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探讨】法若真绘的《溪山烟霞》到底是满纸烟霞还是气韵不通?
清代画家在创作中以摹古为主,有很多作品看着古雅唯美,但细细品味又觉得空洞无物。这种矛盾,很大程度上由于清代画家在创作中常常采用“拼凑”的方法。猛一看,作品完整性有了,仔细看画中的气韵断断续续。一幅作品要有一个统一的调性,在此基础上还要表达点情感寄托。不过,如果在画的过程只想着像不像哪位前辈画风,一不留神就忘了气韵贯通。比如这幅法若真画的《溪山烟霞》,墨色很好,构图也行,留白够多,但越看越觉得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就是源于画家在创作中,忽视了气韵。
法若真是山东人,生于明末清初。他在顺治初年科举中选后步入仕途,而后四处为官,颇有政绩。法若真是一个文人,他在创作十分重视情感的表达,不过受限于创作能力,最终在作品上留有遗憾。比如法若真画山的时候,山石结构好像朵朵浮云,在细节上以渲染代替皴擦。如果他老老实实画成卷云皴,整幅作品会大气一些。不过他更想效仿元代名家,用墨色变化表达淡泊闲适情怀。这样的融合,让作品看上去显得似是而非。诚然,很多画家笔下出现的山水是心中的天地,但也要做到有逻辑可言。法若真不是没有技术,只是他的技术无法支持他完成创作。
这种创作上的矛盾,会让很多画家有挫败感。法若真似乎在创作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故意加大了留白的比例。不过他的留白,目的性太强了,缺乏自然生趣。留白的目的是为了补足画中韵味,而不是割裂。当然了,法若真也有他自己的优点,他无论怎样纠结,他还是完成了这幅作品,显示出一位职业画家该有的素养。创作就像爬山,永远不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克服种种困难,还能攀山峰顶,何尝不是一种优秀的能力啊。站在善意的角度,法若真画这幅山水的意义在于,他敢于试错。画家在创作中很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偶尔突破一下,才能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
《溪山烟霞》上方有两段题跋,一段是法若真自题,一段是他的朋友赏画之后的感慨。在朋友眼中,法若真这幅画简直就是满纸烟霞、无上妙品。同一幅画有不同理解完全正常,造成这样的结果还是由于在朋友眼中,他把墨色变化处理得很好。放到清初的时代背景下,法若真的创作风格不同于正统画风。他的作品像一阵清风,滋润心田,让人看到了轻松快意。
如果看了画中题跋,再联想到法若真的创作背景,说不定对这幅作品就多了一些好感。这也是欣赏的妙趣,同一幅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只要不是问题太大的画作,总能找到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