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解红楼之 林黛玉是“秦淮八艳”中她的化身?
1
她有着绝世容颜,她才高八斗,她愁肠千结,她超凡脱俗。她在一笑一颦之间,牵动着读者的心。她的清词丽句,让读者拍案叫绝;她的哭泣,草木为之含悲。她,就是《红楼梦》的主人公之一——林黛玉。
我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提到,《红楼梦》的作者可能是苏州太仓人吴梅村。因为这位大明的遗民,有亡国的切肤之痛,有被迫失节的终身抱恨,有乱世错失红颜的感伤与遗憾。
正是这国恨家仇,加上他耳闻目睹身体柔弱却品节非男儿可比的秦淮红颜那可歌可泣故事。对故国的思念,对新朝的憎恶,对气节高尚女性的崇敬,凝结成了这一篇旷世巨作《红楼梦》。
江山易色,复国无望,吴梅村借助无力补天的石头,将自己的爱恨情仇都写进《红楼梦》里,将真真假假的故事隐藏在假语村言中。
凭借着与“秦淮八艳”深厚的交谊(八艳中卞玉京是吴的情人,其中多人是苏州人或与苏州人有牵连),把这些女性的形象分散到《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身上。
而这位如弱柳扶风、负有绝世才情的“病西施”林黛玉,她会是“秦淮八艳”里谁的化身呢?
让我们从浩瀚的文字里去搜寻作者镶嵌在书中的碎片,打通梦中的虚幻和真实间的联系。
2
《红楼梦》的开篇“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描写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由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然后二人先后游历人间,开启了一个悲金悼玉的凄美爱情故事。神瑛,其谐音为“舜英”。《诗经》云: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舜英者,绝世之美人也。而神瑛侍者,就是如今所说的“护花使者”。而这位花,就是“绛珠草”。绛,红色,暗指朱明王朝;珠,分开就是朱王。“绛珠草”就是朱明王朝下的一个草民。而这个草,在姓氏里“千里草”,是“董”。
在《红楼梦》的第一一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里有这样的描写:“那仙女道:"你要知道这草, 说起来话长着呢。那草本在灵河岸上,名曰绛珠草。因那时萎败,幸得一个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 得以长生。后来降凡历劫,还报了灌溉之恩,今返归真境。所以警幻仙子命我看管, 不令蜂缠蝶恋”。能被“蜂缠蝶恋”的,自然是美丽的青楼女子了。
那“秦淮八艳”中姓“董”的美女,自然只有绝色美女董小宛一人了。
对于董小宛的美丽,吴梅村在《董百小像》这样描绘:
残酒未醒惊睡起,曲阑无语笑凝眸。
珍珠无价玉无暇,小字贪看问妾家。
寻到白堤呼出见,月明残雪映梅花。
英雄不问出处,美女却需用心去探寻。让我们先从林黛玉和董小宛的出生地说起。
美丽而富庶的姑苏城,是林黛玉出生的地方,更是林黛玉魂牵梦绕之地。而绝代佳人董小宛也出生在苏州,苏州有着她童年的记忆,苏州半塘也是她生活和爱情开始的地方。
林黛玉和董小宛的父亲都在她们尚未成人之前病逝。丧父之痛,给她们的心灵留下创伤。
二人的相似度已经有20%,让我们来继续搜寻。
3
身世相同,而她们的居住环境和爱好呢?
林黛玉居住在“潇湘馆”,字号“潇湘妃子”。
董小宛居住的地方叫“湘中阁”,冒辟疆的《湘中阁望雨歌》写道:
我昔游潇湘,最爱潇湘雨。
潇湘一别三十年,暮烟欲见青难补。
山腰小阁署湘中,四溪一碧将无同。
… …
由此可见“湘中阁”因潇湘而得名。那林黛玉的“潇湘馆”与董小宛的“湘中阁”有异曲同工之妙。
林黛玉葬桃花,成立桃花诗社写《桃花行》诗,可见她居住的地方不远一定有桃花林。董小宛居住的地方呢?
冒辟疆的《湘中阁望雨歌》诗给出了答案。
堤尘有人喜深坐,日日来看桃花红。
桃花片片嫣红湿,轻烟织片鲛人泣。
潇湘仙子爱桃花,林黛玉和董小宛的相似度提升到40%。
4
让我们再努力细细寻找。
《红楼梦》第七十回 贾宝玉因家政即将回来,怕因自己字写得少而被训斥。正在苦恼间,林黛玉让紫鹃送来一包她帮贾宝玉写的 “钟王蝇头小楷”。可以看出林黛玉练习过钟繇体。而董小宛也练习过钟繇体,后来因读钟繇的文章,见他诋毁关羽,而弃钟繇体改练习曹娥碑。
黛玉爱花,惜花,不忍心花被践踏,将花瓣收入锦囊去葬花。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董小宛则是“集古今闺帏轶事于一书,谓为奁艳”。董小宛的“奁艳”是收集艳骨。林黛玉也有“未若锦囊收艳骨”。
这样一来,二人的相似度已经提升到60%。
5
林黛玉多病,董小宛也多病。
林黛玉的丫环紫鹃一直陪伴着她。
吴梅村写董小宛的诗:
乱梳云髻下妆楼,尽室苍黄过渡头。
钿合金钗浑抛却,高家兵马在扬州。
江城细雨碧桃村,寒食东风杜宇魂。
欲吊薛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
林黛玉多情、多才、多愁,会发出如“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这样的哀音。
董小宛呢?也才思敏捷,抚琴品茗,同样体弱多病。写出的诗也是一片愁苦。
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
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
二人相似度,至少也应该有80%了吧。
如果我能找出100%,那我们或许就读不到这本《红楼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