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并不想让你静一静

 金成阅读第1070天
前几天写了一篇笔记,探讨如果穿越了怎么办?当然,这里说的是回到过去。如果这时候我们想象力再延伸下,你穿越到未来,会怎么样?你是否能够想象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模样?
在读小学的时候,应该都写过一篇作文,叫做【20年之后的自己】。来来来,一起回忆下,当时可爱的自己怎么想象20年之后的世界?
汽车是在天上飞的,宇宙飞船可以随便坐
人类已经把火星,月球改造成另外两个人类家园
随随便便活到两百岁没有问题,癌症都是洒洒水
……
好吧,到了20年之后这个节点,我们发现,我们想多了。假如200年之后,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场景,你穿越到那个时代,你会不会被吓到?会不会被震惊?
我想了下,貌似有可能,但是不大。因为现在电影也好,小说也好,都描绘了各类的未来世界,甚至有些在我们看来违反物理规律的。再想想,假如一个200年前的人穿越到现在,他会不会被吓到?
粗略估计,应该会被吓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课程中给出了一种解释:因为现在的我们对于未来什么样,是已经有了很多的幻想,到时候出现很多的另类场景,虽然神奇,但是都是能够在心里理解的。看到会飞的汽车,无所不能的超人,没有治不好的癌症,不好意思,电影里面都有了。但是200年前的人,至少对于电视突然出现人像说话,估计都要懵逼……
那这时候来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能够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不那么惊讶是因为我们初步接受了一些相关的知识。那么,这些知识怎么来的?我们平时怎么加强它呢?
一、知道的越多,越是无知
我们知道很多东西,是通过一个叫做“学习”的动作。学习是什么?连接你与其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获取知识。是不是你学习的时间越长,连接的信息越多,你就会更厉害?
肯定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高考状元就是那些每天能够刷题到凌晨三点,五点半起来背单词的大哥们。同样,也就不会出现那句话: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无知。这其中的原理是怎样呢?继续来看。
1.适当增加你获取的知识量:这是第一步。虽然我们说刷题那么疯狂的人不一定是高考状元,但是高考状元刷的题也绝对不少。你要让自己的知识真正有用,首先得去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至于方式,如今的时代,太多了,纸质书,电子书,互联网,线上课堂……
2.提升连接强度:你获取了足够多的知识,是不是就可以直接拿来用,并且用好呢?肯定不是的。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你招来了一帮人,这帮人不是马上就可以上战场的,还要做些其他的事情。
(1)知识的整理:这帮人你招来之后,都是一帮散沙。每次集合、训练、吃饭都是乱糟糟的,怎么办呢?先把他们编成一个连队,然后再分成几个大队,再分成几个中队,再往下分成小队,每个队都有自己名字或者代号,这样你安排任务或者喊人的时候更加方便。
知识获取之后也是如此,学到的内容,自己最好手动整理下,然后再输入大脑。这样一来其实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印象会更加深刻。不要想着只是在大脑里面进行编辑,那样遗漏的可能性太大,而且对于你的CPU要求太高了。
(2)连接使用,重复使用:你编好队列是不是就可以了?肯定不是。你要经常地喊他们,经常地安排他们每一队做不同的事情,独立训练,逐渐让队里的每一个人清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在哪一个队,这样队伍的凝聚力也能更强。
如果只是编好队就不管了,那么到了打仗的时候,每个人也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实际上也就失去了开始进行编队的意义。我们整理后的知识也是这样,碰到事情能够拿出来适当对照使用,经常使用,对于知识的理解才会更深入。
这段时间,我给小伙伴安排了一些线上的学习视频和音频,并且让他们要写心得。很多人也不太理解,写心得啥玩意?我告诉他们:写心得是为了加深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熟悉,同时心得要结合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写。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记录学习内容,只是听一遍,大脑能够记住的效率是极低的;记录之后就完了吗?不行,这里就要有一个连接的过程,怎么连接,结合自己的实际岗位来写可以实践的内容;同时,每次开会也会让小伙伴分享,又一次重复连接。这样的操作下来,不能保证小伙伴都能用好,但是在心里的印象会深刻许多。
这时候来探讨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知道的越多的人,有时候会感觉自己越无知呢?我是这样分析的:本来一个人的知识量是1,那么他这些知识可以连接的其他知识,也是1,这是自己容易去吸收的。如果这时候他通过学习,获取的知识是10,这时候可以连接知识可能就是20(这个应该可以理解,越往上,可以连接的内容是指数增长的),这时候去理解,有点点吃力了。
再继续,有个猛人,继续向前学习,获取的知识是100,很牛逼了,这时候可以连接的知识也许就是1000了。天哪,这时候怎么要弄明白这些太难了吧!所以,有时候越往上走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才会明白自己真的是多么渺小。
我自己在没有开始读书写笔记的时候,自己对外部的了解极少。后来学习了不同各种课堂技巧,服务内容,又看书学习了经管知识……我的边界在慢慢扩充,但是边界扩充的同时,这个“知识圈”与外界接触更多,也逐渐明白,自己还要学的更多!
(3)以点带面,拓展延伸:你带领的这支队伍编好队列,每个人熟悉自己位置,也加强了训练,可以拉上去打仗,是不是就完了?不太够啊,万一打仗有伤亡怎么办?这些人要去影响他们身边的人,拉进一些新鲜血液啊,这其实和前面所说的连接,有点类似。
我们获取的知识,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它有哪些连接的,其实有时候,也会触发我们对于某个看似不关联的内容思考。你在看经济学的边际成本,实际上可能会想到改善自己的产品流程,这两个内容乍一看是没有关系的(当然慢慢连接,也是能够有关系)。而这时候边际成本就是那个点,从而带出了产品流程优化的那个面……
刚刚说到了我们学习和初步运用知识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我们知道了这些,还是很难学进去,为什么?干扰太多了呀,一会要忙这个,一下要忙那个,等到回过神,好嘛,又是“充实”的一天过去了。
二、静静,我想静静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整个上午我会用来进行自我充电,学习自己需要的课程,整理读书笔记,这个过程大概会耗费三个小时左右。在这三个小时,如何达到高效的学习,又如何能够写出一篇自己想要的读书笔记呢?我做了这四件事情:
1.我把所有APP的通知选项全部关掉了,防止自己学习的时候有干扰;
2.学习和写笔记的时候基本上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面,防止被打扰;
3.课程学习之后,间隔大概15分钟之后再写读书笔记,一来休息,二来梳理框架;
4.读书笔记耗时较长,因为这是一个需要持续输出的过程,中间会适当休息,看一下窗外,或者上厕所,但是不要打开手机其他应用,防止影响。
看完这四步之后,我再来对这个要“静静”学习来探讨。我们为什么会受到一些干扰或者说自己为何会去做那些让自己分心的事情呢?
1.内部因素:闲不住。什么意思,有些体觉型的人,你让他坐在这里连续看两个小时书,他可能十分钟都坐不住了,总会感觉凳子长了钉子一样;或者有人在学习,上课,总会忍不住刷一下抖音,看看新闻,浏览下盆友圈。
在富研社学习的课程中,给出了一种解释;在原始社会的人进行捕猎的时候,需要耳听八方,眼观六路,时刻警惕外部的动静,否则一不小心可能就被野兽当晚餐了。所以,人类基因里面确实存在容易分心的因子,这是为了生存。当然,也有的人,是根本因为心里静不下来,这个等会还会说。
2.外部因素:如果我们想想,从外部来的干扰,无论大事小事,可以归结成一点,你在被需要。不要太高兴,这个需要,不是真的多么需要你,而是此时此刻,也许只能找你。
其他人不在,同事问你,能不能帮我接杯水?
正好你在旁边,问你:昨晚看了《庆余年》吗?我家肖战是不是帅炸天?
正好碰到了你,找你吐槽下最近的不爽,居然碰到这么坑爹的事情
……
这些事情就是我在讲时间管理的时候,经常提到的紧急不重要或者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这些事情如果你耗费了太多心神,不仅仅是损失那一部分时间,而且会影响你做其他事情的效率,那这是为什么?
你好像去做一下其他的事情,也没有花多长时间,怎么会有那么大影响呢?很简单,你需要调整你的注意力。为什么我写读书笔记中间不会去看手机其他内容,很简单,一来我不想让眼睛那么快报废,二来,我看了其他无关内容,你让我再马上专注着笔记,不好意思,我的大脑还要再飞一会。那些觉得外部干扰好像没什么的,原因无外乎心大。
既然初步整理了原因,这时候怎么调整?还是那句话,我学的课程,给了很多方法,但是我只能梳理我自己用过,或者自己更相信,正在用的方法:
1.自我限制:这个看起来最没用,但是确实是第一步要去做的!我去年暑期末下载了抖音,因为我之前一直听他们说,想尝试下,发现确实很有趣。但是慢慢发现,这个容易让我上瘾,然后就卸载了,在寒假这个期间自己也没有用。当时朋友很好奇怎么做到的。我笑着说,很简单,心一狠,马上做就完了。包括在几年前王者荣耀,和偶尔耍的小游戏,也是这样,一旦发现自己有上瘾趋势,马上卸载,不要管那些沉没成本!
还有,自己如果要专心学习,怎么办?可以像我一样,把那些APP的通知栏设置下,不让它随意跳出来。不要想太多,能够有什么通知对你重要的?或者看纸质书的时候,手机直接关掉网络,静音扔在一边。
再来,给自己安排事情的时候设置截止时间,或者先做好什么才能去做另外想要的事情。比如,今天下午和晚上,你要开会和忙工作事情,那么上午你就必须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了,不然下午没时间,没错,自己就是这样……
自我限制,可以是自己下下狠心,马上做,不要等;或者是限定一些条件,让自己避免干扰或者逼自己一把;实在不行,就设置一些延后快乐因子,先做好眼前的事再做其他;当然,还可以有种更狠的,为了避免分心,可以把容易分心的事情成本扩大,比如手机关机,无线拔掉,电话卡抽出来……这样你哪怕再想玩,也许会让自己中途放弃。
2.善于拒绝:这句话每次我在培训的时候,都会让小伙伴有点懵逼,拒绝?这不好吧!这么说吧,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注定这辈子悲哀的!
你买水果,就想买5块钱,老板说,再加一个,正好凑8块,哎,有点多了,再加一个,十块,多了五毛,算了,给十块吧。你张张嘴,想拒绝,十块钱你吃不完,容易坏呀,但是不好意思拒绝……
你在做自己的策划案,明天就要交了,你很紧张。这时候同事过来说,我家里有点事,你帮我接待下那个客户好吧,谢谢!你想拒绝,可是又是同事,担心别人觉得你太小气……
你过年回家,由于疫情影响,只能在家里用手机线上办公,对客户进行服务跟进。这时候你的亲戚带着小表妹过来串门,小表妹说要玩下你的新手机,可是你又要跟进现在的工作,但是又是亲戚,不好意思说不行……
这些应该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例一些缩影。这里所谓的一些不好拒绝,其实后面的一些不良后果,就是自己承担。这里就不要说什么吃亏是福了,那叫自虐。在我们如果要专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确实有外部因素干扰你,而这件事情不是非你不可的,那就要学会说NO。
有人也许会担心,这样不就是没朋友吗?得罪同事吗?让家里关系产生矛盾吗?放心吧,这里有三个备注,我们注意下就行:
①如果这种你拒绝了一次,就会影响你关系的,请马上买彩票,同时犒劳自己。要么这种人你们的关系确实没有那么好,要么以这种人的心胸以后会给你带来更大的麻烦;
②善于拒绝不是真的让你做愣头青:爷没空,自己玩去。那不叫拒绝,是作死。说清原因,爱莫能助。家有什么事,我能够帮上忙吗?主要是我手头上的策划案老大这边马上要,确实走不开。要不问下张三?他在接待客户方面确实比我好很多,这样也便于为你谈下这个单子。有礼貌,说困难,给方法——这才是拒绝的正确打开方式;
③后面适当弥补。这时候的拒绝,是为了让你更专注做好眼前的事,不是让你变成孤家寡人。一时的拒绝,也许会让别人有点疙瘩,很正常。后面找个机会弥补,比如请同事吃个饭,后面随手帮个小忙;表妹暂时不能耍你的手机,忙完之后带她看好玩的电视,或者买好吃好玩的弥补下……能否真的消除不重要,关键是做出态度:我不是对你不care,而是当时的我必须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写到这里,我想想,还是有其他方法的,比如授权,比如预约其他时间,这些自己也是都在用的,不过个人认为这两种更落地,更实际,所以分享出来。
学习的过程,会是痛苦的,因为它是反人性的!在学习之路慢慢前行的过程,你还是要去感受其中带给你的快乐,也许这样才是让你能够更专注,更有效学习的最好良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