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荆芥
一、本草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辛,温,无毒。主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结聚气破散之,下瘀血,除湿痹。
《本草纲目》:“其功长于祛风邪,散瘀血,破结气,消疮毒。盖厥阴乃风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
“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本草求真》:“荆芥专入肝。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故能入肝经气分,驱散风邪。凡风在于皮里膜外,而见肌肤灼热,头目昏眩,咽喉不利,身背疼痛者,用此治无不效。”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辛苦,性微温,无毒,入肺、肝二经。主结气瘀血,酒伤食滞,能发汗,去皮毛诸风,凉血热,疗痛痒诸疮,其穗治产晕如神,陈久者良。
荆芥行血疗风,则太阴、厥阴之入,固其宜也。
《本草经解》叶天士:气温,味辛,无毒。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积聚气,下瘀血,除湿疽。
荆芥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
少阳胆经,行半表半里,邪客之则往来寒热;荆芥辛温,和解少阳,所以主之。鼠瘘瘰疬生疮,皆少阳火郁之症;荆芥辛以达风木之气,温以发相火之郁,郁火散而风宁,诸症平矣。饮食入胃,散精于肝,肝不散精,气聚而积聚成矣;荆芥入肝,温能行气,所以主之。
肝藏血,血随气行,肝气滞,则血亦滞而瘀焉;温可行气,辛可破血,故下瘀血也。肺者通调水道之官也,水道不通,则湿热成疽;荆芥辛能润肺,肺治则水道通,所以除湿疽也。
《玉楸药解》黄元御:味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散寒发表,泄湿除风,治鼻口㖞斜、肢体痿痹、筋节挛痛、目弦头旋之证。消疮痍疥癞,痔瘘瘰疬,除吐衄崩漏,脱肛阴㿗。
二、现代研究
1、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胡薄荷酮、薄荷酮、胡椒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等,另含荆芥苷、荆芥醇及黄酮类化合物等。《中国药典》规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60%;饮片不得少于0.30%;含胡薄荷酮不得少于0.020%。
2、作用本品有解热、镇痛、抗病原徵生物的作用,并有止血、抑制平滑肌收缩作用。
3、药理:口服煎剂能使汗腺分泌旺盛,皮肤血液循环增强,有微弱
的解热作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炒炭后能缩短出血和凝血
时间。
4、临床报导:治疗皮肤癌痒症。净荆芥穗1两碾为末,过筛后入纱布袋,均匀地撒布患处,然后用手掌反复揉搓至发热为度。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及一切皮肤瘙痒病,轻者1~2次,重者2~4次即奏效。
备注:本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假苏”。而荆芥之名始见于《吴普本草》。故在查阅古代文献时应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