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乃廷先生有文章谈到,今天的涉县偏城一带历史上也曾属过山西省辽阳县(今左权)管辖。去年年底至今年四、五月份,在几篇有关文史地理杂说文字中,山雨也曾谈及“辽州”政区沿革问题。如果能作为一个课题加以共同探讨,山雨还是很愿意随呼而应的。马先生以现今涉县域内北半部个别寺庙、路桥碑刻文字内容和他本人及他人童年记忆为论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真乃学人本色!关于“偏城”一带到底是否曾被“辽阳”(今左权)管辖过,事必得先探究“辽阳”(今左权)之本身。山雨为保持思维的一贯与概念的周延,宁愿用“辽州”这个词语而不只谈“辽阳”(东北地区的“辽阳”和“辽州”,这里山雨暂且不谈)。现今或说山雨先父一辈口头上的“辽州”己然大致只是而今的左权县了。马先生父母辈说的“辽州”,结合语境,应是指“老辽州”意义上的“辽州”之东南。查询隋唐五代宋金文史地理资料,发观:今山西与河北交界一带的“辽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始置。治所在乐平(今昔阳西南)。大业初废。唐武德八年(625)改辽州,复置,移治辽山(今左权)。这大约就是我们所说的”老辽州”了。其辖境相当于今天的山西左权、和顺、榆社等县地。成书于唐宪宗(李纯)元和八年(813)(宰相李吉甫)的地理学专著《元和志》即《元和郡县图志》说得更明白更直接,卷十三·仪州条说:箕州“因辽山县界箕山为名”。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左权、榆社等县地及河北涉县北部地区。问题是,这里的“河北涉县北部”地区,指的到底是哪里,就后来未合并时的涉县30来个乡镇而言,相当于“如今”的哪几个乡镇地土范围?
到唐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712),箕州即老的辽州已改为仪州。五代十国,县置未变。后梁开平三年(909),仪州复名为辽州,辽山属辽州。十国时,辽州为北汉十二州之一,辽山属辽州。北宋熙宁七年(1074),降平城、和顺二县为镇,入辽山县,隶平定军。元丰八年(1085),复置辽州,辽山属辽州。前述“辽山”亦曾称作“辽阳”,为县,则源于治所在清漳支流轑(译名衍为“辽”)水之阳。山雨查看历史地理之地图,金天德三年(1151),涉县北部“宇庄沟”、“青塔山”和“木井川”等深山区的确在彼时的辽州范围内。是为“辽州东南”角,亦即“涉县北部地区”。查对涉县老的乡镇区划图,发现:偏城、鹿头、青塔界域当时全在辽州境内,宇庄、西戍、木井多半在辽州界,索堡、偏店也搭一点儿辽州界。顺带说一句,山雨近期考索得出结论,宇庄沟口今索堡村后的黑龙洞(旧志称“悬崖洞”)为金兀术完颜宗弼1141年避难处。当时,地属老辽州,无疑?!入元,县置虽仍未变。辽山即辽阳依旧属辽州,隶晋宁路。
但,由山西省黎城县《建置沿革考》记载知:“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将偏城等十三村划入黎城”。又据《涉县地名志》载:“偏城一带自元至元二年(1265)划入黎城县以后,该县先后属潞州、潞安府所管辖。”再查《潞安府志沿革》,知:“......至元二年(1265)并涉县偏城镇等十三村入黎城。”这明确地就是在说,从 1265年元代开始,历经了元、明、清、民国先后共计 675 年,偏城一直属山西省黎城县管辖,为该县的一个乡(平贤乡),下分二里(宇庄里、偏城里)。反过来说就是,从元朝1265年开始,大家熟知的“宇庄沟”一带(包括偏城、青塔等部分地域)就成了黎城的一块“飞地”,虽在当地群众口头上仍称为“辽州”,实己入“潞州”或说归“潞安府”了,算也只能算“老辽州”了!!!从时间跨度上说,“宇庄沟”算“老辽州”,山雨认同马老的说法,即应为始置至入潞(黎),计669年。
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