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杏芬女士绘画“颇负时誉”

日本人对清末民国中国书画名家的称谓好出花头,比如称高野侯梅、白蕉兰、申石伽竹为“三绝”,又有“三吴艺术家”的称谓,“三吴”者,第一位吴昌硕、第二位吴杏芬、第三位吴芝瑛。上述“三绝”的梅、兰、竹我都拥有过。且皆已撰成文章留下雪泥之痕。“三吴”者,有吴昌硕的《墨菊图》成扇和吴杏芬的山水、花卉,但“三缺一”,至今没有拥有过吴芝瑛女士的作品。

吴杏芬女士的作品,我先后拥有过她的两轴山水和一轴花卉,或撰文欣赏或赋诗吟咏,也皆留下了雪泥鸿爪。由于吴杏芬的名声很大,所以作品流布很多,以至身边有数人为之代笔应酬。南社社员郑逸梅与吴杏芬认识,郑老尝云:“……(吴杏芬)所有画件,如人物由沙辅卿代笔,山水由汪仲山代笔,陈寄壑有时也代绘山水,叶指导发氏作花卉。因为这几位画家,润笔都较便宜,杏芬订润贵,一个转手,却名利双收了。”据1922年《神州吉光集》第2期上同时刊出的吴杏芬和汪仲山的润例,吴氏的“山水中堂四尺廿四元,五尺卅六元,六尺五十元”,而汪仲山的山水仅“四尺八元,五尺十元 ”,差额真的不小呢!

至于吴杏芬的名头有多大,我们从1919年(民国八年)一次选举中当可窥出一二。民国八年成立的天马国粹画系审查员选举中,吴杏芬和吴昌硕、王一亭、刘海粟、诸闻韵一起当选。吴杏芬得了五票,仅低于王一亭的七票,而高于吴昌硕的四票和刘海粟的三票,由此可知吴女士在海上画坛的地位。郑逸梅在《三位吴姓艺术家》一文中这样说杏芬女士:

第二位是吴杏芬女士,山水花卉翎毛,无不擅长,家很富有,居东新桥畔,为三幢三下新屋,进出马车代步,乐善好施,曾精绘十二条幅,捐给万国红十字会,家中蓄着背裱匠,书家、画家、金石家宾至如归,乐不思蜀,成为风雅之薮。她的哲嗣唐熊,字吉生,画宗八大,和杨东山发起书画善会……杏芬生前,鄙人常到她的画寓访谈,迄今犹留有她的遗作《万佛楼图》册叶和扇。

吴杏芬的绘画流布既广,自然拥有的机会就大,2010年6月22日,上海博古斋初夏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我又拍得了一轴吴女士的山水,是署题“浮岚暖翠”的大轴。

此轴山水178×47cm的大幅,设色纸本。山水仍是吴杏芬女士贯常的风神面貌。高远的山峰直插云霄,并有数处被蒸腾的云霄横断,浮岚雾烟,一派飘缈。下方近景古松苍虬,森森松影下茅屋数楹,茅屋内并有两位高隐之士在谈经论道,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扑面而来,让人起归隐林泉之想。画家出笔从清初“四王”中来,注重传统,拟古尚古,追求笔墨情趣,但又不失峰峦浑厚、草木华滋。杏芬女士的高妙处在于,她不仅仅局限于“四王”,而且还上抚着董、巨、大痴等,多以点子皴夹长披麻皴,施淡色渲染,并能领略自然之胜,随笔而成。

画上署题:“浮岚暖翠。大痴道人师北苑巨帧是其得意笔也。杏芬女士。”钤印:“吴淑娟”和“杏芬印”,都是白文印。“大痴道人”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别号,“北苑”是南唐画家董源的别称,因董源在中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遂称“董北苑”。

吴杏芬(1853~1930,一作1928)名淑娟,名字同行,自署杏芬女士,晚号杏芬老人,安徽歙县人。父吴子嘉(鸿勋)为晚清举人,曾为曾国藩幕僚,工画兰竹。《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称誉吴杏分:“幼秉家学,山水、花卉、颇负时誉。适同邑唐光照。性慈善,赈济灾黎,作画尤勤。收润资悉数捐付义赈协会。光绪七年(1881)作《百花图》,一时名流题咏殆遍。卒年七十八。有《吟华阁画稿》。子吉生,亦工画。”

于建华简介:

于建华法名智凯,别署不器斋、染丕室、无住庵、种瓜得瓜庵、不歌楼、闻乐不乐斋。1962年9月生于河南郏县,祖籍山东省文登。工书法篆刻,富书画收藏,精书画鉴定;研究佛学,参修禅宗;善诗文,多著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原印社副社长,漯河观音阁书画院院长、漯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洪丕谟年谱》、《洪记书坊》、《平常心是道》、《近代名家书画藻鉴》、《名家扇书扇画漫说》、《无住庵谈字论画》、《丹青遗痕弥足珍》、《闲敲棋子赏书画》、《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书情画趣》、《拍回书画细赏玩》、《小篆入门》等。

于建华书画作品

于建华扇面作品

                                                  于建华花鸟作品

   

智凯居士作品--无量寿佛

即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此画中无量寿佛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神态宁静安详,庄重肃穆,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上题禅句,亦为玄妙法门。配上飘逸灵动的字体,使得扇面妙意横生

于建华《行草》对联

















(0)

相关推荐