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教学奥妙多——以《铁杵成针》为例
昨天在网上听了嘉兴市秀洲区的吴丹老师上的一堂《铁杵成针》,现将思考和听课过程记录如下。
《铁杵成针》作为《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则故事,教学时应侧重方法的巩固和运用。而不是和《囊萤夜读》一样去新授方法。吴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自学课文,并引导学生通过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疑难,巩固已学经验。
1.运用方法理解古文。
吴老师在课堂一开始就总结上一堂课学习的方法“扩词法”并板贴,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直接运用这一方法。还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师:其实读古文就是在和古人对话,我们如果用对了方法就能很轻松破解古文神奇的密码。我们除了扩词法,你还知道哪些方法?
生:看插图、看注释、还词法、想象、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查字典
师:现在请你们用上方法自己去读一读,你能读懂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生说一说自己对于古文的理解。
这个班的学生基础不错,自己就能说出很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且在后续说自己对古文的理解时,也基本上正确,说得也很流利。大部分学生借助注释和扩词法,基本上就把《铁杵成针》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2.借助导图梳理结构。
明晰故事的发展,把握其内在的逻辑结构,是本课教学的一项重点内容。在《课堂作业本》中也有一题是让学生写一写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借助习题,学生可以大致把握文意,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吴老师顺着习题的思路,在学生说了自己对于古文的理解后,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黑板上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还板画了山和溪流,让板书更丰富。
教学过程:
师:我们一起把故事送到黑板上,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
板画山、溪流。
我们还读懂了故事中的人物——李太白就是熟知的李白,还有一位“老媪”,我们曾经学过这个字,在《清平乐》中学过“媪”。我们读出了故事的地点、人物,还读出了故事的起因呢,是什么?
生:李白在山中读书,可是没有完成就放弃了。
师:你们看,我们直接用扩词的方法就知道了原因就是——板贴:未成,弃去(未成就是?)接下来我们还读懂了故事的经过是什么呢?
生:李白经过磨针溪的时候……
板贴:问之,欲作针
最后故事的结果是什么?——生答
板贴:感其意,还卒业
在这样的导图中,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清晰了然。借助这样的导图支架,学生可以了解故事内容,清晰地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适度把握文章内在的逻辑关联。
3.教学“之”。
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会遇到一些文言常用词。以“之”为例,在14篇文言文中就出现了30次。《铁杵成针》中,就有“问之,答曰:'欲作针'”一句。
教学时,吴老师勾连《精卫填海》中的“炎帝之少女”,《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竞走取之”和“人问之”,让学生在回忆旧知的过程中,理解“之”在本文中的意思。
教学过程:
师:“之”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精卫填海》里也出现过,老师找出来了,来看一看这篇课文——炎帝之少女的“之”是什么意思?诸儿竞走取之?问之的“之”呢?这篇课文里的“之”?
4.注重朗读。
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朗读,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给予相机的指导。随机采取“同学示范读、借助注释理解读”等多种“学生在前”的方式,重点读好难度较大的句子。
如文中“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一句。学生通过借助注释便可以理解“过是溪”就是路过这条小溪,“逢老媪”就是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读句子,就能自然而然读通顺了。
而后,以宋本《方舆胜览》中的原文切入,激发孩子的挑战欲望和朗读兴趣,以竖排去标点的格式再让学生练读,最后在音乐中齐读。
5.链接文本重传承。
在课堂上吴老师还拓展了《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读书经历的片段,让学生通过已学的方法,在对比阅读中感受李白学习的坚持不懈、勤奋刻苦。
在课堂结尾,吴老师又从“坚持不懈”引出《铁杵成针》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引出“铁杵成针”这个精炼深刻的成语,引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警示名言,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电视剧、雕像、旅游景点,以及一起传唱歌曲。
教学过程:
师:这是一个传说,历史上的李白他是怎么读书的呢?老师给你们找来了李白三十岁时给裴长史写的一封信,这封信中就提到了自己的读书历程。
学生自由读
指学生说一说古文的意思,问:你用上了哪些方法读?
师:我们只要用对了方法,学习文言文一点都不难。不管是历史上真正的李白读书,还是今天的课文中的传说,都有一种怎样的精神——坚持不懈。这样的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所以这个故事也被一传十十传百。
音乐响起,学生齐读全文《铁杵成针》
师:这个故事还被写成了警世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还被写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还被拍成了电视,被做成了雕像。象耳山和磨针溪也成了有名的旅游景点,还被写成了歌曲传唱——播放歌曲
板书:传承
附: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第一次出现文言文,至六年级下册,共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