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旸:这才是成功的人生

类似大飞机这种超级大项目,其中的种种复杂之处,往往远超外人的想象。比如对于供应商的管理,造大飞机这一行,就比一般行业复杂得多。一般行业对供应商也有管理,但主要体现在产品质检和交货时间上,可对于飞机制造业来说,供应商管理甚至可以算作是一种核心技术。

对这种核心技术,我国以往并不熟悉。在制造C919大飞机时,在这方面就需要学习。在一次访谈中,C919的研发人员提到了一本书,说从这本书中学到不少供应商管理的知识。这本书就是波音747总设计师乔·萨特(Joe Sutter)所著的《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是乔·萨特的个人回忆录,主要内容是他领导研发波音747的整个过程。波音747可能是迄今为止最成功、名气最大的民航飞机。尤其是波音747-400,庞大的机身、宽敞的双通道客舱、独特的驼峰外表,都让人过目难忘。

在波音公司的历史上,747应该是最成功的机型,给波音公司创造了大笔利润。正如作者所说,在一般人看来,波音研发这款飞机并取得成功,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747的诞生过程,不但复杂,而且艰苦,“如果有哪个飞机项目是自立项之日起,边看似终将走向失败的深渊,那就是747项目。”

波音公司当初为什么会对747这款明星机型那么不“友好”呢?

乔·萨特出生在西雅图,从小就是个航空爱好者。他成长的岁月,正是航空业和波音公司大发展的时候。和一般小孩梦想当飞行员不同,乔·萨特从小就想当个飞机设计师。长大成人以后,他如愿以偿,进入波音公司工作,成了一名飞机设计师。

在《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这本书中,萨特讲了很多波音公司早期的事情。有些可能大家想不到,比如下面这个。

二战中大出风头的“超级空中堡垒”B-29,和战后大出风头的B-52都是波音公司的产品。下面是这两架飞机的图片。

看这两张图片,除了发动机不同以外——B-29使用螺旋桨发动机,B-52是喷气式发动机,这两架飞机还有什么明显不同?

是机翼的形状不同。B-29是平直机翼。自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以来,飞机机翼一直都是这样——机翼垂直于机体。B-52采用的则是后掠翼——机翼和机体不再是垂直的,而是向后斜,斜的角度是三十多度。

这个变化看起来没什么,但在当时却解决了大问题。

当速度达到音速的70%时,飞机会突然变得不稳定,甚至就此坠毁。这被称为“马赫现象”。波音公司的飞机设计人员对此束手无策,找不到解决办法。

1945年,二战结束。作为战胜国,美国军方进入德国。波音公司首席空气动力学家奉命跟着一起去调查德国的航空技术。在一口干枯的水井中,他们发现了德国人丢弃的一些文件。首席一看这些文件,喜出望外。原来德国人已经找到了克服马赫现象的办法,那就是后掠翼。

首席赶紧把这个信息告知波音公司的同事。波音公司就此改进了B-47飞机,把垂直机翼改为后掠翼,后来又有了B-52.

把垂直机翼改成后掠翼,看起来好像只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但很多技术发展就是这样,掌握了以后回头看,很简单,但当初要是没人告诉你,你就是想不到。

而且,对特别复杂的工程项目来说,设计人员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大部分事情都不可能去创新,而是沿袭过去的做法。这就形成了一种难以突破的思维定式。善于创新的人,就是能适时突破思维定式的人。

这本书中,类似这样的民用航空业的早期故事,还有很多。篇幅所限,就不再多说了。下面几种讲讲747开始的坎坷命运。

现在看,747这种宽体大客机,可以完成不降落的洲际航行,而且载客量大,燃油效率高,民航公司肯定欢迎。波音公司启动这个项目,应该是重中之重,怎么还会命运坎坷呢?

这是因为,波音公司当时面临着看上去更好的投资方向,那就是超音速客机。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超音速客机才是未来的趋势。只是比现有飞机更大一些的747,研发出来也会有市场,但这个市场一定是暂时的,747很快就会被超音速客机所取代。一言以蔽之,747就是个过渡性的项目。

这就是747在众人看来“立项之日起,就注定终将失败”的原因。

也正是因此,萨特才被选来作为747项目的总设计师。虽然此前经历了707、737等项目的研发,但在波音公司,萨特只能算是资历较浅的年轻人。所以,才把他派到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747项目中来。那些能力强、资历深、前途光明的人,都集中到超音速项目组了。

当时,波音公司把优质资源大量投向超音速客机项目,不仅如此,波音公司还受命研制开发“土星”火箭。737等项目还需要后续改进研发。这样一来,波音公司的资金陷入了紧张。747能得到的资源,更少了。

说起来难以置信,747这款后来的明星机型,在研发时,研发团队甚至没有条件集中工作,而是分散在波音公司各处——哪里有空余地方,就凑合在那里。而萨特这个总设计师,几年如一日,每天都要开车在各处来回奔波。其中有一次在铁路道口险些被火车撞上……

研发超音速客机的团队,则在豪华宽敞的新办公楼里工作,新办公楼之大,能装得下超音速客机的全尺寸模型。747团队的人每次到超音速团队去办事,都气不打一处来。

1960年代,超音速客机和登月等重点项目一起,被列入美国的战略工程。美国要通过这些伟大的项目,向世人证明美国超强的实力。可惜,超音速客机最终还是宣告失败,因为它违反了基本的物理学。

基本的物理学就是:要超音速飞行,飞机消耗的燃料会大幅增加。英法研制出来的协和式飞机,载客量100人,和载客量400人的波音飞机耗油量差不多。这注定了超音速客机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英法的协和式飞机在一次重大空难以后宣布停飞,也不再生产。实际上,协和式飞机的失败,不仅是由于那次空难。经济上的不合算,是更重要的原因。从开始到停飞,协和式飞机一共只生产了20架,投入运营的只有14架。

从技术上,美国完全有能力研发出超音速客机,但即使研发出来,航空公司也不会花钱来买这种赔钱货。1971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不再资助波音公司开发超音速飞机。当时很多人感到惋惜,但随后石油危机爆发,油价大幅上涨。很多人转而感到庆幸,幸好下马了超音速客机,不然,波音公司有可能因为这款飞机破产。

超音速飞机下马以后,747的命运才有所好转。波音公司开始加大对747的投入。但塞翁失马、福祸相依。公司对747重视以后,好几个有权势的人物,先后盯上了这个项目,想要把萨特赶走,取而代之。是的,美国公司内部一样有政治斗争和互相倾轧。

好在萨特用耐心和专业水平坐稳了747总设计师的位子,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而他们开创出的“双通道”模式,受到航空公司的热烈欢迎。

747是世界上第一款双通道客机。这个双通道的思路,和后掠翼类似,事后看很简单,但在当时,却是开脑洞级别的创新。

原来,当波音公司和航空公司商量要开发大载客量的新型飞机时,航空公司提出的方案是双层客机,而不是单层双通道。航空公司是拿着钱的买主,波音公司不敢得罪,对他们的意见很重视。

坐过747的人可能会说,不对,747就是双层啊。上面那个驼峰,不正是747的标志么?那就是第二层啊。

虽然有那个驼峰,虽然内部确实是两层,中间还有楼梯,但747设计时,是单层客机,并且是推翻了双层设计的结果。

为了说服航空公司,萨特他们特意造了双层和单层两种机舱的全尺寸模型。到了现场一看,航空公司就放弃了双层的主张,因为单层双通道的效果太震撼了:前所未有的宽大机舱,两侧内壁几乎是垂直的,看上去就像个大房子,而根本不像印象中狭窄的飞机舱。

双层的效果则差得多,尤其是上层,受圆形机身的限制,上层内壁的弧度很大,很压抑。乘坐体验远远不如单层双通道。

那么,那个驼峰是怎么回事呢?那是因为,747设计时要考虑到客货两用。747特有的宽大机身,可以直接把集装箱装进去。为了装卸方便,就把前面作为运货时的出入口,为此,设计了机头上翻的功能。

因为机头要上翻,驾驶舱只好往上走,就成了凸起的驼峰。而驾驶舱的后面,最初安排的是机组人员休息处。但航空公司的人来了一看,眼前一亮,说这个地方好啊,做头等舱正合适。于是,这里就改成了头等舱和商务舱。这就是747“双层”的来历。但这个“双层”和原来设想的双层客机,完全是两码事。原来设想的双层是把全部旅客平均分成两层。747还是属于单层客机,它的创新点在于宽大机身加上双通道。

在随后的研发过程中,还有大大小小的各种艰难险阻,包括和发动机制造商的冲突,工作团队被要求裁员1000人的危机,试飞中的种种危险,飞机重量的严格控制等等。

不过,这些困难都被克服了。1969年12月30日,波音747得到了适航证,可以向航空公司交货了。而在以后的岁月中,747在民航市场大放异彩,成为最伟大的民用飞机——或许没有之一。

到世界各地的机场坐飞机,萨特都要观察机场里的747,并计算747在所有起降飞机中的数量和载客比例。对自己毕生的工作成果,他自豪不已。

在即将从波音公司退休的一次旅行中,在机场,萨特又一次“数飞机”。这次,他强烈地感觉到,当年那些和他一起研发747的同事们(很多已经去世),此刻正和他站在一起。大家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看着747飞机一架接一架在跑道上起飞降落。

我很羡慕乔·萨特这样的人。在职业生涯中,他和伙伴们并肩奋斗,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了伟大的事业。到了晚年,他们回首自己的一生时,值得骄傲、为之自豪的,是他们曾经为世界做了什么,为他人做了什么,而不是他们在世界上曾经占有、消费了什么。

我觉得,这才是成功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