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克环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搞明白了吗?

大家好,我是小匠

前几天发布了一篇关于“双峰拉尼娜年”的文章

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

关于拉尼娜、沃克环流、厄尔尼诺现象到底是什么回事?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沃克环流

沃克环流

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

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

它是热带太平洋上空

大气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

沃克环流示意图☝

No.1

成因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水温分布西高东低。在西太平洋,海洋母亲赋予了大气巨大的热量,使这里的空气温暖而潮湿,盛行上升气流,成为对流活动极为旺盛的地区也是太平洋降水最为丰富的地区,而热带东太平洋为冷水域,冷水使其上方的空气变冷、密度增大,这一带洋面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少云天气。

平均而言,太平洋大气低层东部气压高,西部气压低,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从东边来的空气流到西太平洋正好补偿了因上升而流失的空气。而高空的情况常常与低层相反,在太平洋上空常以偏西气流为主。这样就在赤道地区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流圈,即西太平洋为气流上升区,到高空以后向东运行,行至东太平洋下沉到海面,然后向西太平洋流动。这个在低纬度太平洋上空形成东西向流动的大气环流就是沃克环流。

No.2

沃克环流的增强和减弱及其影响

沃克环流的增强和减弱仍然是当代科学之谜。

一般有两种说法:

一是自然因素。赤道信风、地球自转、地热运动等都可能与其有关。

二是人为因素。即人类活动加剧气候变暖,也是赤道暖事件剧增的可能原因之一。

沃克环流减弱(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

(1)夏季主雨带偏南,北方大部少雨干旱。

(2)长江中下游雨季大多推迟。

(3)秋季我国东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连旱。

(4)全国大部冬暖夏凉。

(5)登陆我国台风偏少。除了上述一般规律外,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因为制约我国天气气候的因素很多,如大气环流、季风变化、陆地热状况、北极冰雪分布、洋流变化乃至太阳活动等。

沃克环流增强(拉尼娜)时对我国的影响:

(1)热带气旋增多,即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增多。

(2)我国东北春夏易出现干旱,气温偏高。

(3)我国南方易发生干旱,华北洪涝。

(4)冬季较寒冷,寒潮多发,南方易出现冻雨、风雪。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

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

No.1

成因

厄尔尼诺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

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

图解厄尔尼诺现象☝

No.2

厄尔尼诺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来源:NOAA)☝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

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 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那么拉尼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No.1

成因解释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

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No.2

拉尼娜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拉尼娜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来源:NOAA)☝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