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为人民服务》有感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进修一部副主任 谢煜桐
读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在党的政治宗旨上着墨,在党的思想境界上落笔,首推《为人民服务》。
1944年,延安物质生活最艰苦的一段时期刚刚过去。党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通过延安整风得到克服,全党思想逐渐达成统一。全面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七个年头,局部战事即将转入反攻。此时,一件偶然发生的身边事,触发了毛泽东的深邃的忧思。警卫战士张思德在烧炭时因公殉职了。毛泽东亲自去参加张思德的追悼会,敬献了自己亲自题字的花圈,并在现场即兴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这篇经典演讲解放后长时间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成为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有力思想武器。我也是早在小学时就学过这篇著名演讲。由于年少的原因,当时虽然能背诵下来,但对于内中蕴含,不甚其详。30多年后重读此文,仔细品味,感觉已经大不同于以前了。
战争年代,死人是再寻常不过的事。由一个战士的牺牲,而想到党的宗旨,这就是伟人不同于芸芸众生的独到之处了。毛泽东开篇即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此时此刻的场景是葬礼,毛泽东当然清楚,他接着讲道:“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由张思德的牺牲,毛泽东联想到全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联想到党的宗旨,他阐释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抗战还在进行中,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尚不确定。毛泽东此时提醒大家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毛泽东深知自己和全党的处境和历史责任,他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人民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这样的历史定位,这样的使命担当,古往今来,有谁有过?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也只有中国共产党。
读到这里,我不禁地想,是什么触发了伟人对立党之基的深刻思考?是失去同志的痛惜吗?也许是,但不仅仅是。作为政治家的领袖的喜与忧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不管怎么说,由身边的事触发了“为人民服务”这个深刻的政治命题,应该是盘桓在毛泽东内心的对党的宗旨的长久思考,否则,又如何能够生发出如此千古绝响。抗战胜利在望,毛主席首倡为人民服务;全国解放在即,郑重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又一再强调全党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在这其中,我们发现了深刻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
来源: 旗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