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来自木荣雨北
商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并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比如空气,阳光都是人类生活所必须,但是它们不是我们劳动所得到的产品,所以不能叫商品。其次是必须用来交换,因为商品得满足他人或者社会的某种需要,有用的劳动产品才能成为交换的对象,比如我叠一个纸飞机,是我的劳动产品,但这纸飞机显然不会有人想要,无法满足他人的需要,没法交换,所以也不是商品。
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商品是历史概念,一方面不是从来就有,另一方面也就不是永恒存在,是要被消灭的。
商品要存在的前提:第一就是社会分工;第二就是私有制。
首先咱们先讲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指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为不同的行业或者部门,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正因为社会分工,使生产者的劳动成了单方面的,可他们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就比如说捕鱼的渔夫,他老是吃鱼,营养不够多元,缺乏维生素的补充,会的败血症(维生素C缺乏症),他也就需要吃米饭馒头水果,还需要穿衣御寒,需要诸如此类的其他生活和发展资料。这就决定了不同种类的产品生产者需要相互交换其他产品,以满足各自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
其次,来讲讲私有制。
如果仅仅只有社会分工,还不能决定相互交换的产品必须去交换产品,即商品的形式。比如现代企业中也有各种层面的系统分工,但是这种分工不是由商品交换造成的。商品的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也就是私有制。
这里所讲的私有制,不仅仅是个人私有制,也包括一群人私有制,或者叫集体所有制,这个集体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村集体,也可以是所谓的“国家”。也就是说这个“私”可以是不同物质利益的主体。换句话说,即使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有个人发展为共同体(比如国家、民族之类的共同体),但只要这种共同体之间或者共同体内部的各个经济单位之间还存在着物质利益的差别性,商品与商品生产就依然存在。
这其实也预示着,哪怕消灭了资本家,而没有彻底消灭三大差别(脑体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实现真正的计划经济和按需分配,也仍然存在着商品经济,也正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这些异质性因素,导致社会会倒退回去,重新回归资本主义去。
当然,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要承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列宁讲的“我们现在是奔向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这个阶段的意识形态特征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发扬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坚决地抵制“平均主义”大锅饭,用商品经济的进步性来发展生产力,进入到无国家,无阶级的,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而绝不是如某些人讲的“没有办法,退回到资本主义是必然的”,为修正主义找理论依据。
综上,我们就知道商品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生产的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背景下,由于生产者的生产是单方面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这种情况就使不同生产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使生产者事实上组成一个社会生产体系。比如,我生产小麦,你生产棉花,他生产木材。你我他分别解决了吃穿住的问题,大家彼此交换富余的产品,从而满足了所有人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循环,就是社会生产体系。在这个生产体系中的生产者,他们的劳动就成为了“社会劳动”。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使生产者在分散的、互不联系的形势下从事生产,这就使每个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私人劳动”。
这样,在一般商品经济下的生产者的劳动就具有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两重性。私人劳动产品如果被卖出去,私人劳动也就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但是私人劳动产品如果卖不出去,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构成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发展的始终。商品经济社会中的其他一切矛盾,都是由这一基本矛盾引起的。以我们最熟悉的特殊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来举例,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等等,都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
第一,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它发展的过程。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商品经济的本质就是交换。而正是由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才决定和引起交换。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精细化,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也会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矛盾的发展。简单来说,就是私有制所带来的私人利益或者叫个别利益阻碍了社会劳动的充分发展与实现。比如说当年中国想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但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却不愿意中国获取技术,所以阻碍中国进入,中国不得不另起炉灶,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种浪费。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第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和影响着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是通过商品交换并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实现的。若要将生产不同商品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相比较,就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有用劳动即具体劳动,还原为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样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由于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这样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而决定商品价值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还产生了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第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和影响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能否售卖出去,使私人劳动顺利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是命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只有实现“惊险的一跃”,生产通过出售商品实现商品的价值,他所耗费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生产和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所以马克思讲:剩余价值和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这其实也预示着商品经济必然面临经济危机。
在之前讲到的“我生产小麦,你生产棉花,他生产木材”这个模型,其实是商品经济低级时期的理想模型,即每个人都是拥有生产资料的小生产者,大家各换所需,各安其业。但生活总会有变故,生产总会有多寡,交换总会有竞争。一些时运不济或者生产能力弱的人会被同行业甚至其他行业的人吞并。吞并了他人生产资料的强者将弱者重新招雇,给予其能够维持生计的生活资料,但富余的产出都归自己所有。于是失去生产资料的人积累财富的速度远远追不上掌握了生产资料的人,形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这一情况的最终结果就是垄断的出现。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不仅垄断着一个行业,甚至垄断了其他行业,这些垄断寡头利用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将一个个对手都变成自己的附庸,从而形成了庞大的经济体。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些当今社会的经济巨头,他们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绝好的范例。以阿里巴巴为例,这个起初只是做电商的公司,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成长为一个集电商、零售、物流、金融、社交、文娱等多领域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性商业帝国。被BAT这些巨头公司看上的业务,对标的中小企业要么沦为附庸,要么面临退市。一个巨头的崛起是无数个中小企业的凋零。用《共产党宣言》的话说:“在你们的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被消灭了;这种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当社会生产资料就这样日益集合在垄断组织手中的时候,尴尬的局面也就出现了。这些垄断组织将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收编在自己名下,让他们为创造更多的商品——最终是剩余价值——而分工。创造出来的财富日益集中在垄断组织手中,底下的无产者获得的却只是区区满足自我生存需要的必要生活资料。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严重制约了社会整体的消费能力。人民的消费能力跟不上商品的大量生产与迅速更迭,结果就是商品的积压,利润的跳水。利润的下降又迫使资产者裁掉员工以降低生产力,或者拖欠工资减少损失。无产者纷纷失业或领不到工资,也就更无法去消费商品。如此恶性循环,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也就发生了。产品过剩的本质就是大量的私人劳动无法通过人民的消费转化为社会劳动。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这一商品经济的最高形态摆脱不了的顽疾。迄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缓和,不过是为下一场更剧烈的危机做铺垫。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危机,就意味着要取消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对立,换言之,要将生产资料收归社会所有。届时,物质生产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剩余价值的竞逐,而是为了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发展,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惊险的跳跃被取消了,每个人的劳动都直接是社会劳动。人们也就不再被困死在为挣得口粮而不得已终日辛苦的单调分工上,得以去从事更多的工作,学习更多的知识,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