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三个儿子的权利游戏(上)

昨天我们说到,朱高炽之所以能成为太子,与朱棣喜欢孙子朱瞻基有着很大的关系。前一阶段,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不少观众都感叹,老朱一家人实在太有趣了。朱家三兄弟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各有心事,老大想着明哲保身,老二、老三各自算计,都想将太子拉下马,自己能够上位。但是三兄弟在老爸朱棣心中,都不是最重要的,他最喜爱的,是皇孙朱瞻基。其实皇帝喜欢皇孙,就像普通百姓中爷爷喜爱孙子一样,是情理之中的事。在古代,老皇帝去世,传位给自己儿子,这是正常的建制。可有的皇帝不止会册立皇太子,还会册立皇太孙。就好比朱瞻基,他的父亲朱高炽在永乐二年(1403年)被指定为皇太子,朱瞻基也在永乐九年(1411年)被朱棣正式立为皇太孙。

我们上次说到,朱瞻基出生那天晚上,朱棣做梦梦到了朱元璋赐给了他一个大圭,而且诡异的是大圭上还写了八个字“传之子孙,永世其昌”。要知道,当时朱棣还只是燕王。当他醒来的时候就下人来报告说长孙出生了,古代人都是迷信的,自然就把梦境跟孙子的诞生结合起来,跑去看孙子,觉得非常像自己。而第二年,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估计也是这个孙儿这个梦坚定了他的信心。

朱棣在靖难之役胜利以后,就亲自挑选当时的著名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并多次指示,皇孙是个可造之才,你们一定要尽心竭力,同时朱棣也不忘亲自教导,永乐中期以后的远征漠北,朱棣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这对后来朱瞻基的亲征有非常大的帮助,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都要带朱瞻基到农家看看,让皇太孙了解农家的艰辛,让他以后作一位爱民的好皇帝,朱棣对朱瞻基的精心教导对朱瞻基以后成为著名的守成之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朱瞻基不仅习武,还在翰林学士的指导下学习儒家学术。虽然他也有他父亲的那种学习经籍和文学的天资,但作为一个青年,他尤其是一个杰出的武士。他的早慧引起了朱棣的注意。因为朱棣尚武,所以他常带孙子朱瞻基离开京城去狩猎和进行军事视察。

有一次,朱棣命皇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以及皇太孙朱瞻基三人一起谒拜朱元璋孝陵。朱高炽一直体弱多病,是个素有足疾的大胖子。谒陵要步行,朱高炽要两个太监左右搀扶才能一瘸一拐慢慢挪步,就这样,还时不时一个大趔趄,样子着实狼狈。身强力健的朱高煦在背后讪笑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皇太孙朱瞻基倒自少年时就有英锐之风,在朱高煦身后接口说:“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煦当时“回顾失色”,感觉这位侄子不是什么好欺负的“善茬”。

朱棣曾就立太子一事问询于宠臣解缙,解缙回答说:“看皇孙”,意思是朱高炽的儿子的朱瞻基有一代仁君气象,如由朱高炽继位,起码可保三代江山。朱高炽身体肥胖,又有足疾,比起其弟朱高煦的英武潇洒,不讨朱棣的喜欢。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称帝,在立太子一事上,曾多有犹豫,废长立幼,不过忌惮朝中大臣秉承嫡长子继承的礼法反对,造成朝局不稳而作罢。在清代史学家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中,曾如此评价过明朝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治理下的社会繁荣,“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庶几三代之风焉”,认为仁宣之治有上古周公之治,文景之治的风范。不过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仁宣治世,是因为有三杨内阁,朱高炽在杨士奇、杨荣、杨溥的辅助下明朝才有一派歌舞升平、国富民强的气象。

因为儿子,才能登上大位,因为三杨,才有盛世之治,表面看来朱高炽是沾了别人的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朱高炽虽然不是惊才艳艳,身体也有残疾,但他的功勋也却是靠自己拼搏出来的。由嫡长子继承大位,是一种传统。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要破除传统,需要一种特别的力量。在朱棣的心目中,二儿子朱高煦要比长子朱高炽出色得多。但是,这种出色,不足以为朱高煦添加足够的砝码,不足以让朱棣破除传统。毕竟,选择皇储不是选拔带兵的元帅,综合考虑之后,朱棣还是让大儿子做了皇太子。

朱棣封朱高煦为汉王,封地在云南;朱高燧为赵王,封地在彰德。朱高煦对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一事十分不服,迟迟不去就藩。他对朱棣说:“我何罪,斥我万里。”朱棣大为不悦。在朱高炽力劝之下,使这位二弟其能暂留京师。从永乐二年(1404年)到永乐十四(1416年)年间,朱高煦更是多次谋划夺嫡,行事放纵。甚至私自挑选卫士,招募精兵。朱高煦组建一支名为“天策卫”的御林军为护卫军,又乘朱棣高兴时增益两支卫军为护卫,由此,他常常自夸于人:“唐太宗曾为天策上将,我得之岂偶然呢。”

永乐十三年(1405年),朝廷改封朱高煦的封国为青州,朱高煦又不想去。他私募卫士三千人,也不隶籍于兵部,常常纵使这些人劫掠。兵马指挥徐野驴擒住朱高煦的部下审问,朱高煦大怒,冲入衙府以手中铁瓜当头把徐指挥活活砸死。在外出征的朱棣回南京闻讯,大怒,把他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废其为庶人。在太子朱高炽的恳求下,朱棣才作罢。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高煦终于离开京城前往封地,虽然不服,但又不敢公然和凶悍朱棣唱反调,只好潜伏在暗中等待翻盘的机会。朱高炽多次亲笔写信告诫这位老弟要遵令守法,朱高煦仍旧我行我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