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书评
朋友计划今年离开北京,与男友一同南下,定居南京或是上海抑或是杭州,具体还没有确定,不过人却已开始收拾旧物。《我在现场: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这本书便是被她放弃掉的一件,然后被我收入囊中。
实话说,这本书无论是“我在现场”还是“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对我来说都不具太大吸引力,不过这本书讨论的主题——“小姐”确是勾起了我的兴趣。阅读它,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猎奇。
这不是一本让人满意的书,由多人撰写个人体会和经验组装出来的集子,文章良莠不齐,有的作者把故事写得绘声绘色,有的研究者的文字则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有的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对豆瓣中一个豆友的评价极为认同:
作为研究小姐这个群体而发表的文章,内容能够吸引我的寥寥无几。其中,我欣赏潘绥铭教授的坦诚,作为教授总要研究点什么,所以决定研究小姐;喜欢赵军的烟火气,和小姐成为朋友,没有被什么狗屁的“观察者”身份所左右,更有人性的魅力......
在我的理解中,研究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没必要借用各种借口为不去真正与被研究者对象接触进行遮掩,一再强调自己和小姐的身份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反而让自己显得虚假、做作。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不怎么样的书,其中却也有几许亮点,可读可不读吧~就此结束。
摘录:
1. 从否定传统开始,一直拼搏到自己被否认,这就是研究者的“命”。
2. 每个人都在不断和“镜中我”纠葛与对话,这一面面镜子,就是别人的眼光。
3. 一项好的社会调查,应该具有“解释力度”“信息丰富性”和“复杂精致性”,这是社会调查者的努力方向。
4. 我还记得潘老师讲过,他的老师问他,你看到报纸上的任何一个讣告,有什么感觉?他回答不上来。他的老师说,那是一段历史消失了啊。
5. 社会调查是一时一事的,反思和酝酿却是一生一世的。
6. 很明显,相对于一次有限时段的“入住考察”,相对于更为短暂的单次访谈或现场观察,“入圈考察”一个巨大的优势就在于:研究者一旦进入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圈和生活情境圈,研究者一旦为研究对象所接纳并作为其人际交往和实际生活的一部分,双方的关系就有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段内维持。
7. 性行为并不都是按照男女性别来划分的,也可以按照快乐不快乐来划分。
8. 狄尔泰将意义视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9. 将研究对象的报道完全当作意义的表达仍是有问题的。这些意义是一种生命潜在的逻辑,无法被研究对象“言说”出来,只能被感悟。这种感悟只能通过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表述内容的理解才能完成。进而被书写。但是,这种感悟无法避免研究者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那么,研究者在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这就需要在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共在的情境中进行讨论。
10. 当你与你的研究对象的社会距离远时,得出的结论多是归纳性的统一理论。
11. 限于自己的人际关系与社会阶层,寻找到的被访者同质性较高,必然会面临诸如代表性问题等质疑。
题图来自《天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