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号上看文,你怎么这么低俗?

作者| 轩轩子

01

昨天发生了一件既令人气愤又很可笑的事情。

在陪妈妈逛街的时候,我坐在服装店里给顾客提供的沙发上,点开日常关注的公众号阅读文章。

一个和我妈妈年纪差不多大的阿姨坐在我身旁。余光中,我感到她瞟了我的手机界面好几眼,最终还是打破了沉默:

“小姑娘,在看什么文章呀?是哪里的文章呀?”

“是我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上的…”

“哦呦呦!小姑娘看这种文章!怎么这么低俗哟!”

她俨然成了“高雅”、“品味”的代名词,对我关注的公众号颇有微词。

看着她轻视我的目光和带有教化的神态,我找了个借口拉着我妈匆匆离开。

身后依旧传来那位阿姨“啧啧啧”的唏嘘声。

不尊重别人的审美而随意置评,这样的行为就很“高雅”吗?

年轻人所追寻的“新文化”的形式与内容,就一定那么低俗、那么粗鄙吗?

02

生活中的艺术形式和审美风格有很多种,既需要“阳春白雪”的浪漫,也需要“下里巴人”的朴实。

许多公众号的文章,都很贴近生活。能够为年轻人的情感、工作、学习指点迷津,鼓舞年轻人为爱情、事业、理想而不懈努力。

不能因为公众号风格的犀利,就指责它“粗鄙”,也不应该因为公众号所揭示的人间百态,就批判它“低俗”。

只要是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广大读者都认可的公众号,也是一种艺术文化的存在呀!

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早就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方向。”

而在上个世纪,我国就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鼓励一切健康的大众文化不断创新。

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打破了“八股文”的繁冗古板,创新了“白话文”的新文化形式,才有了如今广受赞誉的《阿Q正传》、《野草》等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

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一群年轻人,愿意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真诚、对理想的执着借助公众号的形式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样的公众号,一样是高雅的艺术,一样值得被尊重。

03

网上疯传的“奢侈品鄙视链”也掀起了一系列“品味、审美鄙视链”的跟风。

甚至将“冷门”、“猎奇”视为“高雅”,将“市井”、“大众”称为“文化垃圾”、“低俗文化”。

其实,文化、艺术只有各人喜好、审美不同,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海纳百川”,不是因为海一捧一踩,而是因为海有一个开放包容的胸怀。

每个人都可以坚持自己所爱的艺术风格和形式,但也没有必要一个劲儿地“拉踩”别人的偏爱,以示自己的“高雅”。

艺术、文化的魅力不是在于千篇一律,而是在于各有千秋。

求同存异、相互尊重,才是最高雅的姿态。

很多公众号上的文章,也都是作者们对于文化艺术的敬畏和心血的凝结。

它也很高雅!

可以不喜欢公众号的文章,但是请尊重那群喜欢公众号的年轻人!

-完-

若划过屏幕的手指有片刻停顿,

那便是我们的共鸣。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