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识古玉“钻孔痕”(完结篇)
古砣工痕第二要义是“钻孔痕”
由于古玉的工痕直接取决于所使用的工具,利用现代工具无论如何也仿不出古代工艺痕迹,“钻孔”是古玉鉴识中又一重“点”所在,不可忽视。
古玉钻孔工艺发展过程,可分为两大部分(续):
二是管钻工艺:管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其比桯钻的功能性有了很大的增加,特别是到了金属时代,由于金属管钻效率的大大提高,管钻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功能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管钻的功能主要有三:
一是用来打孔:管钻的特点是可以打大孔,中间是空心的,可以加速冷却,不容易磨损钻头,所以管钻一般用来打较大的孔,比如玉璧的孔和玉琮的孔都是用管钻来打的。史前管钻中,也常出现双面对钻而残留的台阶,又称为“台痕”(图6)
图6-1:管钻台痕
图6-2:管钻台痕芯
二是用来定位:一些透雕件先在底稿上打孔定位,然后拉丝切割,严格说来,定位也是管钻打孔,但打孔的目的是要成“孔”,而打稿孔的目的是要“定位”(图7)
图7:定位孔
三是用来下料:只需要利用管状工具带动潮湿解玉砂,磨掉管壁一般厚的圆圈,即可下料成孔,有类似于线切割却效率高于线切割。从汉代起开始使用大型铁制管钻加工玉璧,内孔及外缘全部用管钻制作(图8)
图8-1:管钻开料(外)
用来掏膛:用管钻把瓶、碗、杯等中空玉器腹膛内的玉料须取出(图9)
图9-1
图9-2
钻孔,无论是桯钻还是管钻,都用潮湿的解玉砂为介质,由于进入钻孔的解玉砂的粗细不同,都会在孔壁残留间距不等、深浅不一的螺旋状痕(图10)
图10-1
注意区别:桯钻与管钻都会在孔壁残留不均匀的螺旋纹,但两者痕迹不同。相对于桯钻,管钻孔道更为规则,孔壁相对圆滑,孔道较大。解玉砂在加工过程中反复研磨孔壁,因此包浆较好,而桯钻孔壁相对较为粗犷。
钻孔是鉴别古玉工痕的一个重点,相对其他方面来说,钻孔痕不易仿到位,所以相对容易掌握。现代电动金属工具钻孔,有两个特点:一是管孔比较标准、规范(直孔),二是孔壁平滑精细,即使有螺旋痕残留,也是规矩平行的螺旋纹,容易辨识分别(图11)
希望本文能给各位藏友带来帮助
藏玉路上 有您有我
身藏千年玉・胸怀万古情
拍卖
交易
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