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老年俗:请家堂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老家过年期间家家户户最忙碌的时候非除夕这一天莫属了。因为在这一天,除了准备年夜饭、贴春联和“叫驴马骡”以外,最隆重、最庄严的活动是“请家堂”。请家堂,我们这里俗称:请老爷老奶(方言念nia,一声),就是在过春节的时候,将家族中已故亲人的亡灵请回家来,与家人一起过年。

年三十上午,一家人就按照分工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我们家人少,一共才五口人,所以这一天每个人都很忙活。爷爷和爸爸贴对联,屋里屋外,大门,水缸,床头等等,到处都贴上喜庆和吉祥的祝福;奶奶和妈妈则在厨房准备贡养祖先的供品。午饭刚过,爷爷和爸爸便在我家正堂屋里摆上桌子,桌子的两边摆上两把椅子。桌子上摆上鸡、鱼、肉、豆腐、青菜等供品,共计八个盘子八个碗,这还不算烟酒糖茶、果盘、醉枣、馒头等,供品之丰盛是平常所见不到的。而此时的我,也是最嘴馋的。有一次,我趁着大人们忙碌的空档,踮着脚猫着身子悄悄地溜到堂屋门后,站在门后“东露厚露厚,西撒拉撒拉”,确定没人之后,便快速地从桌子上偷一把糖果塞在口袋里。然后,哼着小曲大摇大摆地往外走,心里那个美是无法用词语形容了。可没承想,父亲早就发现了我,刚一出门便被逮了个正着。正当父亲要揍我的时候,奶奶在一旁笑呵呵地说:“先吃后供养,小孩才旺祥。”听到这里,父亲便慢慢地放下了刚举起的手。我确定大人们没有责备之意后,做了个鬼脸,一溜烟地跑了。从那以后,每次春节请家堂,我都要提前品尝品尝桌子上的食物,边吃还边吆喝:“先吃后供养,我这个小孩才旺祥”。惹得一家人哄堂大笑。

此时,爷爷已经把家堂挂在桌子后面的墙上。我家的家堂形似一副中堂画,画面如同一座祠堂,苍松、翠柏、石狮、香烛等点缀其间,庄严而凝重。家堂上面有序地书写着满氏从始祖至今已逝的宗亲名讳。一切准备停当之后,爷爷便喊着爸爸和我一同去“请老爷老奶”。爷爷手持点燃的香在前面领头,我和父亲按次序走在后面。出了门以后,我发现家家户户的男丁们都手持着香、排着队去请家堂。你看,这边一队,那边一排,前面的长者神情肃穆,后面的小孩子打打闹闹,此时的街上是最热闹的。路遇几个小伙伴,我们会相互扮着鬼脸,往对方的队伍里扔几个“摔鞭”。当“摔鞭”炸响的那一刻,大人们往往是拿我们无可奈何,而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却高兴地手舞足蹈。

来到村外,我们朝着墓地方向鞠躬祭拜,爷爷边祭拜边说:“老爷老奶,来家过年啦!”然后,放一挂鞭炮开始返回。回家后,爷爷在各个门口两侧各插一炷香,余下的香插在家堂前面的香炉里。此时,奶奶和妈妈已开始煮水饺。煮好的水饺盛出的第一碗要先端在家堂前供奉,同时全家要跪在家堂前对祖先磕头。其实,这个时候是最神圣的时候了,所有的大人都一脸严肃神圣。奶奶口里还念念有词,说着一些恭敬的话。但是我却是什么也不知道,虽然跟着大人的后面,也是不停地东张西望,盼着念叨完了以后吃饺子呢。

晚饭过后,我们全家聚在家堂前,爷爷便开始给我们讲述祖先们勤勤恳恳、耕读不辍、尊纲守礼的故事。在爷爷年复一年的讲述中,我渐渐地熟知了满氏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舜帝的后代,大明万历年间自直隶省枣强县迁于博兴县。爷爷还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述当年他的祖父是如何勤俭持家,如何与邻里和睦相处受到尊敬的故事,尤其是在讲述祖辈生活艰难、创业不易和他自幼丧母早持家拉吧兄弟姊妹时,还忍不住落下眼泪。最后,还不忘教育我要时刻牢记祖辈们的艰辛史,好好学习,勤俭持家,和睦邻里,光宗耀祖。奶奶则告诉我,请家堂是一件很神圣的祭祖仪式。一般情况下,一户只供奉一幅家堂,即使兄弟几个都分家另过,但只要父母健在,也只在父母住处供奉。父母过世后,各家再置新家堂。置新家堂不能说“买”,要说“请”。旧家堂要在“请”来的新家堂前与纸钱一同焚烧,以“送”列祖列宗搬入新“祠堂”。在爷爷奶奶年复一年的熏陶之下,我渐渐地明白了一些勤俭持家、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博兴当地的一些世风民俗。

这一夜,大人们是不睡觉的,因为他们要不断地在一炷香快要燃尽地时候再续上一炷新香。这叫守岁,也叫“守老爷老奶”。来串门的族亲们相互谈论着这个宗亲活着时怎么好,那个宗亲去世后丧礼如何隆重,大家该在以后如何继承祖辈精神等话题。而我却困得要命,早早地钻到被窝里做美梦去了。

大年初一早上,天不亮大家就开始忙活,忙活之前要先给祖先磕头。大年初一的第一碗饺子照例要先端给祖先享用。吃完饺子,大家便同辈相约到各家各户拜年,去给各家供奉的老爷老奶磕头。走在最前列的哥哥们,往往在磕头时会说“xx过年好啊,给老爷老奶磕头了”之类的话,而我们几个小孩则傻乎乎地跟着磕头,几乎不言语。串门拜年之后,各家各户便张罗着“送老爷老奶”了。“送老爷老奶”的仪式也是很隆重的,全家人跪在家堂前,焚纸磕头,然后将纸灰用碗扣在圈盘里(圈盘:博兴方言,一种托盘),照例是爷爷、父亲和我排着队伍来到村外,跪着将纸灰撒在地上,磕几个头然后返回。至此,整个请家堂的仪式算是全部结束了。

请家堂是千百年来中国人传承下来的一种祭祖仪式,是纪念先人、感恩先人和教育后代的一种重要形式。供奉家堂的习俗起于何时?有人说古已有之,有人说起于明清移民,虽各有所据,但实难详考。不过,供奉家堂既表达了后人对过世老人的一种尊重、追思,也是活着的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充分表达了人们的怀亲念祖的虔诚之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中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祖先信仰”在支撑着我们文化的延续。如今,人们纪念祖先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请家堂祭祖的形式渐渐被人们遗忘,很多人家的家堂轴子甚至也束之高阁。但无论传统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其中的文化内涵却需要我们后人继承和发扬。因为那里面有“一辈辈的人烟”,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厚重,传承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作者:满学伟,博兴县吕艺镇人,滨州市诗词学会会员,博兴县诗词学会会员。

(0)

相关推荐

  • 高小莉丨家长的言行,最好的家规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指的是"孝"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自古以来,不管是大家族成书成文的家规还是小家庭口头教导孩子的家训,无不或明或暗地渗透着一个&qu ...

  • 灵璧记忆:俺奶

    奶  奶 文/王新 奶奶姓吴,没有名字,因为身体稍胖庄里上人背地里都叫她"老胖".小时候但凡遇到不认识我的人就会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旁边人会是说"老 ...

  • 人间章回:过年(作者 谭丰华)

    我小时候喜欢过年,但并不喜欢守岁,熬夜守岁,在长辈心中或不可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到了深夜,往往困得低枝倒挂时,倒头便睡,待爆竹声如釜中豆炸时,一觉醒来,公鸡的啼叫声已此起彼伏. 大年 ...

  • 过年时祭祖,陌生老人叮嘱小孩一句话,让他爹躲过灾难

    明朝成化年间,到了年关,生意人顾田晴带着老婆李氏和儿子小俊,回乡下老家过年.他在县城里经营一家桐油店,从外地采购桐油回来卖.每一年的春节,他都会带着家人,坐着牛车回家,跟父母一起过年. 回到家里,顾田 ...

  • 杨颖 : 祭 奶 奶

    杨颖,女,汉族,1983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经济师,万荣县王显乡杨庄村人.现供职于河津市某行政机关从事人事管理工作. 人这一生,最割舍不断的是骨肉相连,一次次地从梦中哭醒,我知道,是奶奶想我了,我也 ...

  • 年俗②:请家堂敬祖衍家风

    身居他乡,过年的鞭炮一响起,总记起家乡和家乡的亲人,所以年前必须赶回老家,到故去的先人们墓地祭祀,似乎祭祀完祖先,这个年过得才踏实.祭祖时,总想起过去家乡那传统的年俗:请家堂.供灶王.祭奠天地三界.似 ...

  • 鲁中过年习俗:请家堂

    文/乐军 在我的老家鲁中一带,过年有"请家堂"的习俗,并且是节日的重要内容之一. 何谓"家堂"?家即家族史,是血统传承繁衍过程的记载,堂即庙堂,也就是家庙或祠堂 ...

  • 鲁中过年习俗:请家堂

    文/乐军 在我的老家鲁中一带,过年有"请家堂"的习俗,并且是节日的重要内容之一. 何谓"家堂"?家即家族史,是血统传承繁衍过程的记载,堂即庙堂,也就是家庙或祠堂 ...

  • 贾桂和:​老杨请家堂

    老杨请家堂 山东济南  贾和桂 依照当地年俗,农历腊月三十中午饭后,家家户户便开始请家堂. 请家堂,宗旨就是把已过逝的先人的神灵请回家过年.这个仪式在我们当地的年俗活动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 请了家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请家堂/宋维运

    在我们莒北农村,过年规模最大最庄重的祭祀活动就是请家堂了.从年除夕傍晚迎家堂开始,到大年初一傍晚送家堂为止.有老家堂和服家堂之分,老家堂是在一个大家族里,由族长或者有威望的牵头,每家每户凑些钱,置办上 ...

  • 博兴年俗记忆:磕头趣谈

    磕头,在博兴不叫磕头,而是叫"扩头",这是博兴方言的发音.谁要是和别人说磕头时,说的是磕头而不是"扩头",那他一定会被别人笑话.曾经有一个人,去外地上了半年学, ...

  • 张堂玉散文:过年辞灶请送家堂

    小年快乐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过年辞灶请送家堂   文/张堂玉   上世纪五六十 ...

  • 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现场演唱《请茶歌》,歌声清新如水,太好听了

    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现场演唱《请茶歌》,歌声清新如水,太好听了

  • 圣家堂的照片

    Apr 11,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