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松”最全的讲解!
松的本质是内气在身体内各个部位畅通无阻而逐步凝聚成内劲,继而使身体像松树一样对外来力量既能化解又能反弹的一种特殊状态,因此,内气和内劲在体内畅通无阻是松的根源。从另一方面来说,松是太极拳独特的练功手段和方法,松的目的是聚集真气,形成内劲,使内家功夫迅速上身,整个人体在意念的导引下做到随心所欲地发放人体能量,换句话说,松又是使身体进入松状态的唯一途径。
从身体生理的角度讲,松是指太极拳习练过程中,使全身处于骨骼关节、器官及肌肉、韧带等松弛、舒展,继而神经中枢松静、高度敏感,心情轻松愉快,无任何精神压力或者紧张情绪的一种状态。
所以,太极拳习练者不能简单地认为松就是肌肉不用力,松可将身体各部位练得骨节打开、身体柔软,将身法练出来,随之手法、眼法、腿法和脚法也能练成,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去僵求柔,将内家功夫的阴劲和阳劲同时练出,逐步实现刚柔并济、四两拨千斤,直至阶级神明。故而,松有着不同层次和境界,相应地松也有着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
很多人都知道放松,其实,放松是松在放(佛家所讲放下)方面的体现,也可以叫作松放,在练习松的过程中,松尚有在沉、圆、活、展、静、柔、发、空和灵等其他诸多方面上的体现,分别叫作松沉、松活、松圆、松展、松静、松柔、松发、松空和松灵,分别阐述如下。
松沉 :松的练习可以将肌肉骨骼变得柔软,完全失去肌肉纤维具有的僵硬之力,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习练者的肌肉骨骼可以有很清晰的下沉感,同时,浊气也能顺畅下沉至脚底。
松活:松的状态中,人体各个关节已被内劲冲开,处于太极阴阳转换所需要的灵活度;同时松的练习可以使各个关节松软灵活,随着内气的强劲,逐步达到太极阴阳转换所需要的灵活度。
松圆:长时间松的练习后,习练者可以很容易方角走圆,四正四隅方位的转换全部通过圆弧动作实现,太极拳动作外方内圆,非行家里手难以看出动作转换的奥妙,其奥妙就在于动作圆弧的转换上,内在动作的圆弧转换不为外人所知,尤其走动太极小圈,更是可以顺畅转换内劲,如果内劲可以就地转换,即太极的阴阳转换由小圈达到无圈境界,与人推手较技总能得机得势,其本质是松圆使然。
松展:随着各个关节的逐步松活和松圆在太极动作转换中发挥的作用份量越来越重,太极动作会舒展大方,随着功夫的积累,太极动作在外形上不再舒展大方,但各个关节及其筋络在动作转换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柔软舒展,松展是松在形体上的一种表现。
松静:松的练习可以使习练者进入一种静的状态,这个静一是指身体内精、气、神和意的中和运动,二是屏蔽外界干扰的一种意识屏障。在静中没有外界干扰、妄想杂念,神清意静,气血和顺。所以,松静是衡量太极功夫层次的标准之一。
松放:首先体现在精神层面,通过松的练习,可将心中的一切俗务、心事等等都放下,进入忘物的境界,专心于太极的玩味中。春风只一事,开出万重花,松放是太极功夫达到一定程度的标志。
松柔:是太极拳的一种高级阶段,身体柔软地像没有骨骼一样,身体内部充满的都是内气、内劲,意识指挥着内气和内劲在身体内部的运动,身体的爆发力、攻击力和化解敌人来力都是靠意识指挥的内劲来实现。太极拳最大的特点是练习大柔,练至大柔,自然会产生大刚,柔力和刚力同时并存,同时发挥作用。有些人将太极拳称作柔拳,成立的组织也叫作柔拳社,就是对太极拳的松柔十分重视的体现,也表明了松柔对太极拳是多么地重要。
松发:是通过松的练习,到达松柔阶段后,内劲可以随意发放出来,松发实则是指通过身体的松可以发放内劲,这在与敌交手时显得万分的重要。
松空:是通过松的练习达到的一种空的状态,空存在三个境界层次,分别为身空、心空和太极空。身空是指将太极拳练到了身体没有重量的境界,走起路来一点都不费力,身体已经不再受重力场的作用;心空是指练到了在有意无意之间的状态中练习太极拳,纯由意念练拳,行拳盘架再也看不到外形动作;太极空是指将阴阳和合到了无极状态,不再有阴阳之分,随处随时可发太极劲,继而进入道的境界,即修武成真。
松灵:是松练习达到较高程度时产生的一种智慧境界,这个灵既充分体现了人作为三才之一的万物之灵,又充分体现了在与人较计推手时的感知应变能力,身体应变的灵活和内心智慧的通灵同时表现出来。所以,松灵是修武成真的成功标志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松沉、松活、松圆、松展、松静、松放、松柔、松发、松空和松灵既是松的一种状态,也是松的一个具体过程,所练程度不同,其程度也不同。
学习太极拳之松,有一个渐进过程,不能一就而就,先学习局部之松,再学习全身之松,由外在之松再慢慢学习内在之松。所谓局部之松就是身体的具体部位之松,诸如肩膀、胯部、胸部、头部等部位及其关节;全身之松,就是自头至脚,完全做到松,没有一点僵硬之力;外在之松就是肉体之松;内在之松就是精神层面之松,神经中枢松静、思想集中,真气流畅无阻,阴劲和阳劲随心所至,实战、练习和生活中可以心平气和、遇事不慌、忙中不乱、危中不惊。
心情之松是练习太极拳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和层次,醉酒状态、心慌意乱、心事重重或者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练习效果很差,调整心态对练习太极拳十分必要,两者相辅相成,太极的松功夫一旦有所积累,心态自然得以调整。
腿上功夫是松的基础,尤其对于初学者,腿上没功夫,下盘不稳,不但上半身不能松,精神上难以松,双腿更是难以松。因此,下盘稳固有利于周身松,心静气缓,呼吸自然均匀,气血流通舒畅,可以增加练拳姿势的美感。松与下盘稳固互为支撑,周身紧张下盘难以稳定,但双腿不稳周身难以做到松,二者不可或缺。所以,初学者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腿上有了功夫后,下盘渐渐稳固,上半身容易松,精神状态也慢慢有所缓解,练到一定程度后,双腿也可以做到松,这时浊气下沉,重心下移,周身轻灵而不失稳定。
局部之松其实就是关节之松,关节之松是太极拳松的关键,可以说,太极拳练习松就是练习关节之松。
关节就好像肢体中真气运行的开关;
关节松开后,给真气运行打开了开关,松开多少,开关就开了多少,真气运行就有多通畅,因此,关节松的层次就是真气运行通畅的层次。
关节松开后,真气运行通畅是一个层次的松,经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强劲的真气凝聚后形成了内劲,内劲在肢体的关节处运行通畅是更高层次的松,内劲在螺旋缠绕的运动中形成缠丝劲是再高一层次的松,每个关节局部能够形成局部缠丝劲,即能够周身无处不是手,处处可打人是进一步的松,缠丝劲缠绕的运动圆圈化为极小的圈甚至无圈是最高层次的松。
此外,局部的松即每个具体的关节的松也有着自身的层次。好多人经过多年练习后,觉得肩部已经完全松开了,其实并没有松开,首先是归因于没有明白松的层次,心说已开,究竟未开就是指这种现象。
关节松首先在上半身入手,上半身松的关键部位是双肩,肩部松了,肘部自然容易松,继而手腕、手指开始松,气贯双臂,如此节节松开、节节贯串。
肩部松的关键是手指这一梢节的松,手指不用力,肩部自然用不上力,长时间的坚持后,双臂就如风摆杨柳,如杨柳般轻飘飘毫无力气,手臂的运动完全靠真气运行作为源动力,手臂肌肉的自身力量等后天拙力完全消失。
肩部和手臂松开后,进一步松的是腰部,腰部本身较为柔软,许多人误认为腰部自身的柔软就是松,其实腰部松的本质在于腰隙的形成,腰隙是人身的上半身下半身的分界岭,是全身太极的中点和圆心,没有腰隙就不能形成全身的太极。腰部松是为了坠腰、辞腰和塌腰,能够正确的做到坠腰、辞腰和塌腰,就可以形成腰隙。
腰隙形成后,腹部容易松静,真气容易在腹部形成阴阳二气,除了气沉丹田外,还可以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腹内松静气腾然就是指的这个现象。所以,练拳不练腰、到老艺不高的道理也在这里。
双臂和腰部做到松后,胸部松是进一步的松,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胸部松形成后,以膻中穴为中心和圆心形成了太极,左右胸部能够围绕膻中穴做微微的太极缠绕运动,胸部化劲自然手到擒来,胸部松比较难以做到,但初学者应当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
胯关节的松是太极拳的不传之秘,双胯关节能够松,周身上下自然能够松。胯关节与腰部连接,腰部之松即腰隙的形成可以使两个胯关节以会阴穴为中心行走太极,这是双腿缠丝劲的形成关键,经过长时间的要领练习,可以使裆部松开,即会阴穴松开,裆部的松是胯关节松开的标志,胯关节松其实就是裆部放松,刻意松胯关节本身就是一大认识误区。
膝关节松比胸部松又高了一个难度,因为膝关节承受体重,膝关节的松让外行和初学者难以接受和理解,只有练到较高的松层次后,才能明白和体会膝关节的松。膝关节的松不能靠肌肉和精神状态进行松,腿部的缠丝劲是松膝关节的关键,腿部缠丝劲尤其膝关节的局部缠丝劲可以在膝关节形成上下对拔的两股螺旋运动力量,膝关节正处于上下对拔的中间部位,这样情况下,膝关节不仅不再承受体重重力,还能够更加灵活有力。有些人经过长时间练习太极拳后,反而得了关节炎或者类风湿的疾病,主要是不明白松膝关节的缘故。
脚部之松是最高层次的局部松,难度最大,因为双脚除了承受体重外,还与大地时刻接触,负责转换步法、步型,也是缠丝内劲反弹发出的根点,拳术上说:脚跟,人之命根也。其实,脚部的松和膝关节的松比较类似,也是通过缠丝劲来完成,有了脚部的局部缠丝劲,使双脚与大地成为一个整体。脚与大地成为整体后,不但可以将体重重力直接导入大地,脚部不再承重,还可以使步法、腿法和周身灵活多变。
随着功夫的提高,整个腰部像空气一样没有重量,松的很透,走路非常轻松。最后,整个身体也像没有重量一样,也就达到了蝇虫不能落,一羽不能加的最高松境界,太极轻功也随之形成,轻起轻落,如狸猫夜行,无声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