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叫声中的领悟|沈骏
认真读了6月1日刊登在《文汇报》“笔会”副刊上刘云耕《写给大朋友们的话》这篇文章,和以此文作序的刘云耕与孙女刘月珥合著的《我想尖叫——悠悠日记》。作为一位大朋友,我把书本里的那些话都听进去了,有了一些自己的领悟和理解。
一
“悠悠日记”,似乎尖叫出一代孩子的心声;“爷爷的话”,真诚坦露了老一辈的思考与呼应。作者直率、坦然的语言表达,爷孙俩不受代沟阻碍的互动、沟通、理解和对话,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崭新的形式。用这种分角色方式来写实著书,在教育书坛上也稀有所见,着实让人肃然起敬,也为之鼓掌、点赞、喝彩。这本书叙述的人、事、物,都是取之于生活的“原材料”,真切、坦诚又实在,所释放的正能量和社会责任感,自然吸引眼球,令人感慨地走入了家长群的眼帘,也让无数家庭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单个家庭的本身,直接辐射到社会的广阔层面。
家庭、孩子、教育等词语,那么的熟悉又有些许陌生,始终是老生常谈回避不了又好像难以解疑释惑显得有些沉重的话题。这话题一直以来也是社会及家庭研究、探索和实践的永恒主题。如何培养教育孩子?说说容易,做做确实复杂,也很难。但是再怎样也得做,“存在决定意识”,这是现实状况“引逼”的必然。相当一部分家长在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往往用“老套路”“惯性思维”去教育孩子而自以为是,或者以“从众心理”跟风式地去进行孩子的教育,由此带来的困惑、迷茫甚至束手无策,似乎难以避免。
二
选读这篇文章及所代序的书本,能够让社会、教育界和更多的家长(包括孩子的父母及上一辈),在孩子所处“灌输教育”阶段,注意弃之粗暴、威逼、简单、冷漠、不屑一顾、居高临下和家庭式“官腔”等方式、方法,遵循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成长规律,懂得、掌握和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技巧,用“平等与朋友”式来打开彼此间心灵的窗口,聆听孩子们发之内心的倾诉。通过谈心、交流,引导和帮助孩子沿着正确、健康的道路成长,其实际意义不可低估。
没有儿时的“童趣、天真、好问和奇想”,就难有成人后的“成熟、创新、专业和能力”。孩子们接受义务教育是基础性的,然后到一定的学年必然会选择专业,投入专业,在专业中汲取知识,展露才华,因为市场经济是细分经济,社会群体是分工合作,人际之间是互补协同。只是孩子所选专业是自己兴趣爱好所在,是发挥自身特点所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
“望子成龙”没有错,有哪个家长不指望呢?培养成聪明睿智、高尚谦和的下一代又何尝不是社会的共识?犹如正确对待“森林与树木的关系”一样,培养教育应有大方向、大目标和大方针,但在具体操作中也要注重个性特点,切忌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标准化,这既不符合实际,也极易抹杀想象力和挫灭创意性。这些年,素质教育在不断加强,并在教育机制中有所突破,同时,也要看到在读书、升学的应试教育“指挥棒”一时半会儿尚难改变,在这种状况下,相信从仅剩的某些空间里,也还是能有所作为的。这篇文章和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某种示范。
三
现实也告诉我们,孩子所学的专业待踏上社会后,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与就(职)业完全对口的比例也不是很高(这不包括从事专业对口工作之后,再次跳出已学专业的)。能跨专业领域去工作就业,或在原专业岗位上面对新科技、新变化和新挑战,必然都需及时、主动去更新知识和提升能级,这就涉及其中的关键之点,即在教育过程中前瞻性地培养孩子们的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相对而言,人(这是集合概念)可以改变环境,但基本的也是更为主要的是环境塑造人。先天和后天的因素都起着各自重要的作用,在客观条件已定的情况下,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则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今后应对人生各种挑战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工具”。
从小培养人才,家庭是基础,父母是孩子人生教育的第一老师;学校是重地,教书育人是这类机构最基本功能,教师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工程师,尽心尽力教育好孩子亦是教师的职责所在;社会是大环境,尊师重教是理念,是风尚,更是应永久倡导的一种美德。
教育的最终目标及基本方针必须一以贯之,始终不渝。随着时代、环境和条件变了,尤其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时间、空间的距离和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交往方式等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巨大变化,某些变化甚至带有突破性和再造性。因此,对孩子教育的具体思路、途径和方法等也必须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完善,使之相适应,相匹配,甚至在一些抓手上要有所超前。如果社会各界都围绕着这关乎“命运”的大事,尽心尽责,各司其职,又能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就能造就和形成孩子茁壮成长的良好条件及氛围。
四
经过基础性、系统性和阶段性教育,一些孩子或能成长为全才,在有广度的同时也可能会缺乏些深度,而绝大多数孩子则会成长为各门各类的专才,包括众多掌握职业技能的工匠,他们能在所涉专业(岗位)上,做精做细,创新创造,有更多机会在团队里承担起个体特有的角色,参与或引领行业中某项专业工作。因此,适者生存,适宜的才是更好的,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对孩子教育是弊多益少。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传承和寄托,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新时代为孩子的教育提供了新舞台,带来了新希望。阅读此代序文章及书籍,但愿能以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视角,从中引发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我们如何做才能更灵、更好、更有效?”等深层次的思考,并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信在社会特色和制度优势中,科学地把握人性本质和孩儿心理学原理,把握青少年在人生阶段性中的特征,共同关注和关心对孩子的教育,读懂、理解、尊重和包容孩子的童真、心态、求知、发泄和一己空间,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地实施好教育,一定能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身心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成为国家持续发展和进步之栋梁。
202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