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文学•散文】吴 雪/山西/父亲的印记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提起父母,总是有千百的语言同时涌到,却无法逐一诉说。于是就有了无数次地提笔,又无数次地搁下。一次又一次,日积月累愈发厚重。
当自己为人父母之后,才发现父母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是白发中掺杂着一些黑发,脊背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一些弯曲,话语也有了些唠叨,衣服好像总也不合身,有些怕冷似的在风中抖索着。当孙子辈的孩子在家中跑来跑去的疯闹时,也不再烦躁,一声接一声地叮嘱:“小心,不要摔倒了!” 每当这时,就越发地感到父母老了,我们的成长将父母无情地催老了。
虽然我已经成家,并且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可是在下意识中还是将那个有着白发苍苍的父亲的家作为自己真正的家,似乎有老人的家才是一个完整的家。由于工作的原因,每天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而休息时间又给了孩子,那个有着老人的家回的越来越少,但稍有空闲时,心里仍然会不时的想起老父亲,有了困难和烦扰时那里才是唯一可以没有顾忌尽情倾吐的地方。
每次回到家中父亲总是关心的询问我的冷暖和现状。父亲在厨房忙碌时我从来就插不上手,父亲总是凶狠狠地将我撵回到房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是父亲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当热乎乎的可口饭菜端上桌,父亲一边斥责我的减肥计划,一边不停地将菜夹到我的碗里,笑眯眯地看着我的狼吞虎咽,似乎我不在他的身边时总是吃不饱的似的。每当这时,心里特别的踏实和安全。结婚已经多年,每次回到家,父亲还是要认真地交代丈夫你要多照顾她一些,姐姐们开玩笑的说小妹也是几十岁的人了,自己会照顾自己了,父亲却认真地回答,再大也是孩子。每当这时心里是有说不出的滋味,酸楚和幸福同时充斥着。我的父亲啊,你什么时候才能象关心子女那样关心关心自己呢?
父亲年轻时喜爱书法,旧报纸写毛笔字,孩子们用过的练习本用来写钢笔字,几个孩子也都养成将用过的练习本堆放得整整齐齐,父亲在使用前都会猜测是哪个孩子的作业本并对字迹点评一番。这是我们最喜欢的时候,父亲有时会故意的张冠李戴,每每这时,我们都会笑成一团,作业也变得不再枯燥。儿时没有电视机也没有什么娱乐设施,每天晚饭过后,几个孩子各自围坐在饭桌前写作业,父亲就在缝纫机上铺开报纸,一张又一张地写着,白炽灯散发着温暖的黄色,家中充满了墨汁的味道,安静而惬意。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贴的春联都是由家属区几个擅长毛笔字人来完成的。家中堆得到处都是别人家拿来的红纸,谁家需要几幅对联,需要几个福字,父亲都心中有数。吃过晚饭,父亲就占据了饭桌,将粗粗细细的毛笔和砚台、墨盒摆上了饭桌。而我们几个孩子也都行动起来分工协作,这个不停地折纸,那个小心翼翼地裁纸,而我就站在桌前帮着压着红纸,写完一个字,往前拉一拉,将最好的书写位置停留在父亲面前。看着父亲挥着沾着浓墨毛笔在红纸上游走,一个又一个浓黑的大字串成一句又一句吉祥的话语。父亲每写一幅春联都要将每一个字在空中笔描画着,上下仔细观察位置将每一个字的位置排好,正式下笔时嘴角抿得紧紧的,一气呵成。在父亲下笔时,我们每一个孩子都不敢发出声音,只有一幅完成之后才敢长出一口气。将春联平平展展地铺在地上,等待墨迹晾干。每写完一幅我都要大声念出那沾满喜庆气息的吉祥话语,父亲紧紧抿着的嘴角才有了一丝丝的放松。
这种每晚书写春联的状况有时要持续一个星期,父亲一站就就是三四个小时,看着父亲揉着手腕,听着房门外小伙伴的嬉笑,我的心也像长了草坐立不安,小声地嘀咕:“太多了,让别人写吧。”父亲放下笔,看着我认真地说:“答应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再说,要理解人家,开口求人不容易,能帮就帮。”对于那些老师傅,父亲总是在开始写春联之前,就已经将早已写好的春联送上门,在充满笑意和谢意中退出门,和父亲相视一笑,满足而骄傲。
直到现在,每到年底,我总要向父亲索要一副他自己书写的对联,特别强调要墨汁的。虽然红底金字的对联贴在每家每户的门口,熠熠生辉,但我却固执认为饱含墨汁的黑色大字写在红红的对联上,才充满了深深的祝福和浓浓的春意。
父亲退休后,爱上了写作,喜欢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每有了心得感受,总要随手记下,回家后仔细斟酌。父亲不会使用电脑,所有的稿件都要整整齐齐誊写在稿纸上。每篇稿件父亲都要反复修改,哪怕只有短短的百字,力求达到最好。看着父亲单薄的身影坐在书桌前,口中念念有词,一字一字,认真书写,灰白的头发在灯光下愈发显得苍老。每篇稿件寄出后,父亲都要收集报纸,逐一查看。没有消息,父亲都要失望一阵。不忍父亲失落,劝他读读书看看报,发表文章哪里是容易的事。父亲笑着说:“老了总要有个爱好,活到老,学到老。”父亲对报纸上发表的同类文章,认真阅读反复琢磨,学习别人的长处,分析自己的差距。偶有发表了文章就要拿出向我们炫耀一番,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父亲宽厚的心胸、豁达的性格、坚忍的精神和认真的品质,给子孙以深深的影响,使我受益至今。这就是父亲留给我们的最特殊、最珍贵、最能受益终生的财富。
主 管:四川省文联
主 办: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
承 办:
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
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
四川曾训骐三月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四川书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贾平凹、赵义山
顾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