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叛逆?

全文1929字,阅读约需4分钟;
当我们都以为青春期的孩子无忧无虑时,他们却有很多自己的烦恼。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
而在这个时期,这些孩子发现,他们的人生不是自己的,而是父母的,他们是在为父母而活,他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来自父母的压力。
“叛逆”就成为孩子争取自己独立空间,试图成为他自己的方法。
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得非常叛逆,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他觉得他的独立空间遭到了严重的挤压与侵犯,他发现不是为自己为活,于是他就会选择反抗。
其实正常情况下,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表现出较强烈的叛逆,不听父母的话,什么事都要自己来。
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完成那个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我前面说的:脱离父母的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
相反,如果父母一直给孩子安排学习与生活,而根本没有给孩子独立空间,甚至抑制孩子的叛逆,那么这些好孩子的青春期就没有一个正常的“叛逆期”,就会导致两种结果:一、叛逆期推迟;二、缺乏生命力。
《小欢喜》中有一位叫乔英子的好孩子,她对天文学非常感兴趣,对南京大学的天文系心向往之,但是妈妈总想着替女儿安排好一切,依照自己的想法让她报本地的大学,从来就没有违背过母亲意愿的她同意了,但后来英子一直不开心,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在自己录音中说,“失眠的第××天,我觉得不开心,好像生命中哪里缺了一块,我该怎么办?”后来事情越演愈烈,她离家出走飞去深圳,想要看看南方的星星,最后没能如愿。
“热爱天文的女孩眼中看不到星星了”这是当时最多的一条弹幕。
在我的理解中,“缺了一块”可能缺的就是生命激情,正是因为缺乏生命激情,才使得她在高考前一段时间患上了抑郁,选择离家出走。
当我们盯着青少年身上的问题,像是网瘾、早恋等等,就想着着手解决,先好说歹说,实在不行就拳脚相向,这是错误的做法。
教育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那些觉得“打一顿就老实”的父母,其实是在帮助孩子走向极端,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师胡慎之建议父母需要懂得以下几点: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长和独立的必然阶段。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那么这种叛逆心理就会减轻。如果父母不尊重,那么这种叛逆心理反而容易变得更强。
第二,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
在正常情况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青春期是一个心理变化非常剧烈的阶段,因为他什么都想尝试,今天是这种心理状态,明天可能就变成另一种样子,做父母的不必太为孩子偶然出现的异常行为而焦虑。
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说来,父母是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神”,孩子们普遍对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这种心理让他们依赖父母。
但进入青春后,这种崇拜心理一般会消失大半,孩子们会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学家等。这种心理的转变,会让孩子们变得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大大下降,父母应做好这种思想准备,明白孩子这种心理转变背后的积极意义。
第四,不要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强烈叛逆行为,譬如离家出走、早恋等大动干戈,要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适当反思是不是对孩子控制得太厉害。一般来说,强烈的叛逆行为是对父母强烈控制欲望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适当变弱,孩子们的叛逆程度也会自然而然地下降。
第五,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不要再把“乖”“很听话”还当作优点来看。相反,做父母的应该感觉到焦虑和担忧,把孩子推向独立的世界,减少他的依赖心理。
第六,谨防孩子陷入严重的抑郁状态。
胡慎之说,如果孩子比较叛逆,你起码不用担心他会想到自杀,因为叛逆的孩子一般会有较强的生命力。相反,如果孩子非常听话的话,那父母倒是应该有所担忧。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好孩子则容易将愤怒憋在心里,最终攻击自己。
今天的文章可以与昨天的结合起来看,你就会知道“听话”也存在不少弊端。
这也难怪德雷谢维奇教授说:
上大学期间,和父母的交流频率不要超过一周一次,最好一月一次。无须告诉父母任何有关论文或考试的成绩,甚至是任何在校期间的情况。同时,也不要期望求助于父母,如果他们干涉你选课或大学生活的细节,请委婉地拒绝。如果他们不接受你的拒绝,那么你需要大声地告诉他们,大学是完全属于你的,不是他们的。
还是那句话,不要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要去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常会羡慕这个场景中的父母:
孩子成绩不好,经常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所以不想去上学了。
父母得知后,对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这是你的问题,但他当着全班的面对你发脾气,这不是你不对,而是他不对,你不必因此自责……”
今天的面包就到这里,祝吃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