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白求恩”,放弃西医转为中医!娶了妻子后竟然变成四川腔调

中国身处危难之际,除了中华儿女肩负救国图存的大业之外,也有外国友人的帮忙,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让当时的中国少了一些流血和牺牲。但是在和平年代,依然有人漂洋过海,只身前来中国,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部撒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

01

迪亚拉来自非洲马里,自小便对医学事业十分痴迷,在校期间取得了优秀的学习成绩。而正是因为他的天赋出众,迪亚拉才能有幸被马里政府选中,作为一名交换生得以来到中国进行学习。

可能迪亚拉也没有想到,这次的学习会改变他一生的命运,也让他重新选择了医学的研究方向。

当时北京医科大学普外科是迪亚拉入学的第一个学府,但是相比于自己的专业来说,当时的迪亚拉更痴迷于中国的医疗措施,尤其是中医学方面。

正是这一项兴趣,让迪亚拉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放弃西医的学习路线,改为中医的望闻问切。根据后来迪亚拉的阐述,中医在中国的历史流传已久,而自己此次只身前来本来就是希望能够在中国学习医术,若是对中医一窍不通,岂非是白来一趟?

因为转变了研究方向,自然迪亚拉来到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造,但中医方面的书籍晦涩难懂,其中大部分都是文言文形式,国人学起来尚且费力,何况是迪亚拉这样一个外来者。

但是既然已经决定探索中医的奥秘,那便需要贯彻到底,语言文字问题便是他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而这其中四处拜访中医、探求学问便是他需要践行的方法。

02

迪亚拉在中国的土地上扎根了11年,也正是这11年的时间,让迪亚拉的语言方面与中国人并不不同,同时也让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中医博士学位。但是学成之后,迪亚拉并不打算归国,反而是要效仿白求恩,凭借着一己之力浇灌华夏大地。

学成之后,迪亚拉自请到云南深山之中传播医术。当时虽然改革春风已经吹遍了神州大地,但是深山老林之中教育水平落后,医术方面更是处于摸索阶段,所以迪亚拉的来到也算是为深山之中注入一股强心剂。

迪亚拉多年的学习经验让他明白,就算是自己能够救活更多的病人,也远远不如山民自己精通医术。所以为了传播医学知识,迪亚拉自费采购医疗用具、医疗书籍,可谓是将自己微薄的工资全部补贴到山中。

因为教育知识没有办法在山民之中普及,自然是对艾滋病和麻风病这一类的疾病充满了恐惧,对患病者更是产生了驱逐心理,使得患病者的人生雪上加霜。

迪亚拉为了缓解这一现状,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图画以及语言将全部过程进行演绎,不仅仅是消除了人们对患病者的畏惧,更是让患病者看到了新的希望,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使病情有所好转。

迪亚拉如天使般的光辉不仅仅是打动了山民,但是让他遇到了良人。当时迪亚拉的妻子杨梅的母亲因为患有风湿病,遍访名医也不见好转,而迪亚拉现如今在山中声名远播,杨梅自然是上门请求迪亚拉问诊。

不过,杨梅的母亲对迪亚拉的身份并不感冒,毕竟是外国人又怎么能够懂得艺术。但是迪亚拉的针灸之术确实是出乎人意料,不仅仅是让杨梅母亲的风湿病有所好转,更是让杨梅本人逐渐对迪亚拉产生了好感。

03

而在两人的不断相处之中,迪亚拉原本怪异的中文腔调居然逐渐变成了四川口音,两人也在1997年经过双方父母的允许结为连理,婚后更是拥有了一双儿女。

但是悬壶济世并不仅仅是迪亚拉的唯一梦想,通过对中医多年的学习与实践,迪亚拉已经明白中医的奥妙之处,相比于西方冷冰冰的器械,中医更有人情味,所以向世界推广中医也成为了迪亚拉的目标。

虽然迪亚拉以一己之力向世界展现中医,有些收效甚微。但是迪亚拉始终相信,中医有着强大的能力,会以自身的魅力吸引学医之人,“桃李不言,下自成溪”便是对中医魅力最大的体现。

迪亚拉作为一个外国人,却将中国医学作为自己毕生的目标,将中国底层贫苦人民的病情作为自己的事业,这样的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每个人钦佩。而也正是像迪亚拉这样的一个个医学人士,才让这世间的美好永远存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