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素问》中的两个功法[转载]

解读《皇帝内径·素问》中的两个功法

  姬竞竣

  《素问遗篇·刺法论篇第七十二》讲了两个功法。其一是“所有自来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此可称“肾有久病者”法。其二是“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此可称“归宗”法。

  先说一下此篇为什么成了“遗篇”。先秦的著述皆刻在竹简上,不可能整部串联在一起,是以篇章分立的。而《刺法论篇》因内容特别重要,所以另存,时间一长就被遗失了,篇中的这两个功法很可能就是倍受珍惜的原因之一。

  再说这两个功法的具体做法。(一)“肾有久病者”法。要点有三:(1)“闭气不息七遍”。为什么要闭气?由生理学可知,肾久病以后必然造成贫血,血色素下降。因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骨髓红系祖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必要条件,而EPO的90%~95%是肾脏产生的,所以肾久病必然贫血。闭气就是要造成缺氧,类似高原反应,可刺激肾脏恢复分泌EPO的功能。高原上的人比平原人血红素可高出40%以上。

  (2)“以引颈咽气顺之,如烟甚硬物”。为什么要引颈用力咽气?谜底也见于生理学,因为用力吞咽可以使自口腔到胸腹包括肾脏都发生一次一紧一松的大动作,这就给淋巴循环和微循环提供了动力。淋巴系统没有动力,微循环的动力也不明。淋巴系统不但培育和运送白细胞,而且回收渗出的血浆蛋白和细胞排出物,还吸收95%消化后的脂肪。微循环更是血液和细胞交换物质的场所。这无疑都关系到肾病的恢复。《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47卷7期)就刊有“在口腔建立负压后能促进上肢的淋巴循环,加快淋巴液的吸收和回流”的研究成果。吞咽不但在口腔建立了负压,在胸、腹腔乃是肾脏都建立了负压,一紧是正压,一松就是负压。

  至于寅时、面向南、七遍,这都是对肺来说的。首先,寅时即当地时间凌晨3~5点肺脏血流旺盛。面向南人体和大自然的关系就如同小磁针在地磁场中一样,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磁的南极,人体是前为阴后为阳所以要面向阳,即南方。七这个数在“易经”里代表土,是生肺金的。肺旺就生水,强肾。从生理学上看肺强对缺氧反应灵敏,有利于肾病的恢复。

  (3)“饵舌下津令无数”又是什么意思?必须说,舌下津即唾液,真的能咽下一口稍停就再生一口,只要你有耐心就可以无数次地吞食下去。这可是自产的大药啊。

  唾液包含了血浆中多种蛋白、酶、维生素、激素等成分。通常人每天分泌量就达1000~1400毫升。它除了消化食物,免疫杀菌以外,还有调节生命活动的多种活性物质,可延缓人体机能衰退。(美)科恩博士发现了唾液中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神经生长因子(KGF)。前者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更新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加速皮肤和黏膜创伤的愈合、防止溃疡;后者则可使断裂的神经末梢延伸生长,把离断的神经“焊接”起来。两者合作,就能使受伤皮肤早日恢复感觉和运动功能。他因此荣获1986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研究还发现,唾液具有抗癌作用,若能把食物咀嚼30秒钟以上,就可基本上消除其中的亚硝酸盐、黄曲霉菌等。唾液溶菌酶更是艾滋病毒的克星,唾液还含有一种具有调节血糖作用的激素。足见吞食更多唾液的重要性。

  此功法对普通人都有强身的作用,修炼时间只要避开过饥过饱也可随意。但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患者当慎用。

  (二)“归宗”法。要点也有三:(1)“至真之要,在乎天玄”。这是说“天玄”这个地方是最重要的修炼关口,亦称“玄关”,它究竟在什么地方?就在两眉间的鼻根处,鼻腔上口,吸气入气管的地方。

  (2)“神守天息”就是功法的第一步。深吸一口气从鼻根进入气管就叫“天息”,你用意识来感知这股新鲜空气的到来就是“神守”,时间大约为2秒钟。这个“神守”可使人体进入一种有所专注的状态,这是下一步的基础。

  (3)“复入本元”是功法的第二步。就是把呼气的方式改变一下,控制到很细微,几乎感觉不到有气呼出来,尽量把余气呼尽。而且要用意识把它送入“本元”,时间大约为6秒钟。这是最有意义的一步。

  那么“本元”又在哪里?《难经·第六十六》的确切回答是,“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元)”,不但讲了在哪里,而且讲了12条经络的根在这里,是人的生命所系。“本元”的位置就在“脐下肾间动气”处,即两肾连线中点和肚脐之间的一块不足拳头大小的地方就是“本元”,说“脐下”是对仰卧的人而言的。那么“动气”又是什么意思呢?我问过许多有经验的人,他们说人在临终咽气的时候,这里会跳动,不跳就没事,这是实证。所以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反复把一口一口的新鲜空气用意识送入这里。这里才是真正的“丹田”。

  还要交代一个要点,就是吸气的动作不是来自肋间肌肉,而是膈肌和腹肌,即不是胸式呼吸而是腹式呼吸。这一点非常重要,理由在呼吸的生理上。每次呼吸的气体交换量取决于肺泡的总通气量和肺泡的血流量,腹式呼吸动作大是深呼吸,空气可以更多地到达肺泡,而胸式呼吸幅度小,大量的空气尚未达到肺泡就被呼出来了。特别是腹式呼吸把下部肺泡也都调动起来了,而且膈肌和腹肌的运动更加速了肺部及腹部的淋巴循环和微循环,它们的功能,动——静脉的循环是无法替代的,如功法(一)所述。这就更能理解“神守天息,复入本元”的玄机了。你一次次地用意识把吸入的空气送入腹腔的“本元”,这个过程又极缓慢,即用极轻微流量缓慢地呼出来,这样空气在肺泡里停留的时间就会更长,也就给气体交换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这个方法稍加练习就会掌握,很快就会获得无意识地自主腹式呼吸的能力,使腹式呼吸成为常态。因为“本元”的位置正是腹腔神经丛,有人称作“腹脑”,其神经细胞和脑细胞具有相同的形态有记忆功能。这比当年我练习的“内养功”快得多了,而且方向明确。经过一段练习你的呼吸频率可由16次/分左右降至8次/分左右,而肺泡的换气效率和血氧压会大大提高。练此功还可以安眠,失眠者放松练练就睡着了,身体会进入睡眠程序自我保养,代谢率总体降低但脑供血反而会增加。

  早年盛行的郭林气功具有抗癌功效,延长了许多癌症患者的生命,其生理基础也是提高血氧的氧压。因为其功法的特点就是两吸一呼,赢得了肺泡更多的换气时间。而癌细胞是厌氧的,氧压一高它就受到抑制或凋亡了。这也是本功法的功效。

  令人佩服的是,古人对此早有深刻认识,老子在《道德经》里就多次讲到。例如“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章5)意思是,人的腹部同大自然一样就像个鼓风的皮囊,你越动它鼓出的风就越多,只要意守它生命就能长存。还说“抟气至柔,能如婴儿乎。”(章10)意思是你能像婴儿那样运用呼吸吗?婴儿的呼吸就是纯粹的腹式呼吸,因为婴儿的肋间肌肉还没有长出来。膈肌、腹肌娇嫩,所以至柔。

  最后讲几点注意事项:(1)练功姿势,行住坐卧皆可,只须放松肚皮。卧姿,侧卧仰卧都要屈腿。

  (2)户外练习要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勿着强光。

  (3)防止过强的意识控制,勿使产生憋气感。练习中如遇急事,要舒缓舒缓再办。

  附言:人的日常生活和功法习练也是行为中的一对阴阳,日常生活是阳,练功是阴。阴是比阳又向真理迈进一步的,所以它对生命更有意义。两功法中的任何一个动作,如吞咽、饵津、深呼吸,长期坚持都会受益无穷,望朋友三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