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的90后身负巨额债务:享乐主义正在“摧毁”中国下一代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70后的人生,90后的人生有何不同?
对于人生的诠释与定义,每个年代有属于它的特有答案,每个人的主观意识凝结成了集体意识,而集体的意识不过是整个社会意识的缩影。
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处的成长年代与时代的变迁让每个年代的人都对生活对人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家诠释,这其中也包括了人生观与消费观,同样九零后也不例外。
对于众多70后来说,人生的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要成家立业,光耀名门,要认真工作勤奋节俭,70后的生活还处在集体意识更为强烈的时期,他们大多更加隐忍,更加重视集体。
仅仅只是20年之隔,成长于21世纪的90后们,活出了与70后截然不同的人生姿态,他们自由,个性,洒脱,开放,同时也活在当下。
对比来说,似乎这个年代的人变得越来越“自私”,不再过多考虑集体,而是过多的在意自己能否拥有舒适人生。

一、90后债务大调查

据有关报道调查,2021年《当代青年消费报告》显示,我国有1.75亿90后,其中13.4%的年轻人没有任何负债,而86.6%的90后都接触信贷产品,换言之,86%的90后都有着巨额负债情况,这一数据引发了巨大的热议。
很多人对此提出了评判态度,认为当代年轻人掉入了过度消费的深渊之中,没有把钱花在刚需之上,掉入了享乐主义下的消费深渊,当代年轻人真是虚荣又自私。从这个角度来看,享乐主义正在"摧毁"中国下一代。
也有一部分人表示,这是一种极为正常的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不必过度焦虑,数据也直观地展现90后与众不同的消费观。
除还房贷外,超60%的90后将消费贷用于提升生活品质与休闲之上,这主要涉及到了懒人经济,宠物经济,养生热潮,颜值经济与娱乐产业等五个方面。
然而《报告》中的结论却显示了,大部分90后的负债并没有用在“刚需”类消费上,增加的非刚需消费让他们陷入了攀比,炫耀之中,这是不合理的,也是值得批判的,大部分90后的债务偿还能力并不乐观,却依旧用非刚需类消费标榜自身地位与脸面显得过于极端。
由此可见,90后的确在自由,开放的社会氛围更加注重自身精神层面的享受,甚至不惜贷款来满足自己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是什么造就了解他们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观?

二、影响90债务现状的因素

一个社会现状出现的原因,不仅是客观环境的产物也是主观能动性的产物,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主观消费动机与消费意愿
1.大环境缔造的自由,享乐式消费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大众的温饱问题得到了普遍的解决,成长于温饱富足年代的90后,自然不需要过度的未雨绸缪,换言之,他们不必考虑吃穿问题,他们只管考虑吃的好不好,穿得好不好,而不是能不能吃饱,能不能有衣服穿。
在马斯洛需要层次中,当一个的低级生理需求得到了满足之后,古人云“饱暖思淫欲”,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向往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因此,在追求自身精神需求的满足同时,也会要求自己有着更加满意的生活现状,多元文化的涌进与国内生活水平的提升,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的精力投身在自我享受与自我建设之中。
这一代人不同于老一辈人,他们是为自己而活,将人的主体性与独立性发挥到了极致,这并不是自私,任何一种追随本心的生活态度都是应该认可的。
表现在消费观上,就更加追求自身的精致与享受,譬如美容,宠物,娱乐,都代表着他们对于精神层面满足的高度渴望。
自由而开放的个性带来了自由而“不计后果”的消费,人均负债12万的90后在背负债务的时候,也在重新定义人生的诠释方式。
2.消费主义与攀比心理的个人
在抓住了90后的心理特征后,无数商家投其所好,打着享受生活,自我愉悦的噱头让无数年轻人在背负债务的同时,也要买上根本不需要的某些非刚需产品(譬如最新款苹果手机,最新款球鞋)。
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消费主义洗脑下,攀比心理的盛行,高档品能够给予人的不是商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它给人带来的面子需求满足带来的价值。
同样做工,性价比更高的商品不一定会得到别人的青睐,有头有脸的商品,仅仅是在品牌效应的包装下,就能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在享受自我的同时,无数年轻人也在盲目消费,用以满足自己的攀比与炫耀心理,这是可悲的,也是不应提倡的。
高额负债带来了的假精致并不能缓解本质上的缺钱问题,月月工资,月月光,所生不多的余额,如何支撑起未来可能出现的某些变故,享受当下都跑无可厚非,然而毫无准备的人生规划与缺失的风险规避行为,无法解决人生中的重要事件。
花钱是种能力,精致生活不应过多评判,而理性消费永远不会使人陷入难堪境地,由内散发出的自信与光芒并不是攀比消费就能达到,精致生活也应适可而止。
- The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