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而以治与刺灸深浅壮数》

在《灵枢·经水篇》中,黄帝将人体十二经脉与华夏大地上的自然之川流经水联系起来,最后问了“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黄帝这里的意思,是借对自然界山川河流的流经现象,来比喻和说明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规律。最后把问题归结为:如果想把以上这些情况结合起来运用到治疗上,那又应该怎样去做呢?还有,在治疗时,如何才能把握住针刺的深度以及施灸的壮数呢?

面对黄帝的提问,岐伯首先感叹了一句:“善哉问也!”然后分三个层次回答了黄帝的问题:第一层:“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岐伯这段的意思是说:天有多高是难以计算的,地有多大也是难以测量的,而这的确是所谓不易解答的问题。况且人体产生于天地之间,生活在四方上下之内,自始至终都处在这高不可攀的天和广阔无垠的地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再要想去以人力计算天的高度、测量地的广度,可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岐伯回答的第二层意思:“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这层说的是,但人的情况就不同了,对人八尺有形之躯体而言,它有皮有肉,其深浅广狭,可以在体表部都通过一定的尺度去测量,当然也可以用手指去切按索摸而了解;另外人若死了,还可以通过解剖其尸体来详细观察其内部脏腑的情况。于是我们就可以知道五脏坚脆的程度、六腑形态的大小、每一脏腑受纳谷气的多少、每条经脉的长短、血液清浊的程度、每一脏腑含有精气的多少等,以及十二经脉中之某一经是多血少气还是少血多气,是血气皆多还是血气皆少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有一定标准的。岐伯所回答黄帝的第三层意思:“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这段说的是,在运用针刺艾灸治疗疾病、调理人体经气的时候,明确其针刺的深浅、手法的轻重或艾炷的大小多少等,其适宜的标准各是什么,这些都非常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