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池诗社 ||【散家随笔】我最敬佩的父亲 | 刘卓水
我最敬佩的父亲
◆刘卓水
在一个极其寒冷的冬天,北风吹,雪花飘。灰濛濛的天空白茫茫白大地,看不到野菜找不见草根,除了光秃秃的树干,地面上看不到任何可采食的东西。就在这冰天雪地里,一个瘦小单薄的男孩,艰难地摸到一口冰封的荷塘边,带着求生的希望,脱光身上难以挡寒的破衣,砸冰摸水,探藕充饥,他就是我最敬佩的父亲(这是我父亲平时常说的他一生中做的最傻而又刻骨铭心的一件事)。
我的父亲出生于解放前极其贫穷的家庭,三岁时自己的父亲因病无治而去。幼小失去父爱的他寡言少语,更是没有笑容。
记得我的少儿时代,家境仍然贫困,一年到头也盼不了添一件新衣。而冬天还是特别的冷,雪也下的特别的大。地里的庄稼被积雪覆盖着,农民无事缩在家里干烤着火。这天黄昏,我从村头小学放学回家,听见母亲低声对父亲说:都进腊月了,家里缺钱少粮,一大家子这年怎么过呀!其实母亲不说父亲也知道,可又能怎么办呢?第二天清早父亲就起床了,默默地拎着个破包,踩着积雪悄悄的出门了,谁也不知道他去哪里去干什么?腊月二十九这天傍晚,天空已经昏暗,父亲满身泥渍,用一根木棍挑着半袋米和两条我从未见过的大鱼回来了,全家人欣喜若狂,高兴万分。原来父亲去了江南找一位朋友,把他带到黄泥湖拉网捕鱼,年关出售,挣来的钱全部买米买鱼了。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我和弟妹们吃的非常香甜,非常开心,唯有母亲看着父亲裂口渗血的双手,两眼落下了心痛的泪滴。
当冬天到来时春天离我们也就不远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某一年,地上的雪早已融化,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我们联合大队计划新建一幢砖木结构的大队部,需要从江南购买一批杉木。那个时代没有自由贸易市场,什么物资都受国家调控,加上交通运输落后,更有江水阻隔,若没有熟人熟路,想一下子购进一批木材是不能的事。我的父亲为了在艰难的环境里求生存,十几岁就走南闯北,练出了刚强的体魄和勇敢的胆量。几十年如一日,利用生产队农闲时间,风里来雨里去,到江南深山里花几块钱买一棵大杉树,扛回望江这边卖出,头尾三天时间就能赚一二十块钱,相当于当时一般工作人员半月的工资。由于他诚信厚道,朴实善良,他从山里一路到江边渡口,歇脚之处都交下了最可靠的朋友,一路帮助着父亲,也帮助了我的家。大队干部肯定研究了谁才能担此重任,其中必有我的父亲。一曰的晚上,大队干部徐先旺登门我家,谦和地说明来意,而且开明条件,由大队直补到生产队双倍工分作报酬,父亲也没把握,只是答应试试。第二天他带着干部徐先旺直奔江南七峰山,找到终生之交历任大队书记的纪春发(父母都亲切地叫他哥哥,我和弟妹尊称他伯伯,我家困难之时,他给予了最大的帮助)。经过面商后由双方公社出证明做保障,这批木材从采伐到顺利运回,只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联合大队部后来改为迎江村部,现在还坐落在华莲公路的东面,合并雷江村后成了历史的产物。这是我父亲一生中做的最大也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常常引以自豪。
我的父亲今年已八十整岁了,虽然头发稀疏满口假牙,但耳不聋眼不花腰不弯,身体康健,一生勤劳成习仍然耕种田地,自食其力,不愿增加儿女们的负担。现在物质条件好了,棉大衣羽绒服,毛皮鞋保暖裤,而冬天却不再冷,再也见不到从前那样大的雪。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我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生活日新月异,衣食无忧。父亲想着当年两手空空从枞阳县逃荒来到望江,一无所有,再看今天儿女们家家住楼房买轿车,孙辈们上大学读硕士,个个有出息,喜不胜喜,话也多了,笑也有了。天天鱼肉顿顿酒,空调房里看西游。晚年幸福又安乐,喜笑颜开再无愁。
我的父亲一生顽强不屈,纯朴厚道,勤劳善良,虽然普通平凡,却永远保持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本色。
我敬佩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