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掉进了「改变自己」和「改变他人」的怪圈?| 心理学中“改变的悖论”

作者:刘芳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业10年,个案累积2000-4000小时

一大早,我的一个来访者给我发了这么一段话:

亲爱的芳芳,和你分享一件很惊喜的事情。我儿子在我和我老公都同意并实施给他停了半年幼儿园的情况下,他昨天在和我妈妈去公园玩耍的时候,正巧遇到了他们幼儿园的老师正好带着他们班同学在秋游。

开始呢,我妈妈让他去跟老师打招呼的时候,他的表情非常失落,不愿意过去。后面老师发现了他,就主动过来跟他打招呼,说想他了。我儿子特别开心地跟老师合影,在离开的时候他表现出了一些失落感,然后,他就表示要去上幼儿园。

他的转变让我非常惊喜,也印证了有一次你对我说的话:当你和你的老公都彻底放弃要强迫他去幼儿园的念头的时候,他才会有所改变。

这个来访者当时来找我的时候,就困在到底要不要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这件事情上。孩子今年9月份刚入园,因为一些不知名的原因,一直哭着不愿意去上学。

我们在咨询的过程中,做了很多探索。可以肯定的是,孩子是有很多恐惧的。但父母也同样被引发了很多恐惧。既想陪伴孩子,又担心如果同意了孩子,以后他就更难以适应幼儿园了,那时候父母更难接受了。

当妈妈在咨询中看到了自己的恐惧,就决定先解决自己的恐惧。后来夫妻一起决定先照顾孩子的情绪,缓缓再上幼儿园。

但,没想到的是,不再逼迫孩子改变的时候,孩子反而自己愿意去上幼儿园了。

由此,我真心再一次感叹,完形心理学里面所讲的“改变的悖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现象。

1

当你不想改变的时候,改变就发生了。

完形心理学创始人皮尔斯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当你不想改变的时候,改变就发生了。

Arnold Beisser在皮尔斯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改变的悖论:Change occurs when one becomes what he is, not when he tries to become what he is not(Beisser,1970)。中文的翻译是:“改变发生于一个人成为自己的时候,而不是当他试图成为一个他还不是的人的时候。

改变的悖论和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不可分的。它相信个体可以自我调节,所以不试图改变,回到个体当下的样子,真正的改变才会发生。

就像前文中的例子。当孩子不再被父母逼迫着去上幼儿园时,他自己这个个体才会开始有自己选择的空间:我到底要不要去上幼儿园。

2

当你不想改变的时候,改变就发生了。

1、作用力产生反作用力。自我对抗不停止,就没有功夫谈改变。

试想一下,当你想要改变自己的时候,是不是产生了一个力,想要把自己拉到另外一个自己想要的状态里?而且因为是想要改变自己,所以其实是不接纳现状的。这种力是一种逼迫的拉力。

当产生了这个力的时候,根据力学定律,我们的内在一定会产生反作用力。程度相等,方向相反。这个反作用力,就是不想改变的力。

两个力就开始了对抗。

力气都花在自我对抗上了,也就无所谓改变了。

几乎每个人都有的拖延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拖延症的产生,是因为我们没有完成我们计划中的事情。而当我们开始列计划的时候,其实就开始想要把自己拖离当下的状态了。

这时候,另外一个想反抗的力量就同时产生。所以,两个力量一直在对抗,于是拖延就犯了,不仅仅事情没做成,自己心还累得很。一直里面一直在打架。

我们应该很少会拖延着不去看电影,不去吃好吃的,不去想去的地方吧。因为这些是自己真的想做的,所以就没有所谓的对抗。

对于孩子,也是一样。如果你一直叫他做一件事情,久了他就开始反抗了。甚至有时候明明他自己也想做,但因为你一直催促,他就必然生出反作用力,必然开始对抗。

所以,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别人,自己和别人是几乎不可能被改变的。

2、真的不想改变,就会停止自我抗争。反而可以回到自己身上,开始有空间选择到底要不要换一种方式。

在书籍《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里,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无法找到一些有效的方法去强制性的改变他人。强制性改变只能通过剥削、压迫和统治等破坏性方式来发生。在建设性的、真正的改变成为可能之前,一个人必须真正的做回他自己。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真正发自内心地自己想改变,必须要让他先做回自己。而做回自己,就是接纳自己,不要再想着改变自己。

有太多溺水的人,刚开始因为害怕不断挣扎,想赶紧浮出水面。在挣扎中,反而越来越下沉。当最后晕过去的时候,因为停止了挣扎,反而放松了,也就浮了起来,被冲到沙滩上,最后得救。

真的停止改变,停止抗争,反而重获了新生。

身边也有很多不会怀孕的人。为了要怀孕,用尽了各种办法。一会儿去这个医院,一会儿去那个诊所。不管怎么样,身心一直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可不管用了什么办法都怀不上孩子。最后,决定放弃的时候,反而很快就怀上了!

因为当真的放弃,不再一定要怀孕的时候,内心停止了挣扎和抗争,反而放松了下来。孕育一个生命,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3

那么,在人生中,我们如何利用这个改变的悖论,来让生活更省力,更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状态呢?

1、不与自己对抗,看到每个现状的益处

在武志红的书籍《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中,有一篇文章是《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书中说到,坏习惯是一个人人格的一部分,接受它才能更好地改变它。每一个坏习惯,它一定曾让你获益。

这里说的坏习惯,其实只是我们对它的定位。我们不接纳的不接受的,都视之为坏习惯。如果去和它们对抗,那么,我们不仅更加改变不了,还让自己内耗特别大,特别辛苦。

因此,可以给坏习惯起码的尊重和允许,在接纳中,让其自然的转化,改变。

可以做以下的练习:

▲ 罗列出目前自己很不能接受的坏习惯。选出其中最想要改变的一个。

▲ 写出这个坏习惯带给自己的各种困扰。因为这些困扰,所以很想要离开它。

▲ 再写出这个坏习惯带给自己的好处。一个东西会存在,一定有它的意义。所以,好好想想,这个坏习惯从过去开始到现在,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比如玩游戏,可以让你休息,让你交到一些朋友等等。

▲ 跟这个坏习惯说谢谢。

这个练习做到这里就够了。当我们和坏习惯和解,不再对抗的时候,接下去会发生什么,就静静等待。

一种对自己造成困扰的习惯,之所以会一直都在,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对抗它。当我们收回对抗,它也就失去了持续存在的动力。

2、不断调整改变的方向,直到自己真的想去为止

台湾著名心理治疗师王敬伟曾经说过:我们的内在,都是四分五裂的。很多时候都在互相打架。

就像我们想要改变,又有一个力量拉着自己不改变一样,其实是内在的两个声音在打架。所以,这个时候去做这个事情,阻力是非常大的。

虽然有阻力,但无法忽略的是,我们内在确实是有改变的动力的,只是还没有那么强烈,内在的各个声音还无法统一。

那么,我们可以调整改变的方向或者强度,让阻抗变小,让改变没有那么困难。

比如,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日更文字2000+。但在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百般拖延,抗拒,找各种理由不做。最后不仅啥都没写出来,自己还内耗得很累。

那么,试看看,把目标定成日更文字500+。这样一个努力一点点就能达到的目标,自己就不会那么抗拒。如果今天多写了文字,或者甚至写成了一篇长文,就给自己一些奖励和犒劳。如此,每天的心情都会很好,而且,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地就达到了自己想要改变的目标。

如果一件事,只有做与不做,没有这种程度差别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时间上有所调整。

比如,孩子又想要去打篮球,又想着作业没写。困在两者之间,到最后,时间浪费了,啥事都没做。

那么,我们可以为这两个需要各自安排时间。如果刚好小伙伴们都在等着一起打篮球,那么,就好好地先去打篮球;再把平常看课外书的时间先分给作业,保证作业的完成。

这样,通过有意识地调整,我们就可以让两个需要都被满足。

两个需要就不用一直在打架。

《佛遗教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意思是,当我们把心都放在同一个地方,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所以,我们要尽量把内在的冲突降低,甚至消除。让每一个部分的声音都可以被听到,被满足,那么,就可以尽量全心全意投注到当下的事情中,而不是总是自我对抗。

3、充分体验停止改变后有可能的倒退,积蓄真正改变的内驱力。

我们总是会害怕,如果停止改变了,是不是马上会有很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不敢允许自己不努力去改变。

确实,在这种恐惧的驱使下,我们是很难不去做点什么的。但,如果真的觉得很难改变,改变的很辛苦,那,可以试试就先不改变了。

先不改变,紧随而来的,可能真的会有一些不好的结果。那么,我们就充分去经历这个结果,以及这个结果带给我们的痛苦。

在这个痛苦里面呆久了,呆够了,我们就真的产生内驱力,愿意走出来了。

我一个朋友的女儿今年读幼儿园大班,换牙齿的时候,长了一颗歪了的牙齿。眼见着这颗牙齿越来越大,会影响到旁边的牙齿。爸爸就一定要带孩子去把牙齿拔掉。但孩子因为害怕,怎么说都不去,每次都号啕大哭。强制去过几次,都因为怎么都不配合,无法拔除。

妈妈心疼,说不拔就不拔吧。爸爸和妈妈陷入了争执。

当然,确实孩子也大了,无法强制。所以就只能由着她,由着长歪的牙齿。

后来,牙齿越来越大,开始影响了长相。孩子班上的几个同学在讨论时就开始说到孩子的牙齿,说不好看,以后还会更难看。孩子听进去了小伙伴的话,也真的在意自己的长相,回来后,就自己要求去拔牙了。

这次拔牙,是孩子自己决定的,来自于自己的内驱力,所以过程很听话,很顺利,后期的康复也很顺从。这个事情也就解决了。

但凡存在自我抗争的改变,都可以先等等。看起来是浪费时间,但等那个内驱力真正唤起的时候,则是非常迅速且高效的改变。

4

End:自我接纳才是最大的改变

对待别人,对待自己,都是一样。只有接纳,才有下一步自发改变的可能。

甚至,真正接纳,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改变。

在书籍《格式塔咨询与治疗技术》里说到,“当一个来访者能够深刻地领会自我接纳的含义时,事实上,此刻他自己惯常的态度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或根本性地)的变化。

也就是说,看起来我们并没有想要改变,一定要去那个地方了。但是这个自我接纳的态度,不硬逼着自己的态度,本身就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那时候,自己或他人真的要不要改变,其实也无所谓了。

刘芳芳 

我们是抉择者

向上滑动阅览

 擅长领域

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身心失调,抑郁、焦虑倾向等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困扰,个人成长等。

 受训背景

>  应用心理学本科;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怀众心理内容总监;

>  王敬伟深度疗愈课程福建省组织者。于09年开始组织王敬伟老师课程并跟随学习与成长至今,于2013年开始参加王敬伟宽恕疗愈导师班并接受深度训练和疗愈至今。

>  系统受训于辛思洁人际反馈模式的团体带领者训练课程,对关系、沟通有一个全新视角的认识和训练。

>  跟随李淑充老师学习身心整合系列课程。

>  15年专注心理学的钻研与探索,致力于实践“如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以及“如何拥有更有品质的关系”。目前主要通过写作和心理咨询的方式,普及和实践心理学。

>  受训时数:2500小时

>  个人体验:约500小时

>  督导:700小时

 成长感言

随着年岁渐长,随着自己成为一个妈妈,关于一个人“怎样才可以活得好”这个问题,似乎有了更多的思考。在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我们真的会遇到太多的问题,面临太多的关卡。怎么走过去?怎么才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真的一步一步在往前走,也真的一点一滴在解决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真的很困难,一度在想是不是跨越不了了。但一次又一次,在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下,在自己的愿心下,真的跨越了过去,竟柳暗花明,走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所以,我理解你在这个路程中的艰辛,以及你在这个阶段要去面对和承担的一切;我也因为自己的经历,有更多的信心:我能走过去,你也一样!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

 对咨询的看法

每次我作为来访者去接受咨询,我就成为一个纯粹的求助者。那意味着,我不再逼迫自己,不再想办法拯救自己,不再焦虑该怎么办。因为,我把这些部分都交给了眼前的咨询师,而我要做的,就只是信任她而已。

那是一种真正的放松和滋养。关乎自己的各种难题,也有了一个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安放。如果说爱自己,我觉得这是真正爱自己的方式。因为,有一个人,会如此关注我,并且投注了他/她很宝贵的时间在我的问题上。除了解决问题,仅仅这份关注,就特别有疗愈力。

因此,我也邀请你,在人生的某一些阶段,将自己以及自己的所有问题,来这里安放。你值得被认真对待。我也因为被认真对待过,所以,知道如何认真对待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