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麦

寒露过罢,种麦就提上了日程。

小麦是细粮、主食,是我们那儿最重要的口粮。“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所以,秋收刚罢,大地松懈了下来,而我的父老乡亲们并没有松懈,整地,犁地,为种麦做准备。

庄稼收完,就腾地,把秸秆拉出田地。“有收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化肥贵,农家肥还占着主导,是重要的肥料,而农家肥多是积攒的牛粪。把牛粪往地里送,一锨一锨均匀撒开,整块地黑黑的一片。粪撒罢,就开始犁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机械化还没开始,农民种地还依赖着牛,“牛抵半家产”不是虚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说的就是牛。牛喂的是好草,每顿喂饱喂足,不惜多加几把麸子。本家的二伯对牛很慷慨,把饭偷偷倒入牛槽,甚至往牛嘴里塞馒头。二娘忍不住骂他,说对牛比对爹妈还亲还孝敬。

常常是天还没亮,各家各户的牛棚就亮了,然后才是灶火。二伯性子急躁,脾气坏,外号叫“牤牛”,恨不得把草捅到牛肚里。父亲则不紧不慢,只是起得更早,耐心等牛吃饱。大家边喂牛边吃饭,近邻可以端着饭碗凑到牛棚前说几句闲话,放下碗筷吸一袋烟。

下地时,天上闪着几颗寒星、一弯月牙,村子、田野还笼罩在灰蒙蒙的夜色中,几声鸡鸣,几声狗叫,伴随着牛铃清脆的“叮当”声。露水重而且冷,晨曦里田间响起农夫的吆喝声——“哒哒”(向左),“咧咧”(向右),“喔喔”(停),“哨”(后退),这是真正的田园牧歌。天亮了,犁过的一溜土翻着,散着热气。犁到地头,停一下,人歇歇,牛也喘喘气,寂寞的时候扯着嗓子唱几句曲剧《包公辞朝》:“九月十月天气凉,一阵秋风一场霜……”跟着下地的牛犊撒开腿在空旷的田野里跑着,像顽皮的孩童。跑到沟里、树林里,眨眼就不见了。主人“啦啦啦”地喊,老牛也“哞哞”长叫,牛犊这才从远处飞窜过来,钻到老牛肚下猛吃奶。也有正犁时,孕牛要生崽,只好停下来生。二伯的牛就在地里生过,中午回家时,小牛犊在老牛身后跟着,二伯满面春风。

作难的是没牛的。牛养着麻烦,割草铡草,不亚于伺候一个人。那些不养牛的一般是跑江湖的机灵人,可是收入无保证,终究不敢大胆放弃土地,收割耕种时还得回来。赔着笑往有牛的人家跑,平常遇见乡邻舍不得掏烟,这时舍得了,农村人大多老实厚道,乡里乡亲的,不忍拒绝,虽然背后咕哝几句,自己忙完后,就帮着犁。

种麦是个技术活,最少两个人,一个牵牛,一个摇耧。摇耧必须掌握好深浅、稀稠,摇得快慢、左右摇晃的力度大小,也会影响下种;牵牛的则决定着种下得直不直,每耧之间的距离,影响着下一茬作物的种植。当小麦出土,就能看出种麦把式怎么样。父亲摇耧,我牵牛。牵的时候,身子贴着牛,一手拉缰绳,一手扶牛套,要提防脚被牛踩着。没有牛的人家,如果不想麻烦别人,便人工拽耧。我也拽过一次,那时大集体刚解散,我家养的牛还小,所以爷爷摇耧,父亲叔婶姐姐和我一起拽。后来,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我想到了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都是为了生存,可我们为的是自己的收成,那是一年的希望。踏着松软的土地,沐浴着凉凉的秋风、和煦的阳光,虽然累得坐地头不想起来,却也舒畅。

小麦种上,一年的忙碌才算终结,农民真正进入了冬闲。人勤地不懒,希望的种子已经种下,就等着长出来。

(0)

相关推荐

  • 民间故事:屠夫宰杀小牛犊,险些因此没了命,一泡尿却把自己救了

    文/小松 北宋年间,某村子里住着一个叫张诚的人.张诚是一名屠夫,因其祖辈三代皆是屠夫,他继承了祖辈人的手艺,屠宰手法炉火纯青,他屠宰半辈子,从未失过手. 附近乡民对张诚是称赞不已,家里如有牲畜要屠宰, ...

  • 普通农民,种10亩地、养3头牛和20只羊,1年有多少纯利润?

    有很多朋友问我,能不能讲讲普通农民种地和发展养殖业的真实收入?郭郭出生在"农民世家",今天就和大家来聊聊我们这里(河西走廊金昌地区农村)农村人单靠种植业和养殖业1年的纯利润. 我们 ...

  • 常善良散文:期待

    散文:期待 作者:常善良 总编:慢半拍 执行主编:咖啡的味道 看着输液器中的液体,一滴滴的滴下,静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微闭着双眼,头枕着未扎针的右手掌,我在一旁默默的看着,心里有一丝的急促和焦虑:能滴快点 ...

  • 怀念耕牛

    耕牛是农民最忠实的朋友和功臣.它一生不辞劳累,勤勤恳恳地犁地,拽磨,碾场帮人干了许多活.在没实现机械化的年代,如果没有耕牛,人们就只好自己累死累活地当牛做马,所以说人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耕牛. 到了播种 ...

  • 故事:买了一头瘸牛,别人都笑他傻,瘸牛却救了他的命

    "嗷嗷嗷--" "嗷嗷嗷--" 悲鸣的长啸在吵杂的街道上传开,一伙人围在屠宰场.听声音怪可怜的,出门赶集的李老头拉着步子凑了上去.只见人群中拴着一头黑牛,一个五 ...

  • 与牛有关的歇后语

    犏牛---力气大 比喻人一体魄强壮,气力非常大. [犏牛]公黄牛和母牦牛交一配所生的第一代杂一交牛. 比牦牛驯服,比黄牛力气大. 犏牛的犊---蜕(退)化变质 比喻人腐化堕一落. 大耳牛---不听教 ...

  • 万物皆有灵,卖了1只小羊羔,羊妈妈“发疯”满世界找

    人们都说"万物皆有灵",此话一点不假. 昨夜又是一个不眠夜.不是心情不好,不是头疼失眠,也不是思念远方的那个"她",而是整夜被烦人的羊叫声吵得无法入睡. 事出皆 ...

  • 这个夏天 这两种“麦”茶你准备喝吗

    炎热的夏季,很朋友会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 "苦夏"的症状,但它并不是一种器质性病变!这有怎么回事?它是因气温高.湿度大等气候因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的,一般天气转凉后 ...

  • 清明忙种麦 节气系乡思

    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当江南已是桃红柳绿,草长莺尽之时,作者的故乡黑龙江省海伦市,还是寒意料峭. 海伦市,地处寒带,这里的清明时节,冻土刚刚舒解,当然更是草色遥看无,因此还不能上坟扫墓,扫墓要等到五 ...

  • 种麦三部曲之刭地

    俺们郭村叫做谷奥村一样,俺们那咳敢耕地就做刭地. 刭地可以说是收秋种麦最苦最累的一个活,常常是要下大晌的[就是晌午不回家吃饭]. 爹在年轻的时候当队长,许多农活做不来,就是知道动动嘴指挥别人干,散队后 ...

  • 种麦三部曲,之二上粪

    早些年,没有化肥,人们就积肥攒粪,圈发堆沤,总之要用不老少的农家肥. 地腾完了,套上牲口打耙一下,把那些烂棒子叶.杂草弄干净喽,就要拉粪上粪了. 俺们七队的种麦子的地离家不近,一块是杨家坟,离着近一点 ...

  • 早年种麦三部曲:一,腾茬

    早些年,耩点麦子费劲把火的,一个秋忙活下来,得一个来月甚至更长. 而耩麦子的第一步就是腾茬. 俺们这咳多是棒子麦子倒腾着种,棒子熟了,就套着马车,一个个掰擗下来,装上车,一车车拉回去包了皮系上房上去. ...

  • 秋分将至,“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可以种麦子了吗?

    进入九月份中旬,马上就要迎来这个月的另外一个节气--秋分了.这是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是3个月,也就是90天.而立秋又被古人当作是秋天的开始,其中秋分就正好是将秋季一分 ...

  • 今日寒露,种植冬小麦还来得及吗?老祖宗总结的种麦农谚相当的实用

    十一小长假一眨眼就过去了,你是否已经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了呢?对于上班族来说,这个时候估计都在和假期综合症作斗争.但是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三秋时节,要忙的农活还是挺多的! 寒露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 ...

  • 上海的野菊花要开了,正是种麦好时节

    什么时候播种小麦? 一般根据小麦品种特性确定小麦的播种时间. 按播种时间来分,主要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春播秋收:春小麦 ...

  • 华州农民:种麦记!

    网友粉丝福利 种麦记 作者丨刘文涛 收了苞谷种小麦,这如同清早米汤晌午面,轮回着春夏秋冬,平淡的日子无波澜. (人力驱动手扶摇摆式小麦播种机) 千里当官都为吃穿,不知从驴年马月起,种麦秋的衣食父母,乍 ...

  • 又到一年种麦时

    每逢国庆节,在城里工作了很久的人们往往会带上一家老小,爬爬山.逛逛公园.到商店购购物,再到街上山猛海吃一番,玩的不亦乐乎.然而,国庆假期对于出身农村的我们,往往是另一番境象,常常是要回到生养我们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