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呼吸控制法,为何最重要的部分是呼气?

编者按

这本瑜伽经典,也是我们自己的案头书。T.K.V.德斯卡查尔的《瑜伽之心》,汇总了“现代瑜伽之父”克瑞斯那玛查亚(又译作“克里希那玛查亚”)的教义,涵盖了呼吸法、体位法、冥想、身心合一等重要概念,通俗易懂、逻辑严密。克瑞斯那玛查亚是T.K.V.德斯卡查尔的父亲和老师。以下节选关于呼吸控制法的一小段,可以从中体会一点所谓“活生生的呼吸艺术”。

------

正如心识活动会影响呼吸一样,呼吸也会影响心识状态。在练习呼吸时,我们的目的是调整呼吸,好专注于心识,让心识平静下来,以便进行冥想。

人们常常会问:呼吸控制法到底有没有风险?我向大家保证:呼吸控制法就像体位法练习一样安全,不会比别的活动来得危险。呼吸控制法就是有意识地呼吸,只要练习时随时注意身体的反应,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在我们改变呼吸,却没发现或没注意身体的负面反应时,的确会造成一些问题。努力想让呼吸变得深长而均匀的时候,有件事会变得特别明显,那就是有需要在两次深呼吸之间,做一个短促的呼吸。

阿育吠陀医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绝不压抑身体的自然需求,所以即使是练习呼吸控制,只要觉得有需要做个短促的呼吸,还是可以去做。

事实上,只有真正能调节呼吸的人,才可以做呼吸控制练习。那些长期受呼吸量不足或是其他呼吸问题所苦的人,只能等到真的准备好了,才能进行呼吸控制法练习。

有些体位法能够增加肺活量、舒缓肋骨、背部和横隔膜的肌肉,练习这些体位法,有助于做好练习呼吸控制法的准备。举例来说,做后屈式以及前屈反体位法,就有益于预备呼吸控制法。

适当的体位法练习,能帮助呼吸控制有所进展。一个人刚开始接触瑜伽时,就能够、也应该去练习呼吸控制法,不过这样的练习,绝对要在优秀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呼吸控制练习的目的,是要强化吸气、呼气以及屏气:

  • 对于吸气的强调称为“入息呼吸控制法”(pūraka prānāyāma);

  • 延长呼气却仍自由吸气的呼吸控制, 称为“出息呼吸控制法”(recaka prānāyāma);

  • 至于对屏气的强调, 则谓之“屏息呼吸控制法”(kumbhaka prānāyāma)。我们做屏息呼吸控制法练习时,可以在吸气后屏气,也可以在呼气后屏气,或是在吸气和呼气后都屏气。

无论选择哪种技巧,呼吸控制法最重要的部分仍是呼气。如果呼气的质量不佳,整个呼吸控制法的效果皆会受到不良影响。一个人若尚无法缓慢而平静地呼气,就代表还没做好练习呼吸控制法的准备,无论是心理上或是其他面向上皆然。

有些经典里的确有这样的警告:如果吸气粗糙,还没什么好担心的;但要是呼气不顺,那就代表身体若不是已经生病,就是快要出问题了。

为何如此看重呼气?我们要知道的是:瑜伽的重要目标是消除不净、减少无明,而光是通过消除不净,就可以带来正面效果。当障碍从排水管里被清掉的时候,水一定会流动;同理,要是我们身上有什么东西阻止了改变,只要把这道障碍清掉,自然能够发生改变。呼气之所以特别重要,就是因为它能从身体里带走不净,清理出更多的空间,好让气可以流入。

现今,讨论呼吸控制法时,常常强调的是屏气。不过在古代典籍里,对于呼吸控制法的讨论却不仅止于屏息,而是针对整个呼吸。

《瑜伽经》认为呼吸的优先级如下:最重要的是呼气(bāhya vrtti),其次是吸气(abhyantara vrtti),最后才是屏气(stambha vrtti)。

总之,呼气、吸气和屏气三者,都是呼吸控制法的一环,不应独独热衷于屏气。有很多人以为,要是他们多练习屏气的技巧,就能在瑜伽进展上一日千里,但事实上,若过度强调屏气,常常会引发许多问题。

呼吸控制法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只有在净空自己时,才能有新的呼吸 ;也只有让呼吸进入身体,才有可能屏气。要是我们无法完整地呼气,又怎么可能屏气?屏气的练习,必须以不影响吸气和呼气为原则。

要是吸气、呼气以及屏气的能力已获得长足进步,那么屏气的练习的确也会变得更为重要,因为在此时,屏气可以让呼吸得到休息,让心识充满期盼。

克瑞斯那玛查亚示范净化气脉呼吸控制法

克瑞斯那玛查亚示范清凉呼吸控制法

*节选图文出自《呼吸控制法的实践面向》一节,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提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