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学霸”“学渣”的爱情外 校园青春剧应有更宽视野
作者:姜方
由于自带“青春”“热血”“成长”等话题,青春剧在国内荧屏上始终热度不减。然而,当大量剧集涌入市场后,却陷入一些模式化的套路,比如“学霸”和“学渣”的故事,以及他们之间必将产生的爱情。而近期播出的《机智的上半场》《今天不是最后一天》两部剧集打破了这样的窠臼,为青春剧的叙事打开了新的视野。
《机智的上半场》以每集一个单元话题的形式,讲述了四个女孩在大学里的成长故事。
《机智的上半场》采用女性群像视角叙事,以每集一个单元话题的形式,讲述了四个女孩在大学里的成长故事,自开播以来在微博、抖音等平台热播剧集榜均名列前茅。《今天不是最后一天》则通过黑色幽默的手法,讲述了两个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如何相互治愈。两部剧集围绕原生家庭、亲密关系等命题展开,让不少观众从角色身上看到了自己,从而产生共情。
人物的真实感与不完美,让观众找到情感的共鸣
《机智的上半场》以大学校园为背景,讲述四个个性鲜明的女孩青春成长故事。夏朗朗是顶着假小子外表的学霸,富家女樊潇雨看似跋扈其实很有义气,娇滴滴的皇甫淑敏每晚都会和妈妈视频通话,杨嘉倩是不愿意得罪任何人的“老好人”。不少网友都表示,《机智的上半场》对同学、舍友之间相处的细节描写相当真实,让人想到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比如,军训时皇甫淑敏拜托夏朗朗帮她把衣服一起洗了;宿舍里一共四个女生却有五个微信群;夏朗朗暗戳戳与樊潇雨进行纸巾盒“地盘大战”,却因为对方在她需要时递过来一张纸而拉近彼此距离等等。
在人物的设定上,该剧制片人张博坦言确实经过精心设计。“这四个女孩每个人性格缺陷都非常明显,每个人一路上的逐渐变化和成长,在我来看是真实的地基。”而这种真实感与不完美,恰好让观众找寻到情感的共鸣。
如果说《机智的上半场》讲述了青少年迈入社会前的成长困惑,《今天不是最后一天》的话题则更加沉重,聚焦了两位有心理问题的社会边缘少年。该剧以最高检第九检察厅(未成年人检察厅)的真实案例为人物参考,剧中涉及“原生家庭”“性侵”“骗局”“心理健康隐患”等社会话题。
《今天不是最后一天》开局不到四分钟,就用荒诞手法交代了男主角米虫的悲惨身世——爷爷在他出生当天,因为太过“高兴”而去世。紧接着,米虫的奶奶、妈妈、爸爸等亲人也都相继离世。这样的人物设定按照一般的套路,接下去可能会“一路开挂”,但他只是一个平凡的社恐宅男。尽管米虫有房子住,也有收房租的收入,可当最后一个亲人也去世时,他便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于是男主角决定跳河,就在这时邂逅了落水的女主角知了。知了是一名擅长坑蒙拐骗的叛逆少女,年纪轻轻就跟着酒吧老板强哥和男搭档金杰行骗,不料被金杰和外人设计下药导致昏迷,当她在车上醒来时,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侵犯,只能就近在桥上跳河。
不难发现,两位主人公的童年和过去,有着深藏于心的阴影。该剧之所以取名《今天不是最后一天》,是因为男主角每次想要结束自己生命之时,都会被女主角有意无意地打断,这样两个背负沉重过往的青少年,最终通过彼此治愈的方式重新站到阳光之下。
抛出热门话题之后,还需把故事讲得更贴地和动人
对于青春剧而言,《机智的上半场》《今天不是最后一天》的呈现方式都颇有新意。在题材上,《机智的上半场》把群像剧、话题剧、单元剧的特点叠加在一起,并以真实校园生活为创作基石,每一集中都捕捉了一些时下的热点,如外貌焦虑、网络暴力、毕业分手等。而《今天不是最后一天》则以黑色幽默小短剧的形式呈现了社会性案件,凭借风格化的特效、独白和节奏在国产作品中显得与众不同。该剧一共只有八集,每集大约20分钟的体量。在叙事风格上,作品用了很多漫画式的夸张手法,以动画特效和主人公独白呈现了大量人物内心心理活动。因而,两部作品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点击率,某些话题性情节还登上了热搜。
然而,真正优秀的作品不应该只满足于触及时下热点、抛出社会性话题。《机智的上半场》固然达成了某些生活场景和细节上的“真实”,但在对生活的现实逻辑及其精神价值的观照,以及对话题性情节和个体生存境况的调配比例、起承转合上,都还有提升的空间。比如,夏朗朗是一个“文能看懂全英语、武能生活全自理”的学霸,可她竟然为了一个高中暗恋对象放弃985大学,追随男生上了一所211大学。这样的意气用事在现实里并非绝无仅有,但终究不属于大多数人的青春,因此“为爱放弃985”这一话题在当下仅限于热搜榜。这一集的尾声是温暖向上的——夏朗朗发现多年来给自己打气的网友“海贼王”竟然是妈妈,而不是自己以为的暗恋对象。可惜的是,这一小段温暖的剧情转折有些突兀,用网友的话说“有突然拔高之嫌”。事实上,当剧情情节以话题为支点时,更考验剧集创作者对角色走向的把控能力——真正聚焦个体的生命经验和人生成长,需要属于人物的心理动机和行为逻辑都更加合理。
《今天不是最后一天》以黑色幽默冲淡沉重感,确实让观众看到治愈的一面,而不是一味沉浸在主人公经历过的那些悲痛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真正的问题少年和那些沉重的话题,依然需要人们以更严肃的态度去面对和化解。(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