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营城子(杂文)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上堡明德北那里有一条叫“营城子”的街道。这名字怎么来的,估计很多人也说不清了,从字意上来看,这“营”肯定是营房,和我们张家口市的蒙古营,下东营,南营房,新营房等等都属于驻军的营房。而这“城子”更说明了这屯兵的意思。
当然了,“营城子”对于张家口人来说记忆最深的应该是庙会,“营城子庙会”从清朝到民国再到解放初期,那可是张家口最热闹的三大庙会之一。(赐儿山庙会,堡子里庙会,营城子庙会)。营城子庙真名为“伏魔寺”,因为它坐落在营城子这里,慢慢的人们就把它叫成“营城子庙”了。我不知道这座庙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从我记事开始感觉这座庙已经是十分衰败了。只记得寺院里左右房间供奉的是火神和泰山娘娘(碧霞元君)。至于正厅供奉的是谁有点说不清了。从格局来看总觉得应该是一处道观。
小时候记忆中“伏魔寺”庙门不大,门口有两尊石狮子,进门后是两个套院,庙前有一大块空地,长约有五六十米,空地南头是一座古戏台。建在一米多高的石台上,戏台四根大柱支撑雕梁斗拱,非常壮观。人们说这个戏台是和“伏魔寺”一起建设的,到现在有六百多年历史。
1967年夏天,一群胳膊上戴着红箍的年轻人高喊着自己也没弄明白的口号冲进了寺院。将寺院彻底砸烂了。铜像被搬倒用铁锤砸碎。泥像也被捣毁砸烂。一些法事用品和经书被堆在院子当中点火焚烧。就连庙门上的镂空砖雕都被砸烂捣毁了。
“伏魔寺”从那年就从张家口市抹掉了。
后来,寺院被桥西区文化用品厂占据,生产胶水和浆糊。记得这个厂子有两大特色,胶水生产用猪皮熬制,猪皮发酵后散发着恶臭,周围居民苦不堪言。而生产浆糊会产生一种副产品“面筋”。在那食品极度匮乏的年代,这种面筋可以买回去炒着吃。
庙门口的空地和那个古戏台则被圈了起来,成为桥西区废品公司的一个回收点。
记得那时我们经常到那里转悠。一是捡点废铜烂铁拿去换点钱,再就是看看有没有我们玩的东西。
记得堆积废铁的墙角插着五六把日本的三八枪刺刀。
我的一位同学的父亲就在里面上班,记得在回收点的房子里堆着一口袋一口袋的铜钱和很多的铜佛,那些铜佛有大有小。疯狂的“破四旧”让那些寺庙的佛像和家里供奉的佛像都集中到了这里,最后统一融化了。
那个大戏台里堆积的全是一些寺庙的桌椅板凳。记得我姐下乡时,爸爸花了五块钱从那里买回两个木箱子。箱子盖上还刻着文字。应该是寺庙存放经书的箱子。
营城子,是一条南北走向一百多米长的小街,街道两侧全是破破烂烂的土房。东侧是“上东营”,从一道巷到十道巷。大小差不多,高低也一样的土房子非常整齐的排列在那里。感觉当年肯定是军队的营房。
“营城子”的西侧从南算起,最像样的就是我家住的院子。“营城子38号”,张家口市公安局家属院,一个让外面的人们感觉既神秘有点高贵的地方。
再往里走就是这条街的商业中心,一个副食品商店,我们都叫“菜铺子”。紧北头有一家小酒馆,一家粮店。每个月初,拿着购粮本把全家一个月的粮食买回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记得每次买粮都要拿上五六个口袋,白面,玉米面,莜面,小米,高粱米,还有一些临时供应的小杂粮。大大小小的口袋放在自行车上推回来。
营城子通往明德北街有两条小巷。一条叫辘轳把巷,一条叫山西巷。从名字可以看出,这两天小巷,一条是以小巷的形状命名。而另一条估计当年住的都是山西来的商人,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晋商”。
前段时间抽空去了一趟“营城子”,走进这条我童年住过的老街,感觉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我们的院子居然还保存了下来,只是房子显得更破旧了,街道还是那个样子,只是显得更脏乱狭窄了。
破败的“营城子”已经沦落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块肮脏的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