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这3点,就能用学到的知识和懂得的道理变成自己想要的人生
“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知识,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一直受追捧的原因,就是因为它道出了很多人的一个生活状态---道理啥都懂,但生活依然困苦,依然是原来的样子,依然没有改观。
为什么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自己一直努力却依然在原地打转呢?
现在就来找一下原因,因为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行动,下面我总结了三点,看看你踩了哪个坑?
第一,把改变心情当成了改变自我
只改变认知而不改变行动,其充其量只能改变心情
我们平时在读书、学习、交流以及人生的感悟中,常常会获得一些新的认知和顿悟,会突然对过去曾经有过的困惑、疑问和迷茫有了答案,有了一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于是你会觉得脑洞大开,原来自己困惑迷茫无助的问题可以这样解决,于是心情大好,马上乐呵呵了,并没有深入思考自己该怎样改变,从哪里入手去行动,就浅尝辄止了,然而这种顿悟的感觉也仅仅是改变了当时的心情,仅仅是在认知层面有了提升,在情绪方面有所改善,但在行动上实践上并没有什么改观,所以学过的知识懂得的道理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
第二,只知道理的字面含义,不懂得道理本身的底层逻辑
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找到事物的底层逻辑
当懂得了一些道理,觉得很是受用,但在做的时候却又觉得很难落地。比如都知道一个道理,就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也就是知道了当别人犯错了伤害了自己,如果自己气的七窍生烟是很傻的这个道理,可到了事儿上还是忍不住去生气,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这说明光知道理表面意思是很不够的,还要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别人的事,遇到问题学会辩证思考,凡是与自己有关的要先从自身找原因,分析主客观原因,完善自己才是自己能把控的,别人的思想我们只能影响而无法改变,所以别人怎么做我们都无法控制,也就没有必要拿别人的错误去惩罚自己了。
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大量的苦难源于两个错误,我们总是试图去改变那些根本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的东西,却放弃了本应该承担的思想与信念的责任。
的确是这样,生活中当别人误解我们伤害我们,我们会深感不满和愤怒,总想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改变他们,而我们却放弃了自己能承担的自我思考、分析、总结以及自我认可。比如,别人恶语中伤你,你可以去分析是不是存在哪些主观原因,是自己引起的,或者根本就是对方自己的恶意,这个你改变不了,但你可以借此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承受能力,提高自己的认知和包容能力,更有动力壮大自己等等,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仅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了,反而能激发自己变得坚强的动力。
第三,不懂得在升级思维的同时还要升级自己的行为
只有改变认知升级思维,才能升级行动
当你在认知上有了提升,懂得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道理,也就是思维升级了,但在行动上却迟迟不去改变,也就是面对新的改变会产生未知感、不确定感不和不安全感,不敢跳出自己已经习惯了的心理舒适区,不敢有新的改变,也就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所以这就是尽管知道了很自己该怎么改变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最大原因。
另外还有自我管理能力差,情绪管理能力不够,行动力执行力差,知道的道理却只是停留在大脑的认知层面,而没有马上行动将其真正的内化到自己的潜意识里去,因为我们的身体是大脑潜意识的支配,也就是说,平时的日常在放松的情况下,我们都是受潜意识支配,受本能的支配,只要我们不是刻意的改变自己,那么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大脑意识中那个习惯思维在支配我们的行动。
说到这呢,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懂了那么多知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那么,为了过好自己想要的人生,为了能够更好地自我管理,将知识内化成自身的源动力,那么就需要再次升级自己的认知,还要同时升级自己的行动,那就是将知识和道理变成行为,用行为反过来验证新的认知,不断反复实践,直到形成自己新的思维习惯,这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用知识和道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将知识和道理变成我们的生产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呢?
只有行动才能将知识变成生产力
第一,将认知升级为确定意识层面
将学到的知识和道理,从大脑的一般意识层面上升到确定意识层面,当获得了一个新的认知懂得了一个道理后,不能仅限于“知道了”,而是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对比、分析、论证后,在大脑意识层面再经过清晰的确认,让意识进行进一步确认,加强对这个认知和道理正确性的再次确定,就会给大脑意识一个“可执行”的信号。有了这个信号就要马上应用到自己的行为上,一刻不停地去实践这个正确的认知,这样就进入了行为层面,这其实就是思维升级后的行为升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将正确的认知和道理变成自己的行为。
第二,用单点突破法进行自我管理
你完全可以用一种方法将计划变成现实
单点突破法它是“计划-实施-总结-评估-计划”这样一个闭环结构方法,也就是当你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和道理后,经过分析论证确定后,就要马上进入到实施阶段,这时候就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实施计划,去尝试改变,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进行不断地总结,看看新的行为有哪些好的改观和弊端,这就是评估,然后再进入新的调整计划中,这就形成了一个有了新的认知和道理后马上落实到行动上去实施去践行去跟踪的闭环效果,这样学到的知识和懂得的道理就变成了行动上的改变,生活上的提高。
比如:我在看了张萌《人生效率手册》后,认识到每天早起的重要性,一是早起可以有两个小时的自己可支配的固定时间,可以完成读书写作的计划;二是它可以促使自己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三是培养早起的习惯可以活出比别人成长更快的精彩,这就是“早起可活出每天比别人多出两小时精彩”的一个新认知。
为了将这个认知落实的行动上并坚持下去,首先制定了一个“每天晚上11点之前睡觉,早晨5.30-6.30起床”的计划,然后就去实施,晚上控制睡觉时间要早睡,早晨自然会早醒,但毕竟从前的习惯是睡得晚,这样第二天就不能按时早起,这时候就需要“评估”这个环节来分析自己不能按计划进行的原因,找到了原因之后,再针对原因进行调整新的“计划”-晚上控制看手机电视的时间,每天早晨醒来后先去在21天计划栏中记上起床的时间,完成一个21天计划周期奖励自己一个礼物,用自我激励法来促使计划完成,这就形成了一个从计划到行动的闭环模式,从而保证了计划的落实。
第三,将新的认知反复做,重复做变成自己的固定习惯
有了新的认知,只有经过反复做长期地做,才会将新认知变成习惯,从有意识转化为潜意识变成自动行为,这种刻意练习就是将认知层面转化为确定意识层面,经过持续做变成习惯,这个过程就是自我管理的过程,是自制力意志力培养的过程,是自我改变自我转化自我升华的过程,也就是将学过的知识,懂得的道理变成自己过好这人生的依据和行动,这样也就做到了知行合一,用行动成就了想成为的自己。
人生不设限,改变思维就能改变人生
以上这个过程就是自我管理的过程,就是通过学习改变了认知,升级了思维,同时升级了行为,经过反复训练刻意练习,就能将你的新认知转化成自己的习惯,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过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