、枢府瓷和青花瓷也都有此式。
(5)枢府瓷盘、碗的底足均为露胎,足壁厚,削足规整,有的底心有乳钉突起,且有明显旋纹。首先要看底足是否干燥润滑,是否和上面的釉成色一体,有没有人为的作旧痕迹,二是要看底足上带上的窑渣是否自然,还是有作旧之嫌。
(6)要看印款和印花是否清晰,真品的印款一般是很浅的,一对一印在器内壁的纹饰中,要仔细看,才能看清的,印花也是不清晰的,除非是先印后刻的。请看北京故宫博院一件卵白釉印花云龙纹盘的“太禧”款!
长期以来,因“枢府”瓷传世品极少,元代“枢府”瓷仅为文博界所了解认识,1982年在安徽省歙县曾出土一批窑藏元代“枢府”瓷,其中有折腰碗、盘,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元代“枢府”瓷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引起了国内外陶瓷界的极大关注,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看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著名古陶瓷鉴定家李辉柄说:“元瓷珍品的不断发现,逐渐纠正了因长期缺乏考古资料而形成的元瓷量少质粗的偏见,改变了陶瓷研究中重宋、明而轻元的倾向。”据专家统计,目前国内外在没有争议的公私藏品中,除了带“枢府”款的稍多一点外(与其他带款识的卵白釉相比较),带“太禧”款的有3件、“东卫”与“福寿”款的各有1件。这里的统计是告诫收藏者,如果想要收藏元代瓷器中的卵白釉藏品,应该将目光放到带有铭款瓷器的搜集上。现在好的“枢府釉”还不被广大的古玩爱好者所认知,是一个很好的“捡漏”时机!
金陵古韵斋原创作品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