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
商品在什么时候才能显现出它自身的价值?答案一定是在商品流通以及交易的过程中。
财富在什么时候才能体现出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呢?答案一定也是在它具有交换价值的时候。
货币本身不具备太多价值,尤其是如今我们使用的纸币,它并不像黄金一样,黄金在金本位时代一直都是硬通货,而且黄金作为物品具备较强的使用价值。
如今的货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发行该种货币的政府以自身信誉作为担保及背书的产物,它是政府通过强权给它赋予的具有商品流通环节中媒介的作用。使用该种货币的人们本质上信任的不是制造货币的这一堆纸,而是政府的强权。
财富按照权属可以分为所有权和使用权。按照上面对于货币的推论逻辑看,所有权是一种象征,它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时段为了掘取更好的收益,财富的所有者会放弃暂时的使用权进行交换。这便是“定期存款”或购买其他理财产品和投资的底层逻辑了。
一个人或事一群人之所以心甘情愿把自己积累的财富交付他人投资、管理、使用、支配甚至是消费(消费常常可以穿上投资的外衣让你真假难辨),抛开亲情和其他感情因素外的主要原因就是对于被托付者的信任。而这个信任度的建立是需要基于外在社会环境的约束和内在对于“钱生钱”规则的认可及诱使所致。这也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潜在信任逻辑。正如LP投资于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作为风险投资机构再投资于企业一样,都遵循着上诉这一信任逻辑。
假设不考虑通货膨胀和资金利息成本的前提下,假设一个人对于一百万的所有权是十年;而另外一个人有能力可以向十个人借到同样的一百万,而每个人的使用周期是约定好的十年中的任何一年的话。那么,是否可以判定两个同样都在这十年间都拥有了同样的财富值?这便是我们现在流行的“身价”的概念,一个人身价多少并不能代表他可以随时随地拿出相等于他身价的这笔钱,而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驱使或支配这笔钱。
这些身价远超出他当下能够拿出等同于身价财富的人,他们实际上是在利用某些社会契约或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规则,让自己所做的事情达到和大家对他身价相等的信任度与期望值。这便是现代金融发展的底层逻辑。
其实,所谓的“庞氏骗局”以及“传销活动”或是某些能够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原因也是基于上述这一逻辑作为基础。只是它的发起者的初衷、动机、出发点是建立在欺骗、邪恶和不负责任的基础之上罢了。
有些人投资失败之后,第一时间做得就是赎回及兑付,以此来把损失降到最低,其次会对投资对象进行公开的谴责。个人认为,真正该得到谴责的人只有一种---即拿着投资人的钱去做了根本不产生收益(比如消费)或即使产生收益也与投资人无关的这类人。如果不是基于以上原则,而产生的投资失败,那么你所做得不是去谴责他人,而是该精进自己和擦亮双眼,努力让自己做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并愿意且也有能力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承担后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