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咏物诗,诗中赞...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咏物诗,诗中赞美了荞麦花高洁的品质,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贞。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村夜。他们有时静谧,有时寂寞,又有时美丽而多情。
诗人笔下的村夜,则是凄清的,孤单的,又蕴含着希望。
这首诗为元和六年(811),母亲陈氏去世,诗人回渭南老家丁忧期间所作。
此时,诗人39岁,正处于“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阶段。
此后不久,诗人却因这首“咏花”诗,被贬为江州司马,思想上渐趋“穷则独善其身”。

攻击诽谤白居易的人说: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
实际上,这首诗却并非仅仅停留在“咏花”上,而更注重于内心的一种寂寞与担忧。时光在乡村闲度,满怀的抱负无法施展。诗人有点着急了,他想着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丁忧,为朝廷效命。却被反对派抓住了小辫子,给奏了一本。
这只不过是多年后的一个小插曲,诗人被贬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其直言不讳。

首句,霜草苍苍虫切切。是说,染着秋霜的小草,郁郁苍苍,秋虫发出切切的鸣叫声。
“霜草”二字,点明了写作时间,是在深秋。霜草苍苍,颇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意境。虫声切切,则是从侧面烘托村庄的寂静无声,为下句“行人绝”做铺垫。
二句,村南村北行人绝。还是从侧面写村夜的寂静。村子里没有一个人在行走。这是对于村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规律的一种写照。
村夜人家由于天寒,无事可做,早早就睡了。而诗人却仿佛有心事,睡不着,于是走出家门,看看大自然是不是也睡了。

三句,独出门前望野田。是说,独自走出家门,眺望野外的田野。
一个“独”字,既写出了诗人独自一人的现状,又写出了诗人孤独的内心。走进田边望着田野深处,诗人的内心慢慢有了一些变化。
都说当你忧愁无解的时候,去大自然里走一走,那里孕育着希望,会告诉你人生的答案。
末句,月明荞麦花如雪。是说,月光皎洁地洒在一片荞麦地上,荞麦花开,白色如雪。
这一句是全诗最精彩的一句。
月光下的荞麦花,正开得雪白雪白的,这让诗人很是震惊。
在这样寂静无声的夜里,居然孕育着如此旺盛的生命。
它们不需要别人的目光,在黑夜里,在野田间,绽放最美的自己,为来年的收获做努力。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只管耕耘,而不问收获。人类却总是为了满足各种欲望,不断争名夺利,使得内心不能安宁。
是村夜,给白居易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无论身在何方,处于何种境地,努力生长就会有希望。
学会积蓄,才会爆发。等待,有时也是一种美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