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礼物
(961)
中秋礼物
上午,小区门口,同一单元的一名女士正在和另外一名女士炫耀着手中的一个小礼盒。这是她在外地上学的女儿送给她的迟到的中秋礼物,但是,看她那神态依然满满的自豪。这名女士一个人在家带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女儿在外地上大学,丈夫听说也在外地做着很大的生意。前几天,我曾看到她门卫处领过几个很大的包裹,看形状应该是一些果品之类,推测也许是她老公送给她的中秋礼物,但是那天她显然没有激动的样子。
为什么丈夫贵重的礼物她反应平淡,而女儿小小的礼物她却异样的兴奋呢?
也许就是因为丈夫手里有钱,他的礼物贵在多和价高,只是注重需要送个礼物的形式。而女儿因为没有那样的资本,她在选择礼物的时候要多花费心思,更注重别出心裁的精与巧吧。
这就像学校的老师一样,老教师因为经验丰富,他们习惯于过去成形的套路,认为只要把知识给学生们讲清楚就行了。而年轻教师由于没有形成自己固定的教学风格,于是他们就大胆地进行着各种尝试,他们的思路更阔,创意更新。
实际上,干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当你把一件事情做的越熟练、越成型的时候,同时也是束缚越多、最不自由的时候。虽然他仍然在行动着,但是他只想保持传统、维持现状、求稳怕折腾,干什么事情都谨言慎行,他的思维固化了。
就像这份中秋礼物一样,正是由于女儿手中的资本不足,她的礼物也就只能从另辟蹊径,积极创新,从新奇、从品质上下功夫。但是,如果她有一天也腰缠万贯的时候,她再送给母亲的中秋礼物,也可能会和她父亲的礼物一样一样的。
因此,我认为,所谓的创新,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人们在适应生活、适应工作的过程中被逼出来的。越弱小的,创新能力就越强,他们要想完成工作、解决问题、达到目的,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努力去创意他们的行动。于是,一份事半功倍的中秋礼物就诞生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