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从未想过千古留名,只想回归故里

诗圣杜甫在自己的诗里多次评价庾信,“清新庾开府(庾信)”(《春日忆李白》),还有“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也有“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可以看出来杜甫比较崇拜庾信,或者说比较认可庾信的诗赋。但为什么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为什么说他一生处境凄凉,晚年的诗赋更佳?

可以说是分裂的时代造成的,也是因为他自己,尤其是他的才华。

01

据《周书》记载,“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

庾信就是一位大帅哥。不光长得俊,而且身材还好,还是个温文尔雅的帅哥。

而且他出身于一个“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的家庭。

就这样一位明明可以靠长相和家庭出身就能过好一生的他,却偏偏选择靠才华。

庾信凭借着“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的知识储备和“容止颓然,有过人者”的气质成为文学爱好者南朝梁太子萧统的东宫讲读,陪太子读书,当时十五岁。

四年后,太子萧统乘船游后池不小心落水伤到大腿没治好不久去世。梁武帝萧衍便立萧统的二弟萧纲为太子,庾信之父庾肩吾在萧纲为晋安王时,就追随萧纲,萧纲成为太子后,庾肩吾任太子中庶子,主管文书,或许是因为萧纲喜欢文学,外加庾肩吾管理太子文书,庾信也进入东宫成为东宫抄撰博士。

当时,父子二人很受宠信,经常随驾出入宫廷,经筵酒席,游赏池苑,应令奉和,写了不少宫体诗。

有一次,萧纲写了首《泛舟横大江》,让随从大臣们应和。庾信就写了首《奉和泛江》。

《泛舟横大江》

萧纲

沧波白日晖,游子出王畿。

旁望重山转,前观远帆稀。

广水浮云吹,江风引夜衣。

旅雁同洲宿,寒凫夹浦飞。

行客谁多病,当念早旋归。

《奉和泛江》

庾信

春江下白帝,画舸向黄牛。

锦缆回沙碛,兰桡避荻洲。

湿花随水泛,空巢逐树流。

建平船柿下,荆门战舰浮。

岸社多乔木,山城足回楼。

日落江风静,龙吟迥上游。

之后十几年,庾信凭借诗赋才华,在梁武帝萧衍、太子萧纲这个充满文学爱好者的朝廷里很吃得开,升职不断,名气也越来越大,他和徐陵还引领了一种绮靡浮艳的文风,被称为“徐庾体”。很多读书人争相模仿。

02

当时,中原处于南北朝时期,属于分裂状态,南北对峙,形成北方西魏、东魏,南方梁的三国鼎立,沟通主要靠互派使节,使节一般选能言善辩和博学多才的人担任,当然长相也需要考虑,毕竟代表国家形象进行交往。

公元545年,梁武帝萧衍觉得庾信有才华,外表也不错,就任命庾信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东魏。三十三岁的庾信不辱使命,在东魏的都城邺下,对答如流,文章言谈都获得了称赞,建立起了外交关系。回到江南,庾信任东宫学士,兼任建康令。

这样依然像以往一样出入宫廷奉和作诗过了二年。

公元547年,东魏叛将侯景率部投靠南朝梁。梁武帝萧衍想借助侯景力量北伐,便收留了他。之后东魏高澄调兵遣将进攻侯景,梁武帝派萧渊明支援,结果被俘。然后东魏提出和解。这让侯景感到起疑恐慌,梁武帝没意识到这一点,继续与东魏谈判。

为释疑,侯景假冒东魏高澄写了一封信,愿以萧渊明交换侯景,梁武帝回信“贞阳旦至,侯景夕返”,同意交换。侯景大怒,于公元548年,“侯景之乱”爆发。

不久,侯景攻进了慈湖,震动首都建康,梁武帝将军务托付给皇太子萧纲,萧纲命庾信率领宫中文武官员千余人,在朱雀航(一座横跨秦淮河的浮桥)北扎营。说明萧纲很信任庾信。

然而,梁武帝任命的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的萧正德却暗中勾结侯景,以致叛军很快攻破朱雀门,守门的庾信西逃。

侯景叛乱,彻底改变了梁朝国运,改变了庾信的人生轨迹。

03

庾信逃出建康一路沿江西行,去了江陵,投靠湘东王萧绎。萧绎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一样看重庾信,任命庾信为御史中丞。

在未平侯景之乱时,萧绎曾称臣于西魏,并订立盟约,重划分国界,放弃了一部分地区让给了西魏,使节互访频繁。

公元552年,侯景死后,萧绎即位,是为梁元帝,庾信转任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并加散骑常侍衔。

萧绎称帝后不再向西魏称臣,表示梁已统一,要求西魏把此前划出土地归还。然而,西魏并不打算归还,更是计划着攻下江汉地区。

公元554年,梁元帝同样认可庾信学识和口才,令四十二岁的庾信出使西魏。这次出使庾信再也没能回来。

当时,庾信刚到长安时,北文方人看不起他。庾信就拿自己的《枯树赋》,结果北方文人一看,都赞叹不已,不敢再轻视他。后来,有南方文人问庾信,“北方文人怎么样?”庾信答道:“只有韩陵山一块石头还行。薛道衡、卢思道稍差一点儿,其他只能是驴鸣狗叫,刺耳朵。”

虽然庾信在长安不卑不亢,甚至看不上北方文士有些高傲,但西魏攻打江陵让他不得不忧愁,然而,事情就像他忧心的一样,西魏攻下了江陵,杀了梁元帝,占了梁朝大片土地。南方局面更加混乱。

西魏知道庾信是个人才,便强留他在长安任用。后来,混乱的梁朝被陈霸先建立的陈朝取代。

羁留在长安成为亡国之臣庾信曾在《拟咏怀十一》诗中,借悼念梁元帝萧绎的江陵之败和梁朝故国的灭亡,抒发怀念故国的思痛。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之后,东魏、西魏先后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孝闵帝宇文觉也看重庾信,曾任命他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洛阳刺史。

当时,南朝陈与北周互通友好,羁留北方的人可以回江南。陈朝请求放还王褒、庾信等十余人,除了王褒、庾信,其他人都放还了,包括周弘正。庾信还写了首诗赠送给南归的周弘正。

《重别周尚书》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暮年庾信更是常触发思乡之情,曾作《哀江南赋》陈述身世,梁朝成败,侯景之乱和江陵之败的情况,对故国和百姓遭遇的哀伤,感人至深,流传千古。

回顾庾信的一生,他所经历的朝廷帝王都喜欢文学,可以说他因文学才华出众而进入仕途,也因文学才华而备受重用,也因文学才华而羁留北方,更因文学才华而留下诗赋诉说他不能南归的遗憾。

作者:张建楠,喜欢唐诗、宋词等,希望多和大家交流学习。

有缘遇见,点亮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