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陈文娟的散文《为爱留张床》

为爱留张床

已经有半年多没有回家住了,每次回去都是陪父母吃顿饭便匆匆返回阳新,母亲也似乎乐于饭后一个人收拾碗筷,总是不让我插手。
昨天三姐微信给我转了两百元钱,说一向血压低的母亲血压突然升高,让我替她给母亲买几桶低脂奶粉和水果回去,并一再交代本来打算秤猪脚回去陪父母过重阳节的我不能买猪肉,说母亲爱吃香梨。结束和三姐的对话我惭愧万分,母亲有高血压我不知晓、母亲爱吃什么我也不知道,每天只顾生活在自己看似忙碌的世界里,对老人家的喜好一无所知,而我们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年过七旬的老母亲却记得分外明朗,每年我们七姐弟生日的当天,是母亲第一个打来问候的电话,朴实的老人不会说什么冠冕堂皇的祝福的话,只是简单地说“今天生日了,要弄点好的吃啊!”就这句平淡的话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一年又一年。
我特地跟同事调了个班,为了早点回去陪老人过节,也为了家里那张温暖的大床。母亲这几年腿脚不好,原先被她收拾得很干净的家再也不能在她的手下变得一尘不染了,虽然楼上的客厅和几间卧室都已落满了灰尘,但她为我们铺上被褥的那张床却用缝补过的破旧床单遮盖得不露一点边角,严密地抵抗了尘埃的入侵。我踱步到各个房间,感受着弟弟、弟媳、侄子的气息,墙上的全家福一直笑盈盈地挂在那里。
幼年时,一家人十口人挤在一栋土砖老屋里,两个房间依着堂屋的南北侧,北房中央放着父母结婚时的老式镂空雕花木床,床后面放满了团团罐罐,里面是奶奶做的各种腌菜,我们从小闻着腌菜的味道在妈妈的被窝里长大,然后又被挪到奶奶的被窝里;南边的房间一横一竖靠着墙架着两张床,横着的稍大点的床是奶奶带大姐三姐的安歇地,竖着的床有点窄,挤着我和二姐四姐。房子中间有个放红薯的地窖,窖口盖着几块不合缝的木板,一到深夜地窖口就直冒寒气。无数个夜晚,不会睡觉的我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是躺在冰冷的地上或是地窖盖上,我总是惊恐地摸着黑又匆忙爬到床上。
如果当时家里来个客人住宿,我们姐妹几个人当中就必须有一个人得出去借宿。记得大姐出嫁前夕,有个远房表姑来我家作客,她稍长大姐几岁,和大姐也很投缘,在我一家人的盛情挽留下便在我家住了一宿,母亲让四姐出去借宿,让我去奶奶那张床上挤一晚,奶奶从小就对我们管得很严,睡觉时谁如果动了一下就会被她掐一下,本来睡觉爱转圈的我肯定免不了被掐的命运,看到家里为大姐出嫁打制的三门衣橱,我灵机一动,抱着家里睡过七个孩子的摇篮被就得意地睡到了三门橱里。谁知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发现蜷缩了一夜的腿已经伸不直了,还是奶奶帮我揉了半天才站起来。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仍然常常被姐姐们提起当作笑柄。
前几年,大弟决定回来拆掉庇护着我们长大的已经破旧不堪的老屋,斑驳的墙体在一众叔伯兄弟的帮忙下倒了下去,扬起的苍老的尘土蒙上我的头、我的脸,进入我的鼻腔,落在我心灵深处,堆积成成片老屋的记忆。在大姐夫的怂恿之下,原本打算建二层的房子改建成了三层,楼上楼下大大小小有八个房间,因为我家亲戚中做瓦工的有很多,他们都建议不包工给别人做,愿意无偿为我家出力,大姐夫更是亲力亲为,从下脚一直到房子建成从未歇过一天,每天至少十几个人的饭都是母亲一个人灶上灶下忙个不停,有时还要去帮忙做做小工,等到房子竣工的时候,偏胖的母亲廋了一大圈。
我家姊妹众多,各自都有几个孩子,逢年过节回来再也不愁没地方住了,更不会像从前一样出去借宿。看到这么多懂事的孩子,母亲笑得合不拢嘴,乐呵呵地进入厨房里忙活着大伙的午餐。
每年春节过后,大家都奔向各自的城市,各自的工作岗位,崭新的大房子里只剩下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父亲还有点煽情,母亲则一个人默默地收拾好所有的床上用品,洗、晒,一一叠好放进柜子里,但她仍然会留下一张床,铺得齐齐整整,期待某一天哪个孩子能随时回来住一晚。

陈文娟,阳新县宏卿人,经历了生活太多的磨练,租住在简陋的蜗居中却仍然能笑对人生,与阅读为伴,同跑步为伍。。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第一次投稿附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除文档附件外,请在邮件正文里粘贴一次稿件,便于编辑查看。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0)

相关推荐

  • 【098】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周洋浩作品

    我的傻娘 周洋浩(四川) 中午吃完饭,我收拾好碗筷,和母亲一起在沙发上坐了下来.我轻握着母亲 的双手,怀着忐忑的心情,对母亲说:"妈,过几天我送您到小川外婆家去住一 段时间吧?" ...

  • 老屋的记忆

    在挖机摧枯拉朽的攻势下,本来就已经摇摇欲坠的老屋一会儿就倒下了一半,一个小时,就夷为平地. 我记忆中的老屋,真的只能存在我的记忆中了. 我不在这个老屋出生,我出生在更老更老的老屋,大概两岁多这个老屋才 ...

  • 【琴泉·小说】黄诗淇《当风吹过树》(下)

    [作者简介]黄诗淇,女.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在<剑南文学><绵阳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多篇.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晚上哥哥姐姐都来和我说话,他们都是 ...

  • 父亲节专题 散文小小说三篇 宋兰 张国贤 张萍

    父亲的爱,透着慈爱,滋润儿女的心窝:透着深情,温暖儿女的心房:透着希望,点亮儿女的明天:透着坚毅,营造儿女的幸福.父亲节,感恩父亲,说一声:父亲,您辛苦了!祝您父亲节快乐! 父亲节专题散文三篇     ...

  • 【154】“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陈希瑞作品

    泪光中的母亲 陈希瑞(山东)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一首<岁暮到家>,道尽了清朝诗人蒋士铨有母爱.有娘疼.有娘询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风雨兼程——怀念我的父亲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风雨兼程   山西 李艳艳   环境改变了父亲的命运,却改变不了父亲坚定的毅力和信心.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黄石文坛]陈文娟的散文《月亮挂在树梢上》

    月亮挂在树梢上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个呼作白玉盘的伙伴陪着我走过年少无知的孩童时代,陪我走过异乡最落寞的时光,改变了我对它的认知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爱情会变,友情会淡, ...

  • [黄石文坛]陈文娟的散文《穿越七峰山》

    穿越七峰山 正月初三,几个跑友相约第二天去爬七峰山.我对七峰山早就向往已久,不是因为它神奇的传说,而是听闻很多跑过七峰山的跑友回来时的那份成就感和自豪感,让我平静的心不安地骚动起来,遗憾的是平时工作的 ...

  • [黄石文坛]陈文娟的散文《爱的港湾》

    爱的港湾  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而时时难却阴魂不散地跟着我走过半生,是我的家人在背后始终不离不弃的陪伴着我,给我爱和力量,让我一次又一次渡过难关.   14年初,我辞掉了县城的工作,在一个做奶粉生 ...

  • [黄石文坛]陈文娟的散文《一支钢笔勾起的回忆》

    一支钢笔勾起的回忆  不日,一位颇有文化气息的老者顶着一头灰白的头发走进店里,问我是否有永生钢笔卖,作为一个文具店,钢笔当然是台面上必不可少的书写工具,我热情而又礼貌地接待了这位老先生,在众多品牌的钢 ...

  • [黄石文坛]陈文娟的散文《相见不如怀念》

    相见不如怀念  初三上学期还未开学,我们在暑假期间就提前进入了紧张的补课学习状态.班上来了好些个从别的镇上转来的复读生,尹同学就是其中一个,瘦长的个子,一双眯着的小眼睛,特别是那黝黑的脸庞上面顶着一头 ...

  • [黄石文坛]陈丽娟的随笔《母亲为年忙》

    母亲为年忙 小的时候,我见父亲母亲为了置办年货,都要忙上一整个月.过了腊八节,母亲就会半夜起来扯油面,请上左邻右舍一起打年糕,泡黄豆磨豆腐,杀猪.杀鸡.做萝卜圆.蒸上米粉肉.糯米圆,父亲也会一直陪伴在 ...

  • [黄石文坛]陈宏志的散文:蕲春与《本草纲目》

    蕲春与<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乃中医之精华,她佑及中华民生,佑及泱泱人类,她产生于明代李时珍,产生于物宝天华的神州大地.   我不懂医,但知医与人的关系,她能解除人类的痛苦, ...

  • [黄石文坛]陈雪梅的散文《钟声承载家国情》

    钟声承载家国情 二十岁之前,在我脑海里不曾有"钟楼"这个词汇.1977年冬,我与闺蜜含英首次赴省城赶考,在等待张榜的闲暇里,表叔建议我们去看看江汉关的钟楼.当时,没见过大世面的我们 ...

  • [黄石诗坛]陈文娟的诗《老屋》(外二首)

    老屋 泥土烧成的灰瓦 泥土切割的黄砖 用泥巴糊成的房子 被风霜雨雪摧残了许多年 当斑驳的土砖开始苍老成 奶奶那张爬满皱纹的憔悴的脸 大雨天 弟弟欢快地戏弄从屋顶滑落的雨帘 若逢日头正好 姐姐沉稳的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