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善骁·第一片落叶 ——追忆老同学戴福生

家住京城,与紫竹院公园仅一墙之隔,有门相通。每年盛夏之际,在这座层绿叠翠、曲径通幽的首都名园内,满园的翠竹在葱绿中透着生气,环湖的垂柳于婀娜中挥洒风流。尤其是那一泓荷塘碧毯,朵朵荷花争先恐后地跃出湖面,红得可爱,艳得喜人。在炎热的夏日中尽显秀色美景的紫竹院,成了众多市民消夏、踏青、歌舞、休闲的极好去处。

通幽曲径乾坤大,篁竹当年憩御骑。

新荷亭亭立越女,湖柳袅袅舞吴姬。

摩诘吟句非别处,书圣挥毫应此溪。

可笑世人多碌碌,何如寸土伴黄鹂。

然而自然法则不容抗拒,紫竹院的好时光也是有限的。每当到了九月下旬,一阵秋风,两场秋雨,就不知会从哪颗树上悄无声息地掉下第一片落叶。这一信号的出现,意味着公园即将变成另一番萧瑟景象。再过一些时日,大自然就会在铺满枯枝败叶的湖滨山径上,肆意挥写着关于秋愁的诗和画。

一个噩耗从河南郑州传来,使2005年的秋愁出其不意地提前来到了。老同学戴福生的儿子打来电话,报告了他父亲的噩耗。同窗好友之死,使我深感悲痛,并且竟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心情,因为戴福生成为我们小小的“紫竹院”——浙江大学金相592班第一片悄然飘下的落叶。而仅仅在一年前,他还与老同学们欢聚一起,一路上健步如飞,谈笑风生。

2004年4月,我们金相59级的同学在毕业40周年返校聚会后,又集体去浦江仙华山旅游。这次活动发起人之一的戴福生,从郑州乘坐一夜硬座客车,提前赶到约定的集合地上海,然后又与上海同学一起乘专用大巴抵达浙江大学玉泉母校的校门口。一路上他依旧像从前那样话语喋喋,笑声朗朗,一车年逾花甲的老同学都受到他的感染,人们仿佛又找回了40年前的学校生活。

记得40多年前在刚进浙大时,同班一个操着浓重宁波口音的同学显得十分热心和主动,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几天后他的名字最先被我记住了,他叫戴福生。后来彼此变得熟稔了,我就随大流也改称他为“阿戴”。阿戴的活动、组织能力和演唱才能,很快得到同学们的公认,他担任了班上的文体委员。在大学的最后两个学年,他是机械系学生会的宣传部长。当时我们班和系的文娱宣传活动开展的相当活跃,阿戴功不可没,他组织的“十送红军”演唱在文娱会演上大获成功,使这首歌着实在同学中流行了一阵子。

青山易改,秉性难移。40年过去了,明显变老的阿戴却是人老心不老,依然是那么热情、达观和活跃。毕业之后,在同班同学中,我大概是与阿戴的联系和接触比较频繁的一个,因为我常去郑州出差,不时与阿戴晤面,有时候还请他帮忙处理当地一些事务。对我“布置”的任务,他从未推辞过,而且每次都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地去完成。尽管他的经济比较拮据,却从未提出过什么回报。这是一个典型的20世纪60年代的儒生,一直恪守信念,“墨守成规”,保持着那个年代的那一种纯真、质朴、真诚。

2004年的四天相聚转瞬间就过去了,同学们即将各奔归程,大家相约在三年之后,即2007年4月母校110周年校庆时再聚杭州。就在同学们握手相看、依依惜别之际,有人用宁波话大声地说:“三年后我们一定再见!”那是阿戴的声音。

然而谁能料到分手后仅仅一个月,阿戴就病倒了,而且被确诊为可怕的晚期肺癌!消息传来,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关注。考虑到阿戴的经济状况,上海、北京、天津、杭州的同学纷纷慷慨解囊,雪中送炭。一位定居于美国的同学叶功明,尽管自己的条件并不好,也寄来了二百美元。上海的张锦亮与我、杨方明(比我们低一届的同学,当年与阿戴同为系学生会宣传部正副部长)相约,每人带了三千元钱以及各地同学们赠送的心意,同赴郑州看望阿戴,应我的请求,我的好友、气功大夫姜天希也请了假随我们同往。

突如其来的袭击一度严重地挫伤了阿戴与病魔斗争的信心,及时送到的同学们的情意、祝愿和慰问,给了他以莫大的精神安慰和支持。正当我们在医院探望阿戴的时候,一位不速之客出现在病榻前,她微笑着自我介绍说:“我是张珠红。”张珠红,一位整整阔别40年的同学,又不是我们同班的(她是金相593班),难怪相见不相识了!她也住在郑州,已经退休,闻讯特地赶来看望阿戴,并且当场交给他一千元人民币。一千元的数字看似微不足道,然而我们在谈话中才知道,她的退休工资每月仅八百元!

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毅力,阿戴承受了十次痛苦的化疗。治疗期间,不断有同学打电话鼓励他,阿戴的精神状态始终很好,但是癌细胞是不认“精神”的,它们无情地得寸进尺蚕食着健康肌体,吞噬着好细胞。疾不可为,医院不止一次地发出了病危通知。

隋朝一位孔子后裔、越州山阴(绍兴)人孔绍安,留下了一篇令人伤感的《落叶》诗,诗曰: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不肯下,犹言惜故林。

树叶在秋气中飘落,在空中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园林。

不忍却又无奈,终于,我们的“紫竹院”飘下了第一片落叶。完整无缺的金相592班遗憾地送走了第一个同学。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阿戴走后,一片片落叶随之飘下——应冠尚、朱永富、张桂蟾……,一个个老同学相继骑鹤而去。人生苦短,流光无情,接连传来的噩耗如同一阵阵寒风,给我们的“紫竹院”带来肃杀悲凉的氛围。

我为阿戴,为一个个远逝的同学深感悲伤、悲哀,但却并不悲观。“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国之更朝换代,家之兴衰沉浮,人之生老病死,乃是世间正道。“变”不足畏,“等”才可怕。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一片片落叶掉到地上,更多的新叶又会在来年长出来。

(0)

相关推荐

  • 潍县老街里怀旧系列---太平街和太平街小学记忆

    老街里怀旧系列---关于太平街和太平街小学 让人庆幸的是,太平街仍然顽强存在着,没有被拆迁或者消失了.如今太平街整个一条街已是颇具规模的农贸市场了,虽然给附近的岳王庙社区和增福堂社区的居民生活带来便捷 ...

  • 程金顺 | 难忘同学情

    难忘同学情 文|程金顺 一 "句句祝福 声声保重 难忘同学情 同窗已三载 迎来分别之今天啊 分别的今天已来临 世人不知我们心思 一味笑我们太多情 此时一别何时见 见面不知啥情景 同学呀同学 ...

  • 获奖作品 || 富春三小 钟晓冉 《雨中·操场·扫地队》

    "家在富春江"创意写作大赛优秀奖作品 雨中·操场·扫地队 富春三小  六(1)班  钟晓冉  "淅沥沥,淅沥沥",窗外又下起了丝丝小雨,我托着下巴,望着窗外如丝 ...

  • 李青松丨发酵过的友情愈陈愈香

    网上曾看到一位大师的话"同学聚会像一个信仰,而且,有趣的是,分开之后,反而似乎比大学校园里还亲还互相牵挂.聚会多了,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岁月的催化下,我们的友情已经变成亲情,每一次聚会,都使 ...

  • 我们,了不起的一中人:郑州一中高一学习方法、技巧讲座

    "我们,了不起的一中人!" --郑州一中2022届学习方法.技巧交流讲座      2019年9月5日晚6点30分,为帮助2022届高一新生更好地适应郑州一中的学习生活,高一年级主 ...

  • 【阅读悦读|图说】龙友松《东重,那些年,那些事……》

    [阅读悦读|图说]姜子涵<呼和浩特的叶子:让你醉了> 图文/龙友松 [作者简介]龙友松 ,1982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毕业后进入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制造工艺 ...

  • 故乡的桥影(谢善骁诗文,王运升摄影)

    并非壮美瑰丽的彩虹 老得如锈蚀的古老弯弓 不是一弯晶莹新月 也从无沾光七彩的绚烂 倒像农家废弃的镰刀 何曾享受过月华的浪漫 在我迷蒙的眼帘中 更好似俯首啃草的黄牛 有时我甚至觉得 是低头检物的伛偻老汉 ...

  • 谢善骁·故友重逢,何止是感叹……

    他是一介布衣,但不是碌碌无为的凡夫.他是当年创办<读者文摘>(后易名<读者>).把期刊带进一个新时代的功臣. 他在<读者>主编位置上坐了整整十年之久,把一部完美的成 ...

  • 谢善骁·七夕——牛郎的期盼

    窗前小河牵动思念的涟漪 我把遐想放飞到你身旁 带去我夜夜连续的甜梦 还有那梦醒后期盼的忧伤 人约黄昏后留下无声离殇 漫漫长夜我苦候绚丽曙光 一袭青衣的回眸闪亮双眼 飘飘秀发缠绵在爱的梦乡 清脆笑声把我 ...

  • 谢善骁·我与比我大一岁的庄则栋

    八年了--八年前,庄则栋死了.庄则栋比我大一岁,罹癌去世时仅73岁,可惜了! 生前名噪一时,去世无人问津.这位国乒元老.体坛功臣,前半生过于张扬,后半生未免委屈. 无论如何,现代史上已经留住了庄则栋的 ...

  • 谢善骁·他很平凡,却把生命献给了石油

    锦绣河山美如画 祖国建设跨骏马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头戴铝盔走天涯  头顶天山鹅毛雪 面对戈壁大风沙  嘉陵江边迎朝阳 昆仑山下送晚霞  天不怕地不怕 风雪雷电任随它  我为祖国献石油 哪里有石油 ...

  • 谢善骁·越城区为什么落后于绍兴县

    昨天<晨鸟之歌>发表谢善骏的<筹建绍兴市越城区>一文后,不少读者写下留言或发来微信,谈到对建立越城区利弊的看法.尽管这些看法都已是马后炮,即使是金玉良言也已成为事后诸葛亮,但对 ...

  • 谢善骁·梦里依稀,缪家桥小学的老师们

    章怡和说:往事并不如烟,听似颇有诗意,其实并非现实.过去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是一颗停在夜空的星,必然如烟雾般地很快就飘散了. 往事留下的只有记忆,只有梦.七十年前我的小学老师们早已如烟一样走了,但他们的音 ...

  • 谢善骁·地球上的两场激战——闲聊清史

    17世纪上半期,地球上有两个地区正处于兵戎相见.你死我活的激战中.一个地区就是中国内陆,一股由奴隶制初期向封建制飞跃的清帝国军事铁流,从东北进关,攻陷北京.旋即又挥师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腐朽的 ...

  • 谢善骁·莫让后代再做“头世人”

    "士比鲫鱼多",号称"名人之乡"的绍兴或许也是"语言之乡",那里有大量鲜活.形象.简洁.含蓄的方言俗语,寥寥数字就可以代表多个词汇,囊括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